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2艘300亿!两家造船巨头争抢全球造船史上最大订单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1-04-21 16:31

巴西国油过去7年来首份自有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订单即将敲定,现代重工集团与其并购对象大宇造船展开最后的决战。这份价值46亿美元的合同不仅是韩国造船业近8年来最大一笔海工装备订单,更将成为世界造船业有史以来单笔最大规模金额的订单,同时也将成为全球海工市场复苏的“风向标”。

巴西国油将订2艘FPSO,韩国两大船企成最终竞争者

据外媒消息,巴西国油正在就Buzios油田两艘FPSO“P-78”号和“P-79”号的建造合同,分别与韩国现代重工集团和大宇造船进行最终谈判,希望能削减合同价格。此前,现代重工集团和大宇造船在2月的竞标中提出了相对较低的价格,成功进入了招标的最后一轮。

据了解,巴西国油在去年7月启动了FPSO招标,为Buzios油田建造2艘FPSO。Buzios油田是巴西第二大产油区,也是本世纪最大的深水发现之一,每艘FPSO每天能够生产18万桶石油和720万立方米天然气。

韩国三大船企与各自的合作伙伴组成了独立联盟参与了巴西国油的竞标。其中,现代重工集团与吉宝船厂及其巴西子公司吉宝巴西船厂(BrasFELS)合作,大宇造船与Saipem合作,而三星重工选择了日本东洋及其出资的巴西船厂EBR。

消息人士称,现代重工集团在此次招标中提交了每艘FPSO最低报价125.2亿雷亚尔(约合23.3亿美元),这一价格低于大宇造船提交的141.1亿雷亚尔(约合26.3亿美元),以及三星重工提交的151.5亿雷亚尔(约合28.2亿美元)。

预计这2艘FPSO合同总价将达5.13万亿韩元(约合46亿美元)。一旦合同正式签署,这将是韩国造船业自2013年三星重工达成34亿美元EginaFPSO订单之后,韩国船企承接的最大一笔FPSO合同。

韩国业内人士预计,考虑到交易规模,最终入围的现代重工集团和大宇造船都有可能从巴西国油手中各获得一艘FPSO订单。这些业内人士指出,建造一艘FPSO需要数年时间和大量人力资源,而将2艘FPSO订单平分给两家船厂是一种可以确保快速交付FPSO的方法。

4月16日,现代重工集团合作伙伴吉宝船厂的母公司吉宝企业发布公告回应最新的报道称,目前为止还未与巴西国油就FPSO合同签署具约束力的最终合约。吉宝企业将在适当时候根据挂牌条例作出有关宣布。

这将是巴西国油7年多来首次建造自有FPSO。受巴西2014年启动的大规模反腐调查“洗车行动”影响,巴西国油在过去7年间仅采用长期租船合同的形式租赁FPSO,在此期间,全球最大的两家FPSO运营商日本三井海洋开发公司(MODEC)和荷兰SBM Offshore成为了最大受益者。

MODEC和SBM Offshore在去年也取得了参与巴西国油最新招标的资格,不过这两家公司之后选择退出,因为它们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的工程设计而非巴西国油的模式。

预计巴西国油将在今年上半年内选出最终中标人。韩国造船业界对巴西国油的订单寄予厚望,认为这可能是海工市场复苏的迹象。再加上今年大型集装箱船和LNG船领域的新订单,FPSO需求的复苏有望给韩国造船业带来一个新的全盛期。

现代重工全力以赴拼抢订单,力争实现今年接单目标

现代重工集团对巴西国油的这份FPSO寄予厚望。过去两年来,现代重工集团一直未能实现年度接单目标,但在今年以来造船业景气有所复苏的形势下,该公司实现年度接单目标之路已亮起了“绿灯”,特别是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之前一直萎靡不振的海工装备市场也开始萌动,这也进一步激发了现代重工集团对达成年度接单目标的渴望。

巴西国油 FPSO项目的建造金额为46亿美元,与现代重工集团2021年的接单目标总金额149亿美元相比,占比达到30%。

为了承接这一合同,现代重工集团负责造船业务的二级控股公司韩国造船海洋代表理事、社长贾三铉正在与巴西国油进行最后的价格谈判。此前,基于对海工装备市场萎靡不振的判断,韩国造船海洋将今年海工装备领域的接单目标金额仅仅定为2100万美元,此次巴西的FPSO订单被认为是“不可错过”的项目。

