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青岛聚大洋的“海藻王国”
青岛海洋发展网 /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0-12-31 22:31

●经过20年的发展,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从最初的30人团队的小作坊发展到后来的大型工厂,再到现在国际化海洋高科技工业园,实现了企业转型,完成了全产业链的规划和布局。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鲁发改高技〔2020〕809号)公布了2020年认定山东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名单,聚大洋集团申报的山东省海藻多糖综合开发与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位列其中。

●发展目标:做好海藻工业加工专业,做强海藻综合加工主业,做优海藻生物产业,争创世界一流海洋生物产业跨国集团。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吴仕鹏说,要让他的“海藻王国”做世界一流的海洋生物产业跨国集团,也要为青岛蓝色经济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发展做点实事儿。

随着陆地资源开发饱和,人类逐渐把目光转向海洋。海洋中的海藻正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食品和医药等领域。在海洋资源丰富的青岛西海岸,一批藻类企业正在蓬勃发展。



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以海藻养殖和综合加工为主,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公司从最初的30人团队的小作坊发展到后来的大型工厂,再到现在国际化海洋高科技工业园,实现了企业转型,完成了全产业链的规划和布局。

如今的聚大洋,不仅是青岛制造业中首屈一指的蓝色经济示范企业,还是目前国内首家集海藻育苗、养殖、加工、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着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5个“国字头”荣誉。


聚大洋海藻多糖胶囊生产线全天24小时运行


企业发展“三级跳”

“生在海边,长在海边,我自然有一种海洋情结,这种情结让我从年轻时便开始向往海洋产业。”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仕鹏告诉记者,37年前,怀揣着“海洋梦”的他刚从学校毕业便投身于一家国有海藻企业。在海藻企业任职期间,吴仕鹏对这个行业愈发熟悉,也愈看到海藻业未来发展的曙光。

2000年,他带领部分下岗职工开始自主创业,创业之路充满坎坷。“创业之初,开始团队只有30个人,我们算得上是白手起家。”吴仕鹏回忆道,除了人才紧缺问题,当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难题便是缺乏资金。5个股东一共凑出了86万元启动资金,这对于租赁工厂、技术研发来说显得十分拮据。经过东奔西走和四处考察,吴仕鹏将目光放到了一处闲置多年的厂房上,通过低价租赁和资本重组,使得工厂成功运作起来。自此,聚大洋开始生产工业海藻制品。

但是,吴仕鹏不甘停留在低档工业产品粗加工的阶段。2005年,吴仕鹏再次带领他的团队走上了创新发展之路。他们在原胶南市的市区租赁了一家同行业工厂。“对方的工厂无论场地还是设备,正是我们当时想要的,而且一接手便可投入生产,算是租了一只‘会下蛋的母鸡’。”吴仕鹏说,虽然那时厂房和设备都依赖租赁,但将聚大洋做大、做强的理念已在他心中形成。此后,经过几次成功的资本运作,集团解决了创业之初资金难的问题,就好比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已经渐渐丰满了自己的羽翼。

2010年,聚大洋集团渐渐成为了国内行业的领军者,不过作为一家较为年轻的朝阳企业,不断吸纳先进技术、实现产业升级是刻不容缓的。就在此时,浙江新昌的一起“毒胶囊”事件,让吴仕鹏备感痛心,也让他看到了产业升级的机遇。遏制“毒胶囊”的流通,就必须推动胶囊产品的变革,这一次,他的目光瞄准了医药级高端产品。吴仕鹏和他的团队开始为医用红藻多糖项目、海藻多糖药用空心胶囊生产项目和医用级海藻胶生产线项目三个医药级项目忙碌起来。终于,研发团队与中科院共同研发出了世界首个以海藻胶为原料生产的空心胶囊,实现了聚大洋由工业级产品到食品级产品,最终到医药级产品迈进的产业升级“三级跳”。

目前,聚大洋海藻多糖胶囊生产线全天24小时运行,每条生产线年产能为4.5亿粒,年总产量80亿粒,销往欧美地区、国内保健品和药品行业,企业在为整个海藻加工行业做出示范的同时,也带动了山东省海藻产业的发展。



