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星火日盛,创新进入资源流动聚集的新时期。昨日,崂山区正式启动“构建创客新高地 打造青岛中央创新区行动计划”,明确10大行动计划、100项具体内容,整合青岛市科研院所创新资源,联合国内顶级创客专业团队,打造青岛创客新高地。
资源集聚
“1+1+2”拉开创新框架
在昨日的启动仪式上,来自各方的创新资源在崂山集聚。发布会上,崂山区与清控科创、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海尔海创汇等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引进高端服务机构,携手区内优势资源,打造青岛创客大街、海尔海创汇、青岛众创空间等专业化特色孵化空间,开展科技保险试点、科技小微企业债券融资等合作,为创客融资提供特色创新产品,打造“科技增信”融资服务品牌。
在此基础上,创新将改变崂山区域空间布局。2015年,崂山区将着力构筑“一道一园两街”的创新骨架。据崂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其包括青岛滨海创新大道、青岛国际创新园、青岛金株创业大街和青岛创客大街。载体将多点辐射发展,构筑专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阶梯型载体链。为创客创业提供载体300多万平方米。
各载体皆有鲜明创新定位。据崂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海尔研发、海信全球研发基地、歌尔研发基地、澳柯玛研发创新基地等高端研发项目为支撑,打造产业源头创新、高端要素汇聚、海内外创客云集的“青岛滨海创新大道”;发挥青岛众创空间、海创汇等项目的带动作用,引进专业机构运作,打造示范化的青岛国际创新园;扎实推进株洲路两侧升级改造,打造创客和创业资源聚集的“青岛金株创业大街”;联合青岛大学以本部为核心,整合周边区域载体空间,打造开放式、全要素的“青岛创客大街”。通过“1+1+2”空间打造,为各类创客提供300万平方米以上创新创业载体。
政策为骨
组建创客队伍10万大军
在产业载体基础上,崂山区将为创新构建软环境。从政策机制、金融资本、人才引入等多个方面,全方位为创新深耕土壤。
在政策领域,崂山区提出“十大计划百项措施”,包括创新创业氛围营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政策洼地打造、空间布局优化提升、科技与金融融合创新、创新创业人才汇聚、人才安居乐业、科技服务平台保障、龙头企业领航、农村社区居民创业十大计划,以创客为中心,打造3类创客队伍。力争2017年,培育引进各类创客团队1000支以上,具有国家级、省级人才称号的人才总数达到150人。
崂山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将促进崂山产业、企业结构的全面提升。崂山将以行业领军企业为带动,打造企业创客队伍,推动创客集聚创新、配套创新,扶持发展互联网+、海洋+、大数据、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
在高精领域之外,深入社区将成为崂山结合“城乡二元化”推进的一大特色。崂山区将面向社区,培育草根创客队伍,扶持发展茶产业、大馒头、旅游服务业、花卉产业、休闲游、家政服务业、特色海产品等一批“互联网+”特色产业。通过创客高地建设,力争到2017年,新增创新创业主体1万户,扶持创客队伍10万人。
资本平台
5亿资金池力促创新扩容
对与创新星火而言,资本是决定创新能否成势的关键一环。根据十大计划,崂山区每年设立5亿元的政府创新创业资金池,用于市场化运作创新、创业、创客引导基金,实施产业、载体、运营机构、创新创业主体、科技服务机构、公共服务平台、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创业企业市场等建设工作。
这将为崂山区创新要素搭建平台。力争2017年,崂山区将构建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普、科技金融、综合科技服务和社区创新创业10个服务平台。培育专业服务机构100家以上。全区新增创新创业主体1万户,扶持创新创业人员10万人,打造成功“小巨人”企业100家以上。
同时,据崂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崂山区正搭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引进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正在推进与清控科创、海尔赛富基金、上海新生源等合作成立创业投资基金。探索开展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创新业务,推进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正在推动海草众筹、蓝海股权众筹等一批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全产业投资链条。
在此基础上,崂山区还将建设青岛PE中心和互联网金融中心,培育发展产业化基金,建立天使投资人联盟,建立科技信贷风险共担和绩效奖励机制,鼓励设立科技金融服务专业支行或特色支行,建立金融互通共享合作交流平台。力争2017年,扶持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的基金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
链接中关村
树起青岛创新高度
在已有的创新基础上,崂山区还要完成外向链接,对接全国创业优质资源、人才、经验,为打造青岛中央创新区提供强力支撑。
这建立在崂山区已有的创新高度基础上。据统计,通过推进“三大战略平台”建设,目前,崂山区建成科技孵化器18家,孵化面积64.2万平方米。2014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全市第一。通过持续开展“科技增信”,今年以来,为35家科技企业发放贷款1.4亿元。搭建“科技信贷风险补偿准备金池”,为12家科技企业发放纯信用贷款3500万元。建立全省首家市场化运作技术市场——青岛蓝智技术交易中心,全区技术交易额达18.15亿元,居全市第一。
这让“青岛创客新高地”有据可依的同时,也给崂山进一步吸引全国顶级创新资源的底气。据悉,目前,崂山区已经成功引进中关村创业大街运营商清控科创,依托青岛大学建设青岛创客大街,规划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大街由创客空间、创客公寓、创业咖啡、路演中心、创业学院等组成,建成后,将成为青岛乃至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全产业链式的特色创客创业园区。形成集孵化、路演、展示、培训、生活、娱乐和社交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全要素的创客聚集地。
面向全国的创新资源“网络”已经铺开。据崂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以来,崂山区先后与广州创新谷、黑马会达成合作协议。与bingo咖啡、创业周末、小米you+国际公寓等服务机构洽谈沟通;成功推动建设海创汇、青岛众创空间。通过创业“大咖”聚集。下一步,崂山区还将建立跨区域合作交流机制,积极链接和引进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等优质创新创业资源,打造青岛中央创新区,树起青岛创新的崭新高度。
相关新闻
崂山“一线两网三平台”正式启幕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群体氛围下,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备受关注。昨日,崂山区展开银企创业创新恳谈大会,邀请28家驻区金融机构和100家中小企业代表与会洽谈。在会议上,崂山区“一线两网三平台”企业服务中心正式启幕,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打造“全覆盖、无死角”的崂山区企业服务网络体系,为崂山企业提供“融资平台”、服务平台”、创业平台”。“ “
崂山区“一线两网三平台”企业服务中心,是多套崂山企业服务系统的综合。据崂山区经济发展局局长王保生介绍,近年来,崂山先后建立了崂山区中小企业服务热线、崂山区中小企业网、青岛市崂山区企业联合会网站、崂企助理微信号、崂山非公党建平台和崂山区“1+3+X”融资平台。在此基础上,此次以“一套班子提供六类服务”的方式,进行了数字终端的全面整合。这个综合的服务平台,在政策咨询、业务办理、党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将政策咨询服务全面推进到移动终端,建设网络化工作流程,创新创建网格化、网络化中小企业党建工作等多个新的服务方式。
此外,崂山区还建立了中小企业行业管理信息库。先后收集、建立了中小工业企业信息库、成品油销售企业信息库、技术创新企业信息库、软件及信息技术企业信息库等6个企业信息库,并在信息库中进行汇总、筛选,建立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梯队、技术中心创建培育梯队、名牌创建培育梯队等4个企业梯队培育计划。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此次崂山区成立“1+3+X”融资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展融资对接活动。据崂山区经济发展局统计,截至目前,通过“1+3+X”融资平台,为490余家中小微企业联系实现贷款42亿元,并且积极引导区内中小企业使用市级优惠贷款平台,已有10家中小微企业通过平台获得5000余万元的小额贷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