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推进"蓝区"建设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12-07-10 00:00
8月10日,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召开,贯彻落实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研究部署海洋资源管理和现代渔业发展工作,努力推动全市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市领导王培廷、孙述涛、马世和、董天祥、张剑、赵熙殿、徐东升、董进友、王学文、刘祖礼、姜岱敏等出席会议。王培廷主持会议并讲话,孙述涛讲话,赵熙殿宣读表彰决定。
王培廷指出,海洋渔业作为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作为海洋经济的基础产业,作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在威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将海洋资源切实保护好,有序开发利用好,优势充分发挥好。要加快由一般养殖向精品养殖转变,由近海捕捞向远洋捕捞转变,由普通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竭泽而渔式的利用资源向放流增值保护资源转变,尽快实现由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跨越。王培廷要求,把科技兴海作为第一动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大海洋科技经费投入,促进海产品上档升级、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要持之以恒抓好海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把质量标准覆盖到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切实保护和打响“威海刺参”等海产品品牌。广大涉海企业要学法守法、依法经营,严格按标准、按规定生产,坚决杜绝违规违法行为。
孙述涛在充分肯定了我市海洋渔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后指出,当前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转型变动期,各级各部门要认清形势、把握趋势,以改革创新的思维,把海洋产业纳入蓝色经济区发展框架中去谋划、去推进。要强化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渔业种苗、海水养殖、远洋捕捞、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和海岛经济,着力构建现代海洋渔业产业体系。要强化产业化经营,加快培植一批渔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综合性交易平台,建设一批渔业示范园区,建立一批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海洋渔业整体质量效益。要强化品牌营销,充分发挥品牌吸纳、聚集、组合优质资源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威海海产品的影响力。要强化对外开放合作,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切实增强海洋渔业发展活力。要强化综合管理,严格落实海洋功能区划,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进一步加强海岸带管理和海洋生态保护,着力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和海洋应急处置工作,全面提升海洋生态安全水平。孙述涛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政策创新,发扬敢想敢试,敢闯敢干的精神,积极探索海洋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要加强战略规划衔接,策划、包装、生成一批重大项目,打造新的海洋经济增长点。要建立健全海陆统筹、协作联动的海洋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才、资金、产品、技术、信息等生产力要素向海洋产业集聚,为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会上,授予14个单位“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5家企业“威海市远洋渔业先进企业”称号,12家企业“威海市海珍品健康养殖先进企业”称号,7家企业“威海市海产品精深加工先进企业”称号,表彰了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先进个人。
全力向海洋经济强市进发
———写在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召开之际
浩瀚大海,蓝潮澎湃。昨天,我市召开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同步下发《关于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会议的召开和意见的出台对于我市进一步深入挖掘海洋资源优势,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加快蓝色经济板块崛起,实现海洋经济强市的梦想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向海洋要发展,向海洋要未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规划的提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正是这一全球视野下的科学谋划。怀揣“蓝色”梦想,拥有得天独厚资源和产业优势的威海也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当前,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领域、产业层次和开发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海洋资源开发进入新阶段,海洋产业发展迈入新台阶,海洋领域竞争进入新周期,要实现海洋经济强市的梦想,必须科学把握这些新趋势、新特点、新变化,解放思想,创新举措,推动我市由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迈进。
要以构建现代海洋渔业的视野加快结构调整。作为我市的传统基础产业,海洋渔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要不断提升养殖业层次和质量,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增强海洋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高附加值。在提升传统渔业产业素质的同时,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海岛经济等,构建现代海洋渔业产业体系。
要以增强海洋渔业活力为目的加快科技创新。把科技兴海作为第一动力,加大海洋科技研发投入,加快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加大渔业技术普及推广,加快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引进,推动海洋渔业产品开发上档升级,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要站在扩大海洋渔业影响力的高度加快品牌建设。品牌意味着市场话语权,意味着市场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在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品牌建设是把产业规模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不二法宝。要加快海洋渔业优势特色产品的品牌认定,加快品牌推广,狠抓质量监管,打造区域核心品牌,形成区域品牌整体竞争力,提升海产品的信誉和价值。
要以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加快生态建设。发展海洋渔业和海洋经济,坚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牢固树立“海洋国土”意识,科学规划,集约开发,合理用海,有序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蓝色经济与绿色家园互促双赢。
让我们怀着蓝色梦想,奏响更加恢宏的蓝色乐章。
王培廷指出,海洋渔业作为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作为海洋经济的基础产业,作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在威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将海洋资源切实保护好,有序开发利用好,优势充分发挥好。要加快由一般养殖向精品养殖转变,由近海捕捞向远洋捕捞转变,由普通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竭泽而渔式的利用资源向放流增值保护资源转变,尽快实现由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跨越。王培廷要求,把科技兴海作为第一动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大海洋科技经费投入,促进海产品上档升级、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要持之以恒抓好海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把质量标准覆盖到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切实保护和打响“威海刺参”等海产品品牌。广大涉海企业要学法守法、依法经营,严格按标准、按规定生产,坚决杜绝违规违法行为。
孙述涛在充分肯定了我市海洋渔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后指出,当前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转型变动期,各级各部门要认清形势、把握趋势,以改革创新的思维,把海洋产业纳入蓝色经济区发展框架中去谋划、去推进。要强化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渔业种苗、海水养殖、远洋捕捞、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和海岛经济,着力构建现代海洋渔业产业体系。要强化产业化经营,加快培植一批渔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综合性交易平台,建设一批渔业示范园区,建立一批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海洋渔业整体质量效益。要强化品牌营销,充分发挥品牌吸纳、聚集、组合优质资源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威海海产品的影响力。要强化对外开放合作,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切实增强海洋渔业发展活力。要强化综合管理,严格落实海洋功能区划,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进一步加强海岸带管理和海洋生态保护,着力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和海洋应急处置工作,全面提升海洋生态安全水平。孙述涛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政策创新,发扬敢想敢试,敢闯敢干的精神,积极探索海洋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要加强战略规划衔接,策划、包装、生成一批重大项目,打造新的海洋经济增长点。要建立健全海陆统筹、协作联动的海洋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才、资金、产品、技术、信息等生产力要素向海洋产业集聚,为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会上,授