聚大洋海藻多糖药用空心胶囊生产区

助力海洋药库建设

“技术研发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灵魂。”吴仕鹏说,“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一体化始终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吴仕鹏告诉记者,为了提高产学研的能力,“借船出海”的理念成为解决企业问题的方法。自此,企业在不断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的同时,对外加强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知名科研院所进行项目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技术创新与研发水平。

“高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有研究型的专家教授,研发实力远比企业要强。通过与高校联手,加强产学研合作,专家教授在进行研发的同时,能带动培养我们企业自己的研发人才,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吴仕鹏表示。

2010年,聚大洋集团成为了农业部国家海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但不满于现状的聚大洋还把与高校联合的触角伸向国外。2013年2月,公司在与澳洲福林德斯大学进行多次交流后,建立了产学研联盟。同年4月,双方共建先进海藻生物联合实验室,开启了中国藻类企业与国外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的先河。

除此之外,聚大洋还申报了泰山学者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项目,拟突破生物技术、密集微波消化技术、光能脱色技术、生物发酵技术实现对传统海藻加工产业的升级改造,实现节水、节能、高值化开发的清洁生产,解决制约海藻生物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吴仕鹏说,要让他的“海藻王国”做世界一流的海洋生物产业跨国集团,也要为青岛蓝色经济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发展做点实事儿。

2018年9月18日,总投资12亿元的聚大洋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园开建,这个占地180亩的科技园除了建设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孵化区、科研及集团运营总部外,还要建设成果转化区,引进大中型科研院所30家,引进创新创客人才300人,上下游跨界企业100家。

“下一步,我们要与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合作,把这些年所积累的成熟的海洋生物医药产品进行转化,建成示范生产线,逐渐扩大产业化规模,要把聚大洋三大海藻胶从食品级升级至药用级,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助力建设海洋药库。”吴仕鹏说。


拓展海外市场

随着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蒸蒸日上,又一个问题摆在了吴仕鹏面前。近年来,海藻的营养价值逐渐被人们认可,海藻越来越多地被当作食材直接食用,作为以藻类为生产原料的聚大洋遭遇了成本大幅提升和原料紧缺的困境。吴仕鹏说:“对于科技制造企业来说,投入研发技术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好办法,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保证原料的充足供应是企业保证生产的根本。”

面对原材料短缺的市场背景,聚大洋另辟蹊径,利用前期的国际合作优势,把目光瞄准了海藻资源同样丰富的澳大利亚。吴仕鹏回忆说, 2014年,聚大洋集团出资500万澳元完成了对澳大利亚海藻公司(简称AKP公司)的并购工作。

“AKP海藻公司是南澳州唯一一家具有海藻经营许可证的企业,通过这次投资并购,我们拥有了大片的厂区、成套的厂房、生产线和150公里海岸线的海藻采集权,为集团的发展注入了正能量。”在成功并购了AKP公司之后,企业依托澳大利亚海藻原料基地规划建设了11个产业化项目,打造了海藻制品加工“吃干榨净、一滴不剩”的全能转化生产模式,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吴仕鹏告诉记者,由于澳大利亚海藻资源消化利用量比较小,很多海藻的腐烂造成了海边环境的污染,此次并购,对开发利用澳大利亚海藻资源、提升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得到了澳洲政府的大力支持,堪称“双赢”。自此,聚大洋集团成为国内首家掌握南澳州海藻开采权的企业,突破了资源瓶颈,实现了原材料的就地加工。同时,也为企业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促进新成果转化奠定了更大的平台和基础。目前,聚大洋拥有海上养殖基地3万余亩,下一步还将与海洋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养殖麒麟菜、海带、裙带等海洋藻类植物,争取实现海域的全年覆盖。

吴仕鹏介绍说,聚大洋还将目光定在了“海上支点”印度尼西亚,与印度尼西亚林氏集团实施年产6000吨红藻多糖项目,在印尼建立起了大型红藻加工基地,具备年产4000吨红藻多糖卡拉胶生产线和年产2000吨红藻多糖琼胶生产线的能力。目前,集团已建立澳大利亚、印尼、智利三个国外原料基地,正着手建立南非、爱尔兰新原料基地,拓展海外市场。

(青岛财经日报记者 于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