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竞逐海洋中心城市,八城厉兵秣马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2-08-24 22:50

上海剑指1.5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广深押注海洋电子信息,多城争创“国字号”创新平台。

8月24日,广州正式发布《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至此,北部海洋经济圈的青岛、天津、大连,东部海洋经济圈的上海、厦门、宁波,以及南部海洋经济圈的广州、深圳等核心海洋城市均已明确海洋经济“十四五”路线图。同时,这些城市也相继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

对比来看,上海凭借2025年达到1.5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的目标在各海洋城市中实现断层领先,其余城市的目标海洋生产总值大多集中在3000亿元-4000亿元区间。“十四五”时期,上海如何巩固优势,各城又要如何“突围”找到新增长点?

记者梳理发现,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成为“十四五”时期全国主要海洋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的“主流赛道”,但三大海洋经济圈在细分产业布局上仍各有侧重。其中,东部海洋经济圈的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与材料业优势突出,北部海洋经济圈聚焦海水利用业,广州、深圳所处的南部海洋经济圈则把海洋电子信息放在重要位置。

此外,在各地海洋经济“十四五”规划中,海洋科研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海洋科技创新载体数量及海洋科研专利拥有量等已成为上海、青岛、广州、深圳等多个海洋城市未来五年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

三大海洋经济圈错位挖掘产业新动能

从各地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不难发现,“新”已经成为多数海洋城市未来五年的产业发展重点。其中,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两大新兴产业出现频率颇高。在记者择选观察的全国8个主要海洋城市样本中,海洋装备和海洋生物医药均出现在“十四五”重点发展产业名单之中。

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海洋产业增加值仍主要由滨海旅游业(占比44.9%)、海洋交通运输业(占比21.9%)以及海洋渔业(占比15.6%)三大传统产业构成,但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增速优势明显。

2021年全年,全国海洋生物医药业实现增加值494亿元,同比增长18.7%;海洋工程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432亿元,同比增长2.6%;海洋船舶工业实现增加值1264亿元,同比增长7.7%。

其中,以上海为中心的东部海洋经济圈在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上积累的优势较为突出。目前长三角地区已汇聚亚星锚链(601890)、中国船舶、振华重工(600320)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目前供应国内船舶制造高端配件的上游企业大多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在上海周边的城市群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船舶制造配套产业集群,企业间合作模式也很灵活,生产效率较高。”国内某大型造船企业研发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企业造船所需大部分配件均产自长三角地区,其中高端配件的生产优势更为突出。

《上海市海洋“十四五”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要重点支持面向未来的新型海洋产业,协同推进深远海资源勘探开发、深潜器、海水利用、海洋风能和海洋能等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和应用,推动建设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综合产业集群。

而以青岛为引领的北部海洋经济圈则在海水利用业上多有着墨。

《青岛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水利用基地,推进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同时带动胶东经济圈海水淡化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大型成套海水淡化装备研发建造,积极参与海水淡化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建设。除青岛外,天津、大连两市也将海水利用业纳入“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名单之中。

据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海水利用业实现增加值24 亿元,同比增长16.4%。

依托电子信息产业集聚优势,广州、深圳所处的南部海洋经济圈则把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放在推动“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公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底,广东全省从事海洋电子设备制造与信息服务活动的涉海单位超过1500家,其中超过90%的海洋电子信息企业集聚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等珠三角地区。

将目光投向区域之外,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长、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胡振宇提出,青岛与上海、深圳、广州等海洋城市在海洋创新领域也具有广阔协作空间,“应通过城市协作进一步提升海洋生物医药等涉海科研成果的市场化水平”。

“这些海洋城市都有着很强的构建联盟或合作机制的基础与需求,应围绕‘海洋’主题,探索跨区域协调、有效配置资源,推动自贸试验区更有效开放,发挥比较优势。不是‘以谁为主’,而是构建有效的城市网络,从而促进海洋城市合作网络的国际化。”胡振宇表示。

多城争创“国字号”创新平台

2021年底,国务院关于“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批复特别强调,“着力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此背景下,各主要海洋城市在“十四五”规划中都对“海洋科技创新”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相比“十三五”时期,海洋科技创新的蓝色引擎作用和地位都更加凸显。

综合梳理来看,各城加码提升海洋科创能力的措施基本都围绕建设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实施海洋关键领域科技攻关、推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海洋人才集聚等方面展开。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多个城市都对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考核指标,并充分依托城市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争建“国字头”海洋科创平台。

其中,青岛最为“野心勃勃”,提出到2025年新增超过25个市级以上涉海科技创新平台(截至2020年已有55个),这与青岛聚集了全国30%以上海洋教学和科研机构、50%涉海科研人员、70%涉海高级专家和院士、实现国际领跑技术占全国44%等基础条件密不可分。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表示,作为“中国海洋科技城”,青岛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了丰厚的科研底蕴。

在已有超过30个涉海科研院所的禀赋条件之下,打造增量科创平台并非难事,因此青岛的目标也更为具体——提出推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入列,“打造世界顶尖的海洋设备检验检测中心,强化海洋水下设备试验与检测技术、海洋物探与勘探设备等国家工程实验室和海洋涂料、海藻活性物质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丁黎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青岛正加快将海洋科研优势转化为海洋科技产业优势。“例如,引领性地瞄准深海探测、深远海资源开发利用等前沿领域,实施‘透明海洋’‘蓝色药库’大科学计划;突破性地做强海洋高端创新平台,开展海洋产业聚才行动,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级。”

厦门在海洋科创的特色优势方面虽然不如青岛瞩目,但也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争创“国字头”实验室的计划——新增20个海洋创新和研发平台,并“加快建设海洋科学与技术福建省创新实验室、海洋生物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争创国家级实验室”。

对于海洋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乔方利认为,海洋治理不是一个单纯的科研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需要科研机构、政府、企业、民众等多方力量参与。

因此,依托企业力量提升创新平台能级,也成为多个城市争创“国家队”名号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作为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深圳明确提出“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打造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等”,强调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此,深圳提出到2025年建成30个国家级/省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同时,天津也在规划中提出“支持申报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目标。

然而,仅通过建设“国字号”创新平台、布局前沿科技研发,对于城市海洋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还是远远不够的。

记者走访多个海洋城市发现,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许多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面临的最大痛点。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德蒙对记者表示,虽然拥有强大的研发基础,但过去许多在青岛研发的药物却未能在当地完成转化。

因此,上述所有城市都在涉及海洋经济的“十四五”任务中把“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放在了突出位置,并从各地实际出发“各出新招”。例如,广州提出实施重点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制、“沿途下蛋”转化机制,开展赋予科技人员职务成果所有权或长期所有权试点;青岛依托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国家海洋技术交易市场和网络平台;深圳则强调重点扶持知识产权等智力资产评估机构、海洋高技术产业投资服务机构和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等海洋科技中介服务企业;大连则关注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 围绕减审批、降成本、宽准入,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郑玮 洪晓文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