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浙江成功实现红树林北移
赵宁 /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15-07-15 14:27

记者近日从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了解到,目前浙江正在实施的红树林北移项目,成功突破了我国较高纬度海域红树林的生态“逆境”,将红树林重要树种之一的桐花树引种向北推移了3.2个纬度,相关成果在多个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

红树林不仅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等功能,同时还能为海洋动物和鸟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迁徙越冬场所及各种食物,在海洋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被誉为“海岸带第一道防护林”。

据了解,红树林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红树林出现向两极分布的趋势,这也成为当前生态研究的热点之一。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联合厦门大学、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共同完成的海洋公益性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红树林移植及资源优化技术”,获2014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在沿海生态环境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项目组成员仇建标介绍说,近年来,在红树林生态恢复和引种技术方面,我国南部红树林区域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北部区域、特别是地处我国红树林引种最北端极限区域的浙江乐清湾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仍然是当前我国较高纬度海域红树林的生态“逆境”。“低温是红树林向南北延伸的主要限制因素,虽然浙江省红树林引种已有60年历史,但在浙江培育种植红树仍属于较高纬度的‘逆境’造林。红树植物的抗寒性研究和耐寒树种的筛选是红树林北移的技术关键。”仇建标说。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开展的红树林北移项目,通过对浙江红树林引种历史、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及进行引种试验、低温驯化、抗寒性研究等,筛选出较耐寒红树林北移品种秋茄、桐花树、黄槿、海檬果。其中,首次在乐清湾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内引进了桐花树,向北推移了3.2个纬度,现已成功越冬5年;首次在温州瓯江口(永兴)引进了黄槿和海檬果,也成功越冬5年;同时还建立了红树林北移引种基地。

目前,红树林北移项目成果已得到成功应用。其中,红树植物秋茄较高纬度栽培技术、红树植物桐花树较高纬度引种与栽培技术、“非胎生”红树植物的育苗技术3项成果已无偿转化,分别在浙南完成70亩红树林示范,在福建完成了100亩红树林湿地建设,在福建莆田、漳江口和浙江温州建立了红树林引种基地,在浙江乐清湾推广红树林造林1000余亩。同时,该项目形成的“红树林人工湿地—海水养殖循环新模式”已在浙江永兴水产种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进行了成功运用,该循环养殖新模式可减少养殖污水排放量90%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