在现代重工集团内,贾三铉以其卓越的外语实力和对外谈判能力等,被认为是水平最高的经营专家。面对此次史上最大规模的订单,贾三铉肯定会一直努力到最后。

韩国造船海洋在2018年承接了140亿美元订单,达成106%的年度目标后,在接下来的2019年和2020年都只完成了80%左右的接单目标,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期。如果该公司能全部或者部分承接巴西国油的FPSO建造订单,将特别有助于完成今年的年度接单目标,而这也将是韩国造船海洋2018年以后时隔2年再次实现订单目标。

韩国造船海洋相关人士表示:“最近2~3年间,随着低油价趋势的持续,海工装备订单极少,同时海上运输量也没有大幅增加,海运业界也面临困难,新船订单也不多,因此公司连续两年未能达成接单目标。”

但是进入今年以来,随着海上运输量的恢复和海运运费的上涨,全球新造船市场环境有所好转,再加上国际海事组织(IMO)环保新规的逐步实施,环保船舶的订单不断增加,市场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向上势头。

贾三铉认为,从今年第二季度末开始,全球新造船市场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因此表现出了全力争取订单的意志。

贾三铉在今年年初以负责造船业领域的股市分析师为对象召开的首席执行官座谈会上表示:“今年,在新冠肺炎疫苗大规模接种、海上运输量增加、海事环保新规强化,以及环保船舶需求交替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下,造船业有望迎来复苏。”

此外,韩国造船海洋的子公司现代尾浦造船最近还多次接到了船东关于集装箱船的询价。据《贸易风》4月14日援引消息灵通人士的话报道称:“来自全球海运公司的关于1800~3000TEU级中型集装箱船订单的询价正不断涌向现代尾浦造船。”

此外,今年以来全球已成交VLCC26艘,而韩国造船海洋就承接了11艘订单,市场份额高达42%,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势头。

截至4月19日,韩国造船海洋今年以来共承接了78艘(海工装备除外)订单,合同总金额达65.4亿美元,完成了今年接单目标149亿美元的44%。可以说,韩国造船海洋的经营接单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国际油价突破60美元/桶,海工市场要“复活”?

通常来讲,在国际油价达到每桶60美元以上时,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海洋资源开发项目就可以实现盈利。随着最近国际油价恢复到每桶60美元左右,预计生产原油所需的FPSO等海工装备的订单也将增加。

4月19日,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 价格已升至66.0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则达到69.36美元/桶。随着国际油价的攀升,韩国造船业界对海工装备订单的期待正在重燃。韩国业界人士表示,海工装备作为高附加价值项目,如果市场能够开始释放订单,将成为过去几年陷入订单萧条的韩国造船业的“及时雨”。

2019年,韩国船企承接的海工装备订单只有2艘,包括三星重工承接的印度利来安斯的1艘FPSO和大宇造船承接的美国雪佛龙1艘半潜式海洋平台船体订单。三星重工时隔2年多终于拿到了海工装备订单,大宇造船也在时隔5年之后承接了海工装备新订单。

此前的2018年10月,现代重工集团时隔4年再次接到海工装备订单,然而打开订单闸门的现代重工2019年虽然承接了化工成套设备的订单,但海工装备订单却吃了“零蛋”。

2020年,韩国三大船企更是仅承接了1份海工装备项目,即去年12月8日韩国造船海洋与韩国浦项浦项国际(POSCOInternational)签署的缅甸Shwe海上天然气田第三期项目中的一座天然气增压平台(Gas Compression Platform)的建造意向协议,合同总金额达4.5亿美元。如果缅甸政府最终批准缅甸Shwe海上天然气田第三期项目开发计划,韩国造船海洋将以总承包方式(EPCIC)负责设计、采购、制造、运输、安装、调试、试运行等所有工程。

韩国业界人士认为,去年的海工装备市场之所以萎靡不振,是因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际油价暴跌。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 5月期货结算价收报-37.63美元/桶, 历史上首次收于负值。尽管国际油价在下半年虽然有所恢复,但仅仅徘徊在30至40美元/桶左右。

