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加快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实施“工赋青岛”专项行动计划》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1-04-28 17:03

加快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实施“工赋青岛”专项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重要论述,承接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山东省、青岛市关于“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落实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山东省《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目标路径

(一)总体目标 

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立足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战略目标,以“项目落地”为核心,以振兴实体经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工业互联网构筑“数字青岛”产业底座,探索“青岛能突破、山东能推广、全国能借鉴”的发展模式,加快提升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构建智能化“产业云脑”,推动青岛制造做大、做强、做新。

(二)实施路径 

按照“目标任务化、任务项目化、项目责任化”的要求,采用“计划-任务-项目”三级分解体系,包括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计划、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计划、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建设计划等3大计划,共分为12项任务,40个项目。行动计划实施“三步走”策略。

1.到2021年6月底前,成立法人公司负责整体建设及运营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完成平台1.0版本并上线运行;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明确建设目标、建设方式和建设主体;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完成市级遴选工作。

2.到2021年9月底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注册企业3万家;推动10个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试运行;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合理规划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发展路径。

3.到2021年12月底前,综合服务平台初步形成全方位的工业大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服务能力;完成15个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线运行,形成行业影响力;推动3个以上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加快建设,培育试点示范园区。

二、行动计划

(一)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计划 

依托省市两级国有投资平台,基于卡奥斯BaaS引擎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以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集聚赋能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业生态,市场化建设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智能化“产业云脑”。本计划包括4项任务,11个项目。

任务一:汇聚政企资源

面向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实现相关政务网络的串联贯通、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业务流程的高效协同,以企业服务场景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项目1:打通政府部门间的“数字壁垒”。 加快推进政务数据资源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和交换,提升政府部门服务企业联动能力。充分利用社会数据资源强化政府服务企业支撑,推进平台数据同金融、通信、银行、能源、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人才等领域服务企业的数据实现对接。

项目2:链接政府与企业资源。 汇聚政、企资源赋能企业发展,对现有30大类、900余个具体场景的政务服务实施有效链接,对上平台企业脱敏数据、供应链等共享资源,提供百项赋能服务和万项便捷应用,赋能上平台企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3:链接综合平台与垂直平台、园区平台。 以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为门户,依托其提供的连接、数据、算法与算力等能力,引入各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平台及园区平台,推动数据互动、应用共享,实现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深度互联,形成强大的生态力。

任务二:夯实技术基础

将龙头企业在工业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长期实践,形成工业机理模型、知识图谱、数字空间、数字孪生体等核心技术支撑,赋能广大企业。

项目4:搭建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 围绕产品与方案、项目申报、投融资、线上展厅等企业服务功能,针对新用户、已注册用户和深度用户分别提供精准化服务,开发高效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实现工业互联网服务的“千企千面”。

项目5:研发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 融合企业在研发、生产、物流、销售、运维、管理等数据;兼容各类主流工业协议,实现工业数据的全集成和标准化管理;提供组态式APP开发环境,形成数据分析和挖掘所需的算法模块和展示模板,建立适应的工业互联网“承上启下”的通用平台。

项目6:共建开发者社区。 面向设备级、车间级、企业级、产业链级、生态级的赋能服务需求,提供平台开发环境,形成工具集、开发包、接口以及认证发布服务。建立完整全面的工业APP、工业SaaS应用等商店和开发者中心,支持生态合作伙伴发展。

任务三:搭建政企服务平台

满足政府和企业对工业互联网数据的综合使用需求,促进数据资源协同,实现价值的挖掘和提升。

项目7:搭建企业业务前台。 建立政策联动、资源共享、精准对接、靶向服务的平台运作机制,为企业提供政务服务、项目申报、产品研发、方案供给、投融资服务等“一键在线全覆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构建便捷高效的大平台、大市场、大链接、大通道。

