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包振民院士:海洋种业是“总部经济” 青岛种业成果转化应瞄准全国全球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1-05-07 20:17

“青岛发展海洋种业具有人才和技术优势,但近年来发展力度相对不足,很大一个原因是把水产种业与水产养殖业联系的太密切,认为成果难以在本地转化,且后者存在效益低、影响海洋环境等问题,从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育种业发展。”5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主题党课“知院史·强信念”,活动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对青岛的海洋种业发展做出了上述判断。

包振民说,发展种业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关键内容,“打好种子翻身仗”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布置的战略任务,而海洋种业则是其中重要一环,是保障我国“蓝色粮仓”的关键。海洋种业是“总部经济”,可以立足青岛,成果转化应瞄准全国全球,完全不必一直盯着本地转化。

青岛是藻、虾、贝、鱼、参五次养殖浪潮主导品种的研发地,引领了我国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不过,青岛近年来出现海洋种业人才流动甚至流失他省的问题。包振民认为,这从侧面说明了青岛海洋种业发展的不足。据介绍,南方正在大力发展海洋种业,比如,广东正在南沙打造水产种业基地,海南大力建设水产种业“南繁硅谷”,浙江建设了水产种业研究院及相关重大项目。相对而言,青岛动作不大、后劲不足,在海洋种业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丢失。

谈及青岛在即墨区建设的水产苗种研发中试基地,包振民认为其规模过小,不及南方相关省份的百分之一,且建设进度缓慢,甚至处于“停滞”;谈及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包振民认为最大的问题还是“种”的问题。目前,试验区里养殖的三文鱼品种,其种业基本掌握在国外手中,可谓“卡脖子”。

包振民认为,海洋种业是青岛的传统优势产业,青岛也一直重视其发展。不过,若想继续引领发展,必须下定决心,统筹规划,尽快出台相关举措,建立比较优势,建设水产种苗研发中心或基地,加大力度给予土地、专项资金等支持。

包振民院士(左二)和团队成员在青岛沿海考察扇贝养殖情况。资料图片

育种的道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30余年来,包振民携团队潜心扇贝研究,心怀“让扇贝产业旺起来、养殖户的腰包鼓起来、老百姓的餐桌靓起来”的目标,陆续攻克贝类遗传学和育种领域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在服务我国渔业种业现代化建设和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助力沿海渔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屡书华章。

新中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历史上先后激荡起养殖藻、虾、贝、鱼、海珍品(海参、鲍)的五次浪潮。每一次浪潮澎湃而起之时,中国海大人都勇立潮头,引领产业创新发展之势。

20世纪70年代,我国海水养殖业由以海带为主渐次转向以对虾、扇贝为主。以中国海洋大学王如才教授为代表的贝类学家陆续攻克了扇贝半人工采苗技术、室内全人工育苗技术和筏式养殖技术,为海水养殖业第三次浪潮的兴起扫清了技术障碍。

20世纪90年代末,流行病害大规模暴发给我国扇贝养殖业带来致命打击。包振民从导师王如才手中接过接力棒,重点对黄、渤海区普遍养殖的栉孔扇贝进行研究,拉开了我国扇贝新品种培育的序幕。

2006年,我国自主培育的首个扇贝新品种栉孔扇贝“蓬莱红”诞生。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肉柱大、抗逆性强、壳色鲜红、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给饱受病害折磨的扇贝养殖产业带来了希望。该成果先后于2005年、2007年、2008年获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包振民通过控制其基因,成功研发出了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类胡萝卜素,且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等保健功能的“海大金贝”,并于2009年获得了国家新品种认定。目前,“海大金贝”已实现广泛产业化,且比普通虾夷扇贝增产23.5%、死亡率降低30%,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育种的道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包振民乘胜追击,突破了低成本高通量的基因分型技术难关,开发了贝类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系统,为扇贝品种的更新换代奠定了基础。

2014年,“蓬莱红”的升级版“蓬莱红2号”成功上市。作为国际上首个采用全基因组选育技术培育的水产良种,“蓬莱红2号”不仅延续了上一代的高产抗逆特性,而且产量较“蓬莱红”提高25.43%,成活率提高27.11%,引领了水产分子育种技术新潮流。

2018年,包振民领衔完成的创新成果“扇贝分子育种技术创建与新品种培育”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为本年度水产科学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

“蓬莱红”“蓬莱红2号”“海大金贝”“獐子岛红”“海益丰12”,10多年来,包振民和他的团队培育出了5个扇贝新品种,累计推广养殖911万亩,创造产值近500亿元,彻底扭转了我国扇贝养殖业长期依赖野生苗种的局面。

育种是永远没有终点的事业

“做科研就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做最前沿的研究,解决行业里最棘手的难题;‘立地’就是要与产业对接,用技术回馈社会。”包振民说。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攻克了贝类遗传学和育种领域的系列核心关键技术。

全基因组选择是目前育种领域的前沿技术,包振民带领团队率先在水生生物育种领域开展了该技术的研发。要进行全基因组选择,就要掌握高通量分型技术。包振民带领团队开发出新技术,使检测一个样品的费用只相当于主流技术的十分之一,不仅为扇贝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还被推广应用于水稻、土豆、蜜蜂、家猪等80余个物种的育种分析,成为了引领种业创新发展的颠覆性技术,为国际同行所瞩目。

此外,包振民携团队创建了以BLUP(最佳线性无偏预测)育种技术为核心的扇贝育种技术体系,系统评价了我国主要养殖扇贝种质资源,阐明了其遗传格局演化机理与进化适应机制,完成了多种扇贝的基因组图谱绘制,使我国成为了国际扇贝基因组资源中心,解析了扇贝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与调控机理,为扇贝种质资源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科研是一种生活方式,有至美、至善、至乐,也有至艰。”包振民始终觉得从事科研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发现虾夷扇贝“化石基因组”特征和海洋无脊椎动物Hox基因家簇分段共线性(STC)调控模式的过程,为探究动物早期起源和进化机制提供了关键线索。

随着我国扇贝养殖技术和良种培育技术的创新,扇贝产量已经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年产20多吨,上升为如今的年产200多万吨。曾经的海珍品已变成“大众菜品”,走上寻常百姓家的餐桌。“我们育种人员感到十分欣慰,通过我们的努力,给老百姓提供了大量高品质的蛋白质。”包振民说。

2020年5月,包振民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他表示:“育种是永远没有终点的事业,希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培育出品质更好、产量更高、更受百姓青睐的扇贝新品种,加速海洋渔业新旧动能转换,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打开视野,做国际化科研成果。”

包振民院士(中)和团队成员探讨问题。

包振民带领团队围绕热带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开发与种业工程建设进行充分谋划和反复论证,重点聚焦种质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等技术的研发,以助力水产种业企业的核心创新能力提升,推动渔业发展。

“打开视野,做国际化科研成果”。包振民积极促成中国海洋大学与挪威卑尔根大学的合作,旨在打造一座世界一流的海洋分子生物学研究机构,使我国的贝类遗传学与育种研究与国际接轨,直面世界科技前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