但是进入2020年新年以后,国际原油市场的气氛开始发生变化,价格不断走强。

韩国业界人士分析认为,国际油价上涨受益于诸多利好消息的刺激。一是随着美国总统当选人拜登的就职,对大规模经济振兴政策的期待正在拉动国际油价;二是世界最大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宣布在2~3月份额外减产100万桶/天;三是美国原油库存大幅下降。

随着国际油价的回升,韩国造船业界对海工装备市场的信心也被重新点燃。由于海工装备单个合同的金额巨大,普遍都超过4亿美元,甚至超过10亿美元,因此,一旦订造市场开始启动,就能在短时间内为造船企业带来大规模订单业绩。

韩国造船业界的一位相关人士表示:“如果油价继续保持目前这种上涨势头,海工装备订单就可能出现。”

去年年底签订了海工装备项目建造意向协议的韩国造船海洋人士也表示:“最近以来,国际油价已经开始出现反弹,预计今后海上油气田开发仍将持续下去,因此公司将积极准备承接新的海工装备订单。”

韩化投资证券研究员李奉真表示,海工装备市场的复苏使得韩国三大船企承接相关订单合同的可能性不断变大,海工装备订单增长的势头值得期待,韩国三大船企的股价也应该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王楚)

BMO特别计划——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线上商务对接会顺利举行

2021年3月26日,由英国国际贸易部、Seawork Asia、船加网组织的BMO & SDARI 线上商务对接会议在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顺利召开。来自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ilverstream-tech、TEEKAY Couplings、Inmarsat Maritime、Sonardyne(中国区代理:青岛海洋研究设备服务有限公司)的相关代表3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首先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SDARI”)经营管理部副主任李辉先生、英国国际贸易部(以下简称:“DIT”)海事产业中国区主管史蕾女士为此次会议进行开幕致辞。致辞中,双方均表达了BMO特别计划对促成中英海事产业交流与合作起到积极作用,希望通过此次线上对接会议帮助SDARI了解更多适用于中国船舶配套市场的优质产品及技术,为未来进一步选型合作打开交流的窗口;同时也希望通过DIT与船加网不懈的努力,在中英海事产业合作发展方面更上一层楼。

此后,由参加本次线上商务对接交流的4家BMO特别计划参与者代表,即:来自英国品牌的海事产品及服务供应商 Silverstream-tech

、 Teekay Couplings、Inmarsat Maritime、Sonardyne(中国区代理:青岛海洋研究设备服务有限公司),通过远程连线的方式分别介绍其产品特性及服务优势。

01

Silverstream-tech

作为空气润滑减阻系统的领先品牌,Silverstream-tech为与会人员介绍并展示了其“船体空气润滑减阻系统”的运行原理、技术优势以及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的应用现状与应用效果。自2010年成立以来,目前已有来自全球共计超过35艘新造及改装船只应用了Silverstream-tech的系统解决方案。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对其部分案例进行实测,该系统可在减振降噪的同时帮助船只在航行过程中节省5%-10%的能耗。得益于10年来在“空气润滑减阻”技术方面的不断研究,Silverstream-tech可帮助船只在同等燃油消耗情况下提升航速,减少发动机损耗及保养次数。因该系统的安装特性,无论是新造船还是旧船改造,均可减少对船体结构的干预或改装幅度从而降低安装成本。截止至2020年底,Silverstream-tech已与中国本土船厂合作完成了约13艘新造船只的空气润滑减阻系统设计及安装项目。

02

Teekay Couplings

拥有60年历史的英国老牌管道连接件生产商Teekay Couplings在此次会议中为现场嘉宾重点介绍了其管道连接件独特的应用优势与性能亮点:2分钟,2根螺丝钉,即可完成2根管道之间的连接;连接过程免焊接、免螺纹、免开槽、免法兰;并可包容一定范围内的管道连接偏差角度。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与市场需求,Teekay可提供具有不同性能、不同尺寸、不同材质甚至不同防火级别的系列产品,且可广泛应用于长度不小于24米的各类船只。与传统法兰连接件相比,Teekay除了具有可免除高温作业的特点之外,其“极其轻量”、“体积精巧”的特点亦可完美匹配用户对于船用产品减重、提升舱室空间利用率等方面的需求。此外,针对诸如异径异材管道的特殊连接,Teekay亦有可供市场选择的型号产品解决各类应用需求。无论新管道连接亦或是应急修补,Teekay将带给船厂及用户高效的应用体验与低廉的维护成本。