项目8:搭建产业服务平台。 建立企业的精准画像,形成数字化产业地图,全面提高政府决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和精准性,动态掌握区域内产业布局、政策效用、工业互联网成熟度等产业发展指标,通过平台集聚更多的企业、资本、人才和技术,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草木”葱郁的工业互联网“热带雨林”新生态。

任务四:平台安全防护

通过防护安全能力的提升,对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实时响应和恢复处置。

项目9:建立平台安全防护体系。 从安全合规认证、平台安全技术、平台安全运营三个方面,建立平台安全防护体系,对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交换共享、归档与删除等实现全面保护。

项目10: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体系。 通过在工控系统部署网络安全监测终端,实现对工业企业工控系统网络安全的数据采集、范式化处理、数据建模和关联分析。及时发现网络非法接入、非法移动介质接入等各类网络安全风险以及非法访问事件,实现对工控系统全方位、全天候的网络安全监测,实现工控系统网络安全的闭环管理。

项目11: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应急处置平台。 以工业互联网网络威胁和事件数据为核心,建设数据中心,统筹发现、上报、研判、处置、通报全流程统筹协调管理,实现各级安全主管部门、安全厂商、安全专家、专业机构的多级联动,支撑青岛快速、协同、高效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应急处置工作。

(二)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计划

按照标准先行、企业主导、市场选择、互联互通的原则,采取企业自建、合作共建、政策支持等多种方式建设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本计划包括3项任务,16个项目。

任务五:建设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选择高端家电、智能家居、橡胶轮胎、生物医疗、智慧物流、智慧港口、智慧城轨、智能充电等重点行业,建设垂直行业平台,选择纺织服装、钢结构、机械等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培育种子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深耕行业应用,实现纵深发展。

项目12:建设高端家电工业互联网平台。 面向家电产业链企业,以交互定制、开放创新、精准营销、模块采购、智能生产、智慧服务等业务场景为牵引,吸引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建成开放式创新体系,平台具备提供家电行业物流、仓储、产融、原材料采购、供需对接、数字化转型、产业升级等服务能力。

项目13:建设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平台。 围绕家居在线交互设计、家居在线合同及交易、家居方案定制、家居供应链管理等行业关键环节,开发在线云设计、供应链管理、客户管理、方案管理等平台产品,建设以交付服务中台、供应链中台、信息系统中台为核心的家居产业平台,通过平台实现服务商与客户的全流程、零距离交互,汇聚家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家居个人客户、家居企业客户上平台、用平台,打造家居行业生态平台。

项目14:建设橡胶轮胎工业互联网平台。 整合港口、物流、金融、贸易等生态资源,通过大宗商品平台、橡胶技术研发、轮胎数字营销、智能工厂等橡胶产业链节点能力建设,打造服务于橡胶轮胎行业的采购网、胎联网和销售网,服务橡胶行业上下游企业,推动橡胶轮胎行业生态发展。

项目15:建设生物医疗工业互联网平台。 针对血液安全场景、疫苗接种场景、生物样本库场景、药品及试剂场景等提供物联网生物科技解决方案,研制超低温保存箱、医用冷藏箱、血液冷藏箱、生物安全柜等产品,链接各攸关方共创,形成人、网器、场景互联互通的物联网生态,建设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

项目16:建设智慧物流工业互联网平台。 支持骨干物流企业在仓库、干线、区配、送装方面提供丰富的资源能力,依托其覆盖物流场景的信息化平台,打造服务家电行业、家居行业、出行行业等10余个行业领域解决方案,提供按约送达、当日达、送装一体等用户服务产品,云仓、云配、一库达等解决方案产品,提供专业物流服务。支持打造跨境冷链物流综合服务平台,上游链接海外各大洲各国家原料及半成品加工厂,下游链接国内各大产品加工制造工厂及各大渠道采购商、贸易商、经销商,中游链接国内各物流代理、货物运输、仓储运营商以及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提供覆盖全产业链的一站式智能服务。

项目17:建设智慧港口工业互联网平台。 以智慧绿色港口为核心,通过采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提高港口智慧运营能力、服务协同能力、融合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依托平台的建设,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物流供应链服务,为合作伙伴提供丰富的业务创新机会和能力。

