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海洋碳汇与蓝碳金融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2-12-12 19:47

导读:目前,国内外海洋碳汇和蓝碳相关理论基础及方法学研究仍在持续进行中,已达成共识的是,海洋碳汇将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活跃碳库,总储碳量近40万亿吨,是大气碳库的近50倍、陆地碳库的近20倍,每年吸收约30%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推进,国际、国内关于海洋碳汇和蓝碳的研究与讨论也越来越多,并陆续有海洋碳汇与蓝碳项目实现落地,而与之相伴的金融服务也开始出现。

什么是海洋碳汇与蓝碳

海洋碳汇是指海洋系统从大气中吸收或清除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有过程、活动或机制。广义的海洋碳汇既包括海岸带生态系统碳汇,也包括开阔海洋区域碳汇;既包括海洋生物过程形成的碳汇机制,也包括海洋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形成的碳汇机制。而蓝碳则通常是指海洋生物过程吸收的有机碳,红树林、盐沼地和海草床三大沿海生态系统是已受国际普遍认可的蓝碳生态系统。近年来,大型海藻也被纳入了沿海蓝碳生态系统。

海洋碳汇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19)的定义,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任何过程、活动或机制。由此,海洋碳汇可以理解为海洋系统从大气中吸收或清除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有过程、活动或机制。

从区域来看,广义的海洋碳汇包括海陆连接区域(海岸带)碳汇和海洋区域碳汇,其中,海岸带以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红树林、盐沼地、海草床等海岸带根系植被碳汇为主,其储碳机制与陆生植物类似,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长期储存于木质生物质、沉积物和土壤中。海洋区域则主要通过海洋碳泵机制参与全球碳循环,并长期储存部分吸收的碳。

从具体机制来看,海洋碳汇和储碳机制主要包括生物过程和物理化学过程两大类。其中,海岸带根系植被生态碳汇是典型的生物过程。在海洋碳泵机制中,生物过程主要包括生物泵(BCP)和微型生物碳泵机制(MCP)。物理和化学过程则主要包括溶解泵(SP)和碳酸盐泵(CCP,部分时候也伴随着生物机制)。

蓝碳

蓝碳的概念早期是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组织发布的《蓝碳:健康海洋固碳作用的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蓝碳报告》)中,相对于“绿碳”的概念而提出,《蓝碳报告》指出,“在世界上每年捕获的绿碳(即光合作用捕获的碳)中,超过一半(55%)是由海洋生物捕获的,这部分被称为蓝碳”。因此,根据《蓝碳报告》中的定义,蓝碳应该是指海洋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捕获的生物碳(有机碳)。其中,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红树林、盐沼地和海草床被广泛认为是具有较大减缓潜力的蓝碳生态系统,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蓝碳侧重于指红树林、盐沼地和海草床生态系统所吸收和储存的碳。

IPCC在2019年发布的《气候变化中的海洋与冰冻圈特别报告》(以下简称《特别报告》)中给出了蓝碳的明确定义:“海洋系统所有易于管理(amenable to management)的生物驱动的碳通量及存量可以被认为是蓝碳”。易于管理可以理解为容易施加人为影响或者“管理”,《特别报告》明确指出,红树林、盐沼地和海草床三类海岸带蓝碳是相对易于管理的,而这三大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也已经在2014年被IPCC纳入了《对2006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2013增补:湿地》中。

国内外海洋碳汇和蓝碳发展概况

目前,国际普遍认可的海洋碳汇机制和方法学主要为红树林、盐沼地和海草床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相关理论和方法学较为成熟,国际主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也都纳入了蓝碳相关方法学。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在造林和再造林方法学中纳入了湿地、红树林生境的造林和再造林相关方法学。全球最大的独立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自愿碳减排核证标准(VCS)在其2020年修订的减少森林砍伐和退化造成的碳排放(REDD+)方法学框架中,将蓝碳保护和修复相关活动增加为合格的项目类型,主要包括红树林、海草和盐沼的保护和修复相关活动。

尽管我国已备案的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中尚未包括蓝碳相关方法学,但我国关于海洋碳汇和蓝碳的相关政策、科学研究活动已走在世界前列,并且近期我国多个沿海地区都在积极推动海洋碳汇发展。

我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蓝碳工作,在国家、行业及地方层面陆续出台了多个相关政策法规。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增加海洋碳汇作为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之一;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原国家海洋局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将“加强蓝碳国际合作”作为开展国际合作的重点之一;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与滨海湿地保护;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2030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整体推进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升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固碳能力。

