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华章琳:繁荣发展海洋文化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2-08-15 09:38

本期“活力海洋之都·高端访谈”特约嘉宾——华章琳  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在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中,“海洋”成为报告高频词。无论是城市愿景中“活力海洋之都”的提出,还是“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奋斗目标的提出,都表明“海洋”已经成为青岛这座城市发展的支点。因此,从青岛独特海洋文化中寻找青岛世界性海洋城市定位,进而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然要做的就是繁荣海洋文化,持续建设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

打造宜居高品质湾区城市。青岛市海洋城市文化关注品质生活、和谐美丽,其城市文化的生命点在于城市生态的自然和谐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打造宜居城市。要全力推进生态青岛、美丽青岛建设,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污染物协同控制、深入推进“十四五”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美丽海湾建设等工作,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要以低碳发展为主线,全面推动“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落地实施,抓好新一轮“四减四增”工作,加快低碳城市、低碳社区建设,力争在国内率先实现碳达峰;要以确保生态环境安全为底线,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统筹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未来五年把青岛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打造宜业高品质湾区城市。“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青岛海洋城市文化的核心点在于关注为民造福、改善民生,是以人民利益为导向的城市文化。从这点出发,青岛市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基建功能完善和生活品质提升,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农业方面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推动城市和农村的规划建设、功能配套、管理服务“一盘棋”,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防灾减灾和历史文化传承,让农村居民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幸福生活。大力推动传统种植向科技引领转变、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家庭分散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一产独秀向一二三产融合转变、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工业方面要注重营造以产业文化基础、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为基础,以开放性、包容性为显著特点的海洋城市文化,能让创业者在这里受尊重,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推动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则需大力发展海洋旅游、海洋金融、海洋服务,让海洋城市文化渗透入城市的大街小巷。

打造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更加关注兼收并蓄、开放活力是青岛海洋城市文化的显著特点,也是区别于国内其他海洋城市的差异点。在青岛,无论是啤酒节、音乐节还是前海沿海洋风光、崂山宗教文化,青岛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兼收并蓄、开放活力的城市。党代会报告提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青岛市文化旅游部门应勇于承担这重大的责任、光荣的使命。树立大旅游理念,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增效、旅游设施提质升级,努力为打造高品质湾区城市贡献文旅力量。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拓展全域旅游内涵,实现景区全域联动、产业全域优化、线路全域统筹、市场全域营销。同时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合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有机衔接,努力把青岛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旅游休闲城市、滨海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不断优化旅游空间布局,不断丰富产品供给,大力培育骨干文化旅游企业,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加大旅游推介力度……在创新新媒体营销方式,积极运用大数据进行“游客画像”,开展精准营销,积极巩固韩国、日本等国外市场,全力开拓欧洲、美洲等新兴市场的同时,坚持旅游 营销、文化交流、节会举办一体推进,不断擦亮“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城市品牌,提升青岛旅游影响力、美誉度。

(青岛财经日报记者  曹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