项目18:建设智慧城轨工业互联网平台。 打通服务、组织、运行、能源、装备、设施、安全、网络八大场景,连接城轨行业生态资源,不断汇聚和持续更新行业解决方案,推动地铁城轨云的建设。

项目19:建设智能充电工业互联网云平台。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平台提供边缘计算与优化、异构设备接入、软件工具共享、业务在线协同等解决方案应用,吸引新能源汽车用户、充电服务运营商、电池厂家、主机厂、工业园区等用户及业务实体上平台、用平台,实现充电、充电安全管理、微电网调度、能源管理等业务落地,培育新能源行业千亿级产业新生态。

项目20:培育有发展潜力的工业互联网种子平台。 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中小纺织服装企业赋能,打通服装行业上下游链条,重构服装行业生态圈,培育纺织服装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打通钢结构企业各环节数据,连接上下游的供应商协同、行业内协同设计及制造、产品质量追溯等方式,实现供需一体化,去除不增值冗余环节,培育钢结构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Open-API等技术为机械制造业企业赋能,涵盖设备IOT、远程运维、决策改进、大数据分析等功能模块,实现企业管理数字化,培育机械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任务六:建设特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围绕人工智能、5G、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微服务等中小企业普遍关注的重点领域,以及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未来重点布局领域,培育建设特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打破行业边界,实现横向扩张。

项目21:建设人工智能开发者平台。 面向安全生产、智能制造、智能巡检、智能运维等工业企业场景,提供精准的人工智能视觉算法、算法定制化及相关服务。吸引汇聚产业链上下游的开发者及企业,通过平台提供的算法训练开发、数据标注及管理、算法管理、算法应用部署等相关工具,实现工业场景人工智能算法的需求发布、对接/承接、开发、测试、部署、推广等全流程覆盖,创建企业与开发者联合共赢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项目22: 建设5G网络化改造及推广服务平台。 通过典型行业的“5G+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示范,形成一套“5G+工业互联网”应用模板和解决方案,为企业各类应用提供网络和应用管理的综合性服务。建设形成“5G+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架构和实施模型,实现生产优化、质量检测、协同生产、柔性制造、能源管理、智能安防等典型“5G+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并加快在中小企业的落地实施。

项目23:建设智能制造应用推广平台。 提供包含工业软件、产品设计服务、加工制造、集约采购、智能工厂等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涵盖研发、制造、质检、生产管理等全流程的各类工业软件系统产品,实施线上线下协同制造模式,实现设备标识统一管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实现小批量、多品种非标零部件的高效、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和设备全流程线上管理,赋能中小微企业、创客及工科教育行业领域,共享数字化研发、智慧制造、智慧质量、智慧服务等四大智能制造场景的技术与经验。

项目24: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平台。 聚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点、痛点,以“采购降本+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为服务内核,开发面向单一功能、能够独立部署的小型应用,提供从生产、研发到销售的全流程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探索中小企业产品营销推广、采购降本增效、技术协同创新、标准化设备物联的全维度、全流程、高粘度服务模式,针对各类微服务场景,提供微服务解决方案,适应不同场景、不同应用,灵活组合,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和提质。

任务七:建设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联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工业互联网领域一流院所,共享资源、开放能力,建设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项目25: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山东分中心。 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资源管理和云计算平台、工业互联网监管支撑平台、企业赋能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交易平台等功能平台,实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资源的汇聚、分析和交换,面向行业提供定制化开发、应用推广和检验测试等赋能服务,面向中小企业提供资源共享、在线研发和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

项目26: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体验中心。 面向全国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特定工业场景建立以青岛为主中心,北京、上海、深圳、湛江为分中心的“1+4”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线下体验中心,面向设备和产品优化、业务和经营优化、社会化资源协作3大应用场景,19 个细分场景,集中展示平台应用创新解决方案、平台关键技术突破等内容,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推广。依托中心建设工业互联网场景赋能公共服务平台,分地区、分类别动态建立场景清单,实现解决方案的最大化分享、供需信息的全方位沟通,加快企业工业互联网改造进程。

