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海洋领域的“三个聚焦”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0-11-21 17:00

一年一度的厦门国际海洋周,是一场关于海洋合作、关于蓝色经济、关于海洋生态的相遇与对话,正日益成为引领蓝色发展的思想盛宴与行业盛会。

11月20日,2020厦门国际海洋周拉开帷幕。本届海洋周主题为“海洋、健康与可持续:开启蓝色发展新航程”,由海洋大会论坛、海洋专业展会、海洋文化嘉年华三大板块组成,一系列高端论坛、展览洽谈等活动为各方提供了交流平台,游艇展、海鲜节、休闲渔业博览会等“亲民”活动,拉近了海洋文化与公众的距离。

记者在海洋周期间观察到,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各个论坛,清晰传达出海洋领域当前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蓝色经济发展、海洋物种保护、海洋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合作。与会专家学者围绕3个聚焦提出方案。

2020第十三届中国(厦门)国际游艇展(资料图)

蓝色经济:绿色发展的逻辑

11月24日,以“蓝色经济 绿色发展”为主题,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主办的2020蓝色经济论坛在厦门召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广顺,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吴国梁参加论坛并发言。来自部属单位、沿海地方、涉海高校、国际组织和涉海企业的代表共200余人参加论坛。蓝色经济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蓝色伙伴关系构建等话题成为专家学者们讨论的热点。

热议蓝色经济发展

论坛上,多名专家围绕蓝色经济领域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分析。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周秋麟详细分析了蓝色经济的概念和发展历程,以及多个国际组织关于海洋经济的深入研究。他指出,蓝色经济应包括健康的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及公平的经济利益和包容性增长、多个行业和政府之间的整合以及科技创新等。

海洋政策法规与规划研究领域

2020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式暨海洋发展大会现场

资深专家王殿昌提出,发展蓝色经济、推进海洋高质量发展,应实现海洋资源科学利用、海洋生态系统健全、海洋环境有效保护、海洋经济绿色增长、海洋综合统筹管理。其中,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是构建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格局的关键内容。对此,他建议,应出台政策扶持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和民族企业,扶持海洋新业态,发展海洋休闲、康养、观光、娱乐等海洋特色产业。

“海洋是蓝色粮仓,水产品是国家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论坛上,厦门大学教授杨圣云介绍了海洋渔业在蓝色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发展可持续的海洋渔业必须保护生态系统连通性,并提出了促进近海渔业资源自然恢复等具体措施。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朝辉介绍了港口发展在海洋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并以厦门为例,通过岸线泊位、航线、吞吐量、经营业绩、上市公司等诸多翔实数据,指出港口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提出数字化是港口发展的新引擎,介绍了智能码头建设、“丝路海运”信息平台和海运物流生态圈协同发展等新探索。

“海洋之星”青少年帆船赛现场

探讨蓝色伙伴关系

2020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式上,“继续深耕蓝色合作,继续巩固和发展开放包容、具体务实、互利共赢的蓝色伙伴关系”的论述引发热议。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双建就这一问题提出见解。他认为,“蓝色—海洋”强调海洋的自然资产价值与海洋经济的创新驱动功能,突出海洋的商业要素特征与海洋提供就业和收入的作用;“伙伴—合作”概念意味着单一合作无法形成稳固持续的伙伴。发展蓝色伙伴关系,应首先研究出台一批蓝色互惠措施,提高机制吸引力,如关税互惠、技术互惠、投资互惠等。此外,他从当前全球形势发展角度,分析了构建蓝色伙伴关系应关注的非法捕捞、海洋塑料垃圾等重点问题。

关注生态技术前沿

论坛上,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戚洪帅指出了我国传统海滩养护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泥沙转运、泥沙循环、沙源引擎三种基于沉积物管理的海滩修复技术,并以海口市西海岸为例,分析了其海岸侵蚀情况、岸线变化和海滩修复效果,总结了其基于沉积物管理的海滩修复策略,以及更大尺度的沉积物管理方法,为海滩修复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生态环境部主任路文海介绍了海洋生态大数据在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海洋生态大数据包括海洋地貌、海洋地质等自然科学类数据和海域确权登记、海洋规划、海洋经济等社会科学类数据,通过空间识别、数据统计、变化分析、插值计算等分析评估方法,应用在海洋生态基础地图、资源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等领域。他指出,应补充开展缺失数据类型、空白区域的生态监测,完善评价方法,加强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扰动研究等应用方面的具体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经济研究室主任于法稳介绍了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国家相关战略,分析了水域、耕地、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并介绍了可资借鉴的高质量发展案例。

第七届海峡两岸及港澳鲸豚研究和保护研 讨会现场。海洋三所 供图

区域合作:扩大“蓝色朋友圈”

浩瀚的海洋是全人类共同的资源宝库。本届海洋周期间,多名国际组织代表建言全球海洋健康发展。

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说,健康的地球有赖于一个健康的海洋。当前,在任何关于健康和可持续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球讨论中,海洋一定是前沿和中心议题。为了扭转海洋健康恶化的趋势,我们必须发出声音,让世界听到我们向清洁、绿色之路转型的决心。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理事会主席章新胜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计划与中国自然资源部一道,研究制定蓝色伙伴关系原则,增进海洋国际合作。“我们希望以蓝色经济为主线,强调海洋保护和发展的平衡,共建一种具有包容性和灵活性的新型的海洋合作模式,也为凝聚共识,增进沿海国家互信,搭建重要的机制平台。”章新胜说。