03

Inmarsat Maritime

本次对接会议中,前身为“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Inmarsat Maritime围绕“海事通信方案的建立”在“推动智能船舶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解释,并就Inmarsat所提供的“Fleet Xpress通信解决方案”及最新研发的“Fleet Data通信数据集成平台”进行介绍。目前由Inmarsat提供的最新一代Fleet Xpress通信服务可实现相当于陆地上4G或5G的网络传输速率,并可在船只进入卫星覆盖区域时自动完成卫星捕获,亦可在KA波段与L波段之间无缝切换时保持IP地址不变,从而确保传输中的数据不因波段切换而丢失。截止至2021年初,全球已超过10000艘船只搭载了Fleet Xpress,实现从运营到维保过程中实时数据的即时交互。随着海上航行过程中对数据传输与网络应用需求的日益增长,通信方案在全船布局过程中所占据的意义也随之提升,而整船技术设计阶段将逐渐成为目前海事通信方案介入的最佳阶段,为船东及终端用户提供在海上通信方面全方位且流畅的应用体验。

04

Sonardyne

从事水面与水下定位、导航及无线通信技术的Sonardyne成立已有50年,在声学、惯性导航及声纳技术领域以其先锋的技术与创新的产品。本次会议中,Sonardyne中国区代理围绕其声学技术在船舶定位、遥测与导航,以及水下AUV集群通信、追踪及遥控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Sonardyne声学定位导航类产品应用了二代数字宽带信号技术,可不受水深影响实现高精度、高速数据遥测。其Ranger2与Marksman系列既可作为测量参考系统,亦可用于定位追踪并兼容目前所有的动力定位系统,水下耐压深度可达7000米,追踪距离最大可达到11000米,可分别满足不同水深等级、不同追踪目标数量的应用需求。在水面与水下通信领域,基于Sonardyne丰富的追踪、探测、通信单元产品线,可围绕ROV、AUV等水下装备提供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集成方案。此外,最远可达1500米探测距离的水下前视3D成像避障声呐、具有超高精度的航姿测量传感器以及深海可用的多普勒流速剖面计程仪等产品也将为终端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应用支持。

在听取了以上4家英国海事品牌供应方介绍的产品与服务后,SDARI表示这4家企业所覆盖的业务与SDARI所关注的市场方向及涉猎的业务领域十分相符,以及对这些产品与服务在整船建造设计中更深层的技术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提出:希望可以突破此前会议议程中有限的提问互动时限,在会议结束后一对一地分别与这些企业进行更为细致的技术探讨与交流。

最后,船加网总经理徐斐然先生在本次会议结束时提到:BMO特别计划将持续为中英两国海事产业供需双方提供云端近距离的对接交流机会。更多参与BMO特别计划的企业将通过船加网带来优质、独特的海事配套装备及服务,为中国海事及救捞产业产业各需求主体提供更为丰富、前沿的配套选项。

集装箱船领涨!全球船队价值破万亿美元

集装箱船和散货船市场的火爆行情推动二手船价格飙涨,二手船销售活动也创下新高。在这两个船型领涨带动下,全球商船船队价值正式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

克拉克森的最新研究显示,近几个月来二手船交易高涨成为航运市场的显著特点,总交易量从2020年二季度的低点稳步回升到2020年四季度至2021年一季度的6个月间最高纪录。与此同时,克拉克森二手船价格指数从2020年9月以来上涨了33%达到115点,创下7年新高,推动世界船队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

据国际船舶网了解,克拉克森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现有船队数量99907艘,总计21.39亿载重吨,其中散货船12353艘,9.17亿载重吨;油船15812艘,6.72亿载重吨,集装箱船5455艘,2.83亿载重吨。

以船型来看,集装箱船和散货船二手船价格涨幅最为明显。炙手可热的市场使集装箱船日租金和运价都创下了历史新高,克拉克森指出,自去年6月以来集装箱船二手价格指数上升了47%,在此期间10年船龄6600TEU集装箱船价格上涨了138%(2900万美元)至5000万美元,10年船龄4500TEU集装箱船价格涨幅更高达268%(2550万美元),达到3500万美元。