在海洋碳汇与蓝碳的科学研究方面,2010年第1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式提出“蓝碳计划”,在之后的十多年里,我国先后安排了多项涉及蓝碳的科研项目。2013年,中国科学家共同成立了“全国海洋碳汇联盟”(COCA),在我国近海典型海区设立了7个时间序列观测站。2014年,“未来海洋联合会”(Future Ocean Alliance,FOA)正式成立,并推出了《中国蓝碳计划》,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执行了若干重点研发计划,推动了海洋碳汇研究在我国的蓬勃发展。2019年,我国科学家发起了“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ONCE)”,来自全球15个国家的23名科学家签约参加ONCE,通过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建立长时间序列海洋碳汇观测站,使海洋负排放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国在海洋碳汇与蓝碳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我国科学家率先提出了微生物碳泵、渔业碳汇等理论。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各地区纷纷在加快海洋碳汇发展、推进海洋碳汇核算、开展海洋碳汇交易试点等方面持续发力。例如,2020年6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全国首个《海洋碳汇核算指南》;2021年4月,山东威海发布了全国首个蓝碳经济发展计划《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1~2015年)》;2021年7月,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设立了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2022年2月,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批设立,以期通过蓝碳产品的市场化交易,推动海南的蓝碳方法学成为国际公认标准,并纳入国际海洋治理体系,随后在2022年7月,海南省出台了《海南省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工作方案(2022~2024年)》,全面推进海南省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工作。

发展海洋碳汇与蓝碳金融的建议

随着我国海洋碳汇与蓝碳项目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关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也应运而生,目前主要包括海洋碳汇交易、海洋碳汇质押贷款、蓝碳基金等。

海洋碳汇交易。2021年4月,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通过核证碳标准开发和管理组织的评审,成功注册为我国首个符合自愿碳减排核证标准(VCS)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CCB)的红树林碳汇项目,并成为我国开发的首个蓝碳交易项目。2022年1月,连江县依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也是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平台,完成了15000吨海水养殖渔业海洋碳汇交易项目,这也是全国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2022年5月,海南首个蓝碳生态产品交易完成签约,本次交易的蓝碳生态产品是来自三江农场的红树林修复项目。2022年10月,兴业银行(行情601166,诊股)福州分行支持落地了福建省内首笔以数字人(行情835670,诊股)民币采购海洋渔业碳汇的交易,交易海洋碳汇1000吨,创新了数字人民币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

海洋碳汇贷款。目前我国已落地了多笔海洋碳汇质押贷款,很多金融机构都开始探索。2021年8月,兴业银行青岛分行落地了全国首单湿地碳汇贷,以胶州湾湿地碳汇为质押,向青岛胶州湾上合示范区发展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800万元,专项用于企业购买增加碳吸收的高碳汇湿地作物等以保护海洋湿地。同月,威海市荣成农商银行向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放了2000万元的“海洋碳汇贷”,此后,农业银行(行情601288,诊股)、工商银行(行情601398,诊股)、温州洞头农商行等纷纷实现了海洋碳汇质押贷款的落地。

蓝碳基金。2021年,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设立全国首个蓝碳基金。2021年9月,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委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通过蓝碳基金购入首笔海洋碳汇用以抵消兴业银行与厦门航空共同推出的首批“碳中和机票”旅客旅程的碳排放,该笔碳汇系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运用红树林海洋碳汇方法学完成2000吨红树林修复项目海洋碳汇交易。2022年初,兴业银行厦门分行通过蓝碳基金,委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完成全国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这标志着我国海洋渔业碳汇交易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综合来看,目前,国内外海洋碳汇和蓝碳相关理论基础及方法学研究仍在持续进行中,相关的金融创新也处于起步阶段,但已达成共识的是,海洋碳汇将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建议我国相关主管部门积极支持推动海洋碳汇与蓝碳相关方法学的研究与开发,待CCER市场启动之后,积极将已相对成熟的红树林、盐沼地、海草床相关方法学纳入国家自愿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同时积极发挥我国科学家在微生物碳泵理论、渔业碳汇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优势,开展相关方法学创新与开发,并推向国际;另一方面,建议金融机构借鉴多年来碳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经验,积极参与海洋碳汇与蓝碳项目的开发与交易,不断增强蓝碳金融服务能力。

作者|钱立华「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分析师」

文章|《中国金融》2022年第23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