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首席代表David Aikman说,世界经济论坛正在通过诸如“海洋行动之友”等项目和倡议动员全球商界、政府、倡导者和学术界领袖共同努力,找到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保护之间的关键平衡点。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Jan-Gunnar Winther表示,厦门海洋综合管理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完备的海洋立法体系和海上综合执法机制。只有政策和科学良好互动,才会有良好的海洋管理体系。同时,公众意识和信息共享也非常重要。

“希望厦门能进一步发挥国际性海洋城市的优势作用,借助东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网络(PNLG)平台积极推动东亚海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PNLG主席Noraini Binti Roslan说,PNLG秘书处永久设在厦门,旨在推动东亚区域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成功吸纳10个国家的54个成员,“蓝色朋友圈”不断扩大。

2020思明海洋文化嘉年华沙滩运动会现场

海洋生态: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11月19日~22日,由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非政府组织共同主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及港澳鲸豚研究和保护研讨会”在厦门召开,这是2020厦门海洋周系列活动之一。

研讨会就近两年来我国鲸豚等珍稀濒危动物研究和保护的最新进展展开交流,包括国际上海洋濒危动物研究和保护的前沿技术,海洋濒危动物种群和栖息地保护等,并分享了保护与管理工作中的先进经验。

发展与保护并重

研讨会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李彦亮说,中国水域有记载的鲸豚物种近40种,物种多样性极其丰富。鲸豚类是水域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物种,是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的“风向标”,其中中华白海豚、长江江豚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他所有鲸豚物种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长期以来,为保护鲸豚类动物及其栖息地,我国先后建立了10多个鲸豚类的自然保护区,针对关键的代表物种还专门组织实施了物种保护行动计划。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丁研究员认为,即便在开发强度很大的港口城市,发展和保护也不是顾此失彼的。他举例说,厦门海域是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地之一,多年来,厦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海洋环境的保护,厦门海域维持着相对稳定的中华白海豚种群。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鲸豚研究团队长期对厦门中华白海豚种群进行动态监测,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包括建立动态的个体识别数据库、社群结构特征、季节性活动规律、繁殖生态、关键栖息地界定等方面,为该种群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受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委托,自2017年起,厦门联合国内相关科研单位,组织实施了“全国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开展了包括摸清种群基线信息、调查栖息地生态系统、制定中华白海豚保护技术相关指南与规范、加大保护宣传等方面的工作。下一步,将加强鲸豚的就地保护力度,开展迁地保护研究,发布《中华白海豚白皮书》等。

三项技术保护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是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他们的生存状态反映的是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论坛上,就长江江豚保护问题,王丁说,2007年白鱀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后,长江江豚成为我国长江中唯一的淡水豚。

根据2017年最新调查结果,长江江豚自然种群共约1012头,长江干流江豚种群略有下降或基本维持稳定,鄱阳湖种群基本维持稳定,洞庭湖种群有所增加,已经达到降低长江江豚自然种群下降速率的短期目标,但其极度濒危的状况没有改变、依然严峻。

如何保护和繁育长江江豚,王丁团队一直在探索。2008年,团队在天鹅洲故道开始尝试网箱饲养江豚,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2016年5月22日首次繁殖成功,并于今年释放回天鹅洲故道。王丁介绍,目前团队已经建立了三项系统的技术,为长江江豚的保护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是通过定点和移动声学监测、种群截线抽样考察、声学和行为信标跟踪等技术,长期开展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和分布调查及监测,推动建立了系列自然保护区,为减缓野外种群下降速率、保护自然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长江江豚自然迁地保护种群的建立及管理,通过安全捕捞和远距离运输、种群遗传管理、软释放等技术,推动建立了多个自然迁地保护江豚种群,保存了可靠的种质资源,为这一物种保护上了一道“保险”。

三是全人工环境和网箱中江豚繁育群体的建立和管理,建立了水质监测、营养管理、母豚和新生幼豚护理等相关技术,系统开展人工繁育研究,为自然种群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全球淡水豚保护展望

全球约90种鲸豚动物,仅8种(含亚种)生活在淡水栖息环境中。论坛上,受主办方邀请,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长江江豚项目高级经理张新桥博士,介绍了全球淡水豚保护现状与社会各界共同采取的措施。

全球淡水豚生存面临着很多威胁,包括不可持续的渔业相关活动、影响栖息地连通性的基础设施、水质下降、公众对淡水豚保护意识薄弱等。“淡水豚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全球淡水豚都受到人类活动影响。亟须各个国家团结合作,认真、持续地保护淡水豚及其栖息环境。”张新桥说。

张新桥介绍,为加强全球淡水豚及其河流的保护,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机构的国际知名专家,编制、发布了《全球淡水豚保护战略2018-2030》,提出到2030年,通过改善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以及开展可持续生计方式,采取缓解鱼类资源衰退的行动,以及对全球淡水豚保护地网络的有效管理,扭转全球淡水豚下降的趋势,使受影响最严重的淡水豚种群得到恢复并数量翻倍。

“淡水豚保护地的建设和管理是淡水豚保护的根本和有效手段,但全球各保护地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张新桥说,世界自然基金会正在携手全球各领域专家开发淡水豚保护地有效管理国际认证标准(CA | RDS),旨在从根本上帮助提高现有淡水豚保护地的管理水平及有效性,推广最佳保护地管理经验,填补中国乃至全球淡水豚保护地管理标准的空白。

(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报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