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600位顶级专家齐聚青岛 探讨梳理近十年海洋气候研究成果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16-09-20 09:04

9月19日,“气候变率及其可预报性研究项目”(CLIVAR)2016年开放科学大会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开幕。本次CLIVAR开放科学大会距2004年第一届开放科学大会已有12年之久,也是我国首次举办世界最高水平的海洋与气候研究国际会议。本次会议汇集了来自中、美、英、法、德等全球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家单位的600多位海洋与气候领域专家学者,旨在为未来十年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奠定基准和方向。

1

记者了解到,CLIVAR是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的核心项目之一,项目办公室设在青岛。该项目以提高人类对海-气相互作用及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与预测能力为主要目的,并致力于促进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CLIVAR开放科学大会在青岛召开,也体现出近年来中国在全球海洋与气候研究领域地位的提升。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表示,实验室首次举办如此重大的国际学术会议,不仅代表了中国在海洋与气候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也展现出我国探索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增强国际交流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态度。

2

作为本次大会的举办地,青岛已聚集了大量的海洋与气候界专家、学者,并成为享誉中外的海洋科技名城。吴立新告诉记者,举办CLIVAR开放科学大会也是让全球来对青岛及海洋国家实验室的科技发展成果、软硬件综合实力等进行一次检验。相信这次会议将有利于推动青岛成为世界海洋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也将推动中国在相关领域进行科技创新和应用实践。

CLIVAR科学委员会联合主席德特勒夫·施塔默认为,CLIVAR开放科学大会的召开对于科学应对全球自然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成为引领未来十年世界气候研究的里程碑;与此同时,本次会议既是第二次CLIVAR开放科学大会,也是CLIVAR成立20周年的庆典。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科学委员会主席盖伊·布拉瑟尔则表示,CLIVAR一直聚焦当代最前沿科学,特别是揭示了海洋在气候系统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影响深远。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刘丛强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中国支持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主要机构,始终积极谋求与相关国际机构的合作,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冰川消融、生态系统改变等问题。而通过这次会议,相信可以促成相关重大科学成果的产出,为科学应对海洋与气候挑战提出新思路。

事实也正如专家们所说,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由于污染、气候变化、碳排放、人类活动等因素,海洋情况不容乐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越发需要一个健康的海洋环境。因此,CLIVAR开放科学大会的召开是一次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环境挑战、发展对地球及海洋系统观察、推进观察成果共享的重要活动。同时,CLIVAR组织在海洋与气候的全球交流工作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其致力于整合各界力量,促进国际协同创新,并引领青年科学家未来科研发展方向。

对于大会意义及未来展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本次大会,将极大地提升我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话语权并产生长远影响,促进我国海洋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人才培养,并提高青岛市作为国际化城市和中国海洋研究中心的知名度。未来,海洋国家实验室将借助全球力量打造开放式的全球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海洋国家实验室成为国际一流的海洋研究机构。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尹为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