项目27:建设区域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落实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战略,五市联合,共建区域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利用平台进行网络协同制造、定制化生产,实现对信息化集成应用和供应链管理水平的高要求,实现从区域工业数据共享,应用到评测评价服务,再到解决方案精准匹配服务企业形成衔接紧密的对外服务和应用推广方案。

(三)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建设计划 

综合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核心,以打造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为目标,集聚和共享科技、人才、资本、土地等要素资源,通过构建感知执行、高质量网络、数字化平台、高效协同服务、主动安全防护五大体系,实现人、机、物、事、环境、空间等园区要素的深度融合,建设涵盖园区管理、政府服务、企业资源的数字化示范园区,挖掘数据价值,打造产业集聚核心竞争力。本计划包括5项任务,13个项目。

任务八:构建广覆盖、大连接、泛应用的感知执行体系

通过布设各类型传感器、执行器、边缘计算设备,建设覆盖园区的感知执行体系,及时、准确地感知园区信息,快速执行相关指令或展示相关内容,满足智慧园区应用场景需求。

项目28:全方位布设感知装置。 根据园区功能定位及实际需求,在建筑楼体、空调设备、花园道路等关键位置加快布设烟雾、光束、图像、声电、压力、应变、温湿等各类型满足精度需求的低时延、低功耗、高可靠传感器、执行器,实现对园区通行、安全、绿色、健康、空间、设备、设施等信息的全面感知。

项目29:系统化开发边缘计算平台。 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布局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分布式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满足数字化园区在敏捷联接、实时业务、视频处理、应用智能、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开发多品类智能运营子系统,满足园区设备管理、门禁通行、消防安全、能源环保、物联通信等运营环节执行需求。

任务九:构建高速、稳定、灵活的高质量园区网络体系

按照“统一规划、集约建设、资源共享、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构建低时延、高可靠园区网络体系,满足园区信息化、智能化需求。

项目30:建设园区高质量骨干网络。 贯彻鲁工信工联〔2020〕60号文《关于深入落实电价优惠和公共资源开放加快我省5G基站建设的通知》要求,落实通信设施的转供电电价管控、直供电改造和公共资源免费开放,完善工业园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基础电信运营商固移网资源为工业互联网打造稳定可靠的高质量接入。

项目31:建设稳定可靠的企业内网。 立足工业现场环境情况、使用场景要求、布置成本等要素,灵活布设工业有线通信、WIFI、5G确定性网络、工业PON相互结合互补的网络,引导企业生产网络进行扁平化、IP化、无线化改进,支持接入机器、设备、软件、产品等各类工厂生产资源。

任务十:构建资源共享、服务延伸的园区数字化平台体系

建设园区数字化平台体系,打破信息孤岛,以服务和工具的形式支撑园区智慧应用,适度推广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柔性制造、供应链协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智能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

项目32:建设园区公共服务平台。 根据园区服务和业务需求,开发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园区子平台,为合作伙伴、社会公众等提供统一信息资源访问入口,实现内部企业与外部政产学研用资源对接;通过平台汇聚政务数据、产业数据、园区数据、企业数据等信息,支撑企业展示生产、经营、服务等的进程与态势,发布年度园区生产经营报告,为管理者科学决策、精准招商提供数据参考。

项目33: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新业态新模式。 鼓励园区龙头企业自建或引入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园区自身优势与产业特性着重推广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产业链金融、零工经济、供应链协同等适合园区集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引导园区企业将核心业务、关键数据迁移到云端,推广云MES、云WMS、云ERP等平台应用,共享海量工业机理模型、知识图谱。以平台建设和运营主体企业为核心,牵引细分领域产业集群入驻,汇聚专业前沿资源,激发垂直领域产业潜能。