而在散货船领域,随着今年年初开始散货船收益显著改善,二手船价格也开始回升。自2020年10月以来,克拉克森散货船二手价格指数已经增长了31%,在此期间10年船龄好望角型散货船价格上涨40%(775万美元)至2725万美元,10年船龄超灵便型散货船价格上涨35%(375万美元)至1450万美元。

另一方面,油船二手船价格却明显降温。在一年前因浮式储油而形成的“高峰”消退之后,油船价格随之下降,虽然2021年油船价格略微有所回升,但目前二手船价仍然比2020年3月要低11%。在此期间,10年船龄VLCC价格下降了12%(600万美元)至4600万美元。

二手船市场还呈现其他一些明显趋势,例如环保船舶优势日益突出,部分船型市场甚至出现了“两级(two-tier)”定价。举例而言,一艘7年船龄的“环保”好望角型散货船价格要比“非环保”船高出约500万美元。船上安装的环保设备也影响了船价。

克拉克森总结称,总而言之,自去年疫情爆发以来,航运资产市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疫情破坏和整个行业情绪变化的影响,二手船价格和交易量的剧烈波动就是最好例证。

三峡集团投资建造首艘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下水

4月20日上午,三峡集团首艘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三峡能源001号”在江苏扬中江苏新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顺利下水。三峡新能源党委书记王武斌,扬中市政府副市长林成春,新韩通船舶重工董事长孟成君、总经理周义庆等出席仪式。

“三峡能源001号”甲板面积达2000平方米,最大作业水深55米,配有一台800吨、25米绕桩主吊机,具备国内主流大功率风机组机型吊装能力。目前该船正在进行船舶交接前的各项收尾验收工作。

三峡能源001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是新韩通重工为三峡新能源打造的风电利器。新韩通为该船做了很多优化改进,用不到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龙骨合龙到下水出坞。严格把控建造周期,有效提高船舶下水完整性。

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是配备先进装备的海洋工程船舶,可将风机和基础运输至风电场址,并进行定位和安装。“三峡能源001号”正式服役后,可适用于辽宁、江苏、福建、广东等濒临不同海域的海上风电设备安装,将有效缓解施工船舶紧张压力,进一步拓展海上风电市场,提升海上风电规模化运维能力。

加快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三峡集团改革发展的重要使命。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坚定不移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已形成“投产一批、建设一批、核准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开发格局。

“三峡能源001号”于2020年11月10日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船舶交接前的各项收尾验收工作。“三峡能源001号”正式服役后,可适用于辽宁、江苏、福建、广东等不同海域的海上风电设备安装,将有效缓解施工船舶紧张压力,进一步拓展海上风电市场,提升海上风电规模化运维能力。

“三峡能源001号”成功下水,是推动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加快发展的重要标志,将为服务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降价1.6亿美元!大宇造船FSRU订单改为LNG船

随着租船方Uniper放弃开发LNG项目转向氢能源,日本商船三井(MOL)将去年在大宇造船订造的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订单(FSRU)更改为LNG船,合同价格也相应下调。

商船三井在去年5月与德国能源公司Uniper签署协议,将为Uniper在德国北海威廉港(Wilhelmshaven)一个新的进口码头建造和提供一艘大型LNG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FSRU)。

根据当时双方的协议,威廉港LNG进口项目由Uniper子公司LNG Terminal Wilhelmshaven(LTW)负责开发,LTW将从商船三井租赁这艘263000立方米FSRU,租期长达20年。商船三井随后与大宇造船签署了订单,合同价值价值4110亿韩元(约合3.682亿美元),交付时间定于2023年6月。

然而,大宇造船证实,商船三井的LNG-FSRU订单目前已经更改为一艘特大型LNG船,合同价格从原先的3.682亿美元降至2.026亿美元,交付时间也更改至2023年10月。

此前,大宇造船曾在2017年交付了商船三井的首艘263000立方米LNG-FSRU“MOL FSRU Challenger”号,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FSRU,长345米,型宽55米。

据了解,近日Uniper已经决定放弃在威廉港开发LNG进口码头,转而研究在当地发展氢气中心的潜力。以“Green Wilhelmshaven”为名,Uniper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发展国家氢气中心的可行性研究。

Uniper指出,根据去年10月一项市场测试结果,在预定大型、长期的LNG再气化能力方面,目前德国对LNG行业并没有足够兴趣。因此,Uniper更改了最初方案,计划在威廉港建立一个绿色氢气的进口码头,该码头将配备一个用于生产绿色氢气的“氨裂解装置”,并将与规划中的氢气网络相连接。

