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共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2.4亿元
今年以来,发改工作实现了多项新提升。资金争取新提升:上半年,共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2.4亿元。其中,争取“黄蓝”两区第一批建设项目16个,争取资金1.04亿元。第二批“黄蓝”两区建设项目预计争取资金1亿元以上。此外,还争取省重点建设项目6个,筛选确定市级重点建设项目50个。投资管理新提升: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8%,动态储备项目1000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金额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45.2%和49.1%。相关投资项目的科研报告批复顺利完成。医改工作新提升:基本医疗保障和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加快推进,三项医保人口覆盖率超过98%;基本药物制度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累计争取国家、省各种医改类资金4.8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60%。引资融资新提升:上半年,滨州市新增创业投资企业2家,总数达到12家。全市重点建设项目银企对接工作成效明显,6个省重点项目分别获得2—5亿元不等的金融贷款,50家市级重点项目争取贷款100.81亿元。香港招商、西洽会、渝洽会等招商活动累计签约项目金额近200亿元。创新平台新提升:九环石油机械山东省抽油杆实验室和创新金属山东省高强高韧铝合金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获得省级认定;西王集团国家认定技术中心项目通过国家初审及专家评审,有望年内获得国家认定;滨州市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程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分别达到3家、5家和13家。
上半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0.52亿元
今年上半年滨州市经济运行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总起来看,全市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夏粮实现了“十连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4%;服务业平缓发展,仅一季度就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50.46亿元。二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动力不断增强。投资、消费、进出口都取得较好成绩,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值分别完成551.9亿元、266.96亿元和32.61亿美元。三是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逐步向好。上半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0.52亿元,工业企业能耗持续下降,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不断增长。四是社会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了14.8%和19%
今年以来,滨州市采取了多项措施确保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一是坚定不移地发展经济。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0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2%,高于全省增幅0.5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742元、5709元,分别增长了14.8%和19%。二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上半年,全市实现新增城镇就业2725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3027人。三是建立了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继去年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以来,自今年3月1日起,滨州市又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全市最低月工资标准为:1100元、950元,比去年上调了15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到11元、10元,比去年上调了1.3元;建立了企业工资指导线的实施意见,保障企业职工工资实现普遍较快增加;推进企业普遍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高广大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四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012年,市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0%以上和75%左右;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以及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困难群体;扩大大病救助范围,将肺癌、Ⅰ型糖尿病、唇腭裂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610元/年提高到2300元/年。今后,滨州市还将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为目标,研究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保障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滨州市是省会城市圈中最早获准建设城际铁路的地级城市
当前,滨州市铁路建设工作正处于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和攻坚时期。目前,滨小铁路和滨港铁路一期已经建成,在建和拟建的铁路还有德大铁路、滨港铁路二期工程、黄大铁路、寿邹铁路、济南至滨州城际轨道等几条铁路。(一)德大铁路工程(德州——滨州——东营——大家洼,德龙烟铁路的一部分):工程于2010年7月在滨州市率先开工,截至去年底,建安工程完成土方量893万立方,占总量83.2%;桥涵工程完成15958米,占总量92.1%;建安投资完成13亿元,包括征地拆迁投资额在内,累计完成投资16.5亿元,占总投资32亿元的51.6 %。另外,经滨州市积极争取,铁道部已正式批复滨州站由原设计6000平方米提高至12000平方米,阳信站由原3000平方米提高至5000平方米,达到滨州市预期。整个工程计划于2014年6月底前通车运营。 (二)滨港铁路二期工程(沾化——滨州港):该工程于2010年1月获省发改委核准,2011年12月奠基。目前外业勘察设计工作已完成,计划三季度完成初步设计,年底前形成征地拆迁工作条件。(三)黄大铁路(黄骅——大家洼):目前已完成了初步设计审查和施工图设计,围绕线路走向、站场设置、联络线接入、与地方设施的交互跨越和满足煤炭需求量等事项。因项目法人拟将铁路功能升级,由先前确定的单一货运方案升级为客货两运功能方案,今年4月份在东营开展了项目重新评估工作,有望今年底前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并开工建设。(四)寿邹铁路(寿光——邹平):项目去年已经省发改委核准,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招标工作等均已完成。(五)济南至滨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列入国家“十二五”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计划,滨州市由此也成为省会城市圈中最早获准建设城际铁路的地级城市。目前项目正在开展前期调研工作。
8月13日下午,市发改委主任杨光军做客“中国滨州”在线访谈,就滨州市发展与改革工作与网友进行网上交流,广泛听取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