任务十一:构建以数据驱动为核心、边云高效协同的服务供给体系

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共享行业机理模型、知识图谱,为园区企业提供海量工业应用。

项目34:推广标识解析服务应用。 依托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际根节点,家电、机械及在建的供应链管理、橡胶轮胎等行业二级节点,统一为园区企业提供标识编码注册、标识解析、标识业务管理、标识应用等服务,推动企业内部软件系统(如MES、CRM等)与标识解析系统的对接,以及企业标识系统与公共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的对接,探索标识在生产环节、物流环节、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应用。

项目35:建设园区关键资源数据库。 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开放、共享标准,实现政务、企业、园区、产业等各层次、各来源数据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融通,形成数据生产、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交易和数据消费层面的生态互动,构建促进数据流转的环境和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可控、合规使用,支撑园区管理部门精准掌握产业底数、产业定位、产业发展态势。

项目36:建设园区智慧运营中心。 集成日常管理、物业运行、工程建设监管、应急呼叫等功能,智能化调度各类设施、资源、人力,协同相关部门高效管控各项事务。

项目37:建设园区安全防护体系。 依托青岛工业信息安全研究院建设园区级工业互联网安全管理与态势感知平台,利用流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工业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利用的全流程监控,持续形成风险发现与监测预警的长效机制,构筑事前监测预防、事中应急处置以及事后巩固加强的动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冗余备份机制,做好用户、计算机终端、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安全管理中心有效协同。面向园区用户定期输出安全防护日志报表,加快形成防范和应对融合创新领域新型安全风险的关键能力,构建全时监测、及时预警、实时响应的安全防护体系。

任务十二:培育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园区

对重点功能区、产业园区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探索形成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的指标体系、建设模式和运营方式,在化工、高端家电、“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领域先行先试,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试点示范园区遴选工作。

项目38:建设化工产业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 以《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指南》为指引,在西海岸董家口、平度新河化工园区,通过搭建“1个门户+2个中心+4个平台”,实现对园区企业的安全态势、设施管理、能效管理、危化品管理等多维度监测,园区管理上实现地块管理、业务调度、高端项目跟踪、亩产效益评价、产业发展分析等核心功能,提升化工园区整体信息化水平。

项目39:建设高端家电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 以中德生态园高端家电产业园区为核心载体,通过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建设,围绕园区企业打造设备共享、能源共享、原料协同、物流协同、仓储共享协同等工业互联网配套服务,实现园区企业与产业链企业数据互联互通的融合发展。

项目40:建设“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 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依托辖区宝佳、科捷、海克斯康等企业,以数字化企业融入数字化园区为方向,形成互为场景,互为上下游的发展态势,推动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重大集成智能装备等各领域的集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产业基地。

三、组织实施

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市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实施,统筹推进相关工作;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清理制约资本、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以积极有为的工作创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专班各成员单位立足自身实际情况,细化工作任务和阶段目标,完善配套政策,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是完善督导落实机制。全程跟踪各平台、园区项目推进情况及政策需求,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集中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建立月调度机制,加强对责任部门工作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形成畅通、高效的督办工作网络,确保各项阶段目标顺利完成。

三是推动数据共享机制。推动工业数据互联共享,支持跨平台数据交换,方便各主体合理合规参与数据使用, 为企业进行挖掘数据价值提供平台。建设发展行业专属的场景应用、资源服务,沉淀行业专有能力到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与综合服务平台企业、用户、资源、产品等数据的互联互通与共用共享。

四是探索市场化融资机制。强化政府资金引导作用,探索投融资新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优化金融工具配套政策,完善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办法、市场准入制度,破除制度壁垒,联合各类投资基金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率先开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探索市场化、证券化投融资运作新模式。

五是创新招才引智机制。按照“定制化、应需化、多元化”思路,大力引进国内外工业互联网领域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加大本地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全球人脉网络,积极发挥企业的引才主体作用,引导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等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储备,突破发展瓶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