此外,Uniper还计划建设一座410兆瓦的电解厂,与进口码头相结合,将能够供应约29.5万吨的氢气,相当于2030年整个德国预计需求量的10%。生产的氢气将主要用于供应当地工业,但也有可能将其输入国家氢气网络。新的进口码头计划在2020年代后半投产,具体取决于德国的进口需求和出口机遇。

2021年1—3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21年1—3月份,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低谷,集装箱船运输市场率先回升,全球新船订单出现补偿性反弹。我国造船企业完工量和新承接订单量同比大幅增长,手持订单量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受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的影响,重点监测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大挑战。

一、全国三大造船指标两增一降1~3月份,全国造船完工97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9.8%。承接新船订单17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51.7%。3月底,手持船舶订单784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比2020年底增长10.4%。1~3月份,全国完工出口船9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7%;承接出口船订单146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16.5%;3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694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2.9%、85.4%和88.5%。

二、重点监测企业指标情况1、造船企业三大造船指标保持增长1~3月份,50家重点监测造船企业造船完工9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0%。承接新船订单170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61.7%。3月底,手持船舶订单7701万载重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1~3月份,50家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9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5%;承接出口船订单146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27.9%;3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685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5%。出口船舶分别占重点造船企业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4.0%、86.1%和89.1%。2、船舶修理企业完工艘数同比增长1~3月,15家重点监测船舶修理企业,船舶修理完工777艘,同比增长22.9%。3、船用柴油机生产企业保持增长1~3月,7家重点监测船用柴油机制造企业,生产各类中低高速柴油机共计4987台,同比增长62.5%,完成功率297.9万千瓦,同比增长44.4%。4、船舶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月份,75家重点监测船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94亿元,同比增长30.2%。其中船舶制造产值372亿元,同比增长32.4%;船舶配套产值77.0亿元,同比增长94.4%;船舶修理产值38.7亿元,同比增长17.3%。5、船舶企业收入增长1~3月,75家重点监测船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0亿元,同比增长21.6%;利润总额1.1亿元。三、造船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保持稳定1~3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3.4%、47.4%和44.6%。

外高桥造船交付JU2000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国顺”号

4月20日上午,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天津中船建信建造的JU2000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国顺”号(H1320项目)安全顺利地拖离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码头,正式交付中海油服投入运营。

外高桥海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拥军、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聂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前往码头送别。

据了解,“国顺”平台由中海油服作为平台作业操作者,交付后将赴东海作业,助力中国油气资源勘探。该钻井平台长70米,宽76米,最大作业水深可达到122米,最大钻井深度可达到10668米,主要用于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作业,是目前的主流自升式钻井平台之一。

据悉,“国顺”号项目创外高桥造船同类型平台接船46天最短时间纪录。为了保证平台有序、高质量交付,项目团队与中海油服通力合作,积极推进钻井平台的适应性改造工作。同时,为确保项目总体计划有序推进,项目组发起春节期间项目不停工的倡议,为平台投入运营争取了宝贵时间。

在平台交接阶段,项目团队及时与接船组接洽商讨交船方案,主动协调各方资源需求,保证交付工作的高效推进。离港前,外高桥海工积极与各口岸单位沟通联系,最终在上海洋山港海事局、上海洋山海关、天津东疆海关和中国船级社的支持下,外高桥造船、国海公司及中海油服三方通力合作,顺利实现“国顺”号交付运营,并实现了走船意见清零,获得接船组高度认可。

由于“国顺”号属于天津中船建信资产,在交付拖航前应由天津东疆海关完成查验工作。但时间紧张,在公司的积极沟通下,由天津东疆海关委托上海洋山海关,进行异地查验,并在4月4日节假日当中完成了查验工作。在各口岸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各项联检工作,该平台将直接从上海洋山海关出口。

“国顺”号平台,是公司2021年交付离港的第一座钻井平台,也是公司与中海油服自2019年双方合作以来的第四个项目。从2014年起,公司已累计交付10座自升式钻井平台。目前,外高桥海工码头上,还有3座钻井平台及2艘平台供应船正在进行调试与改造,计划上半年继续交付钻井平台2座、平台供应船2艘。

来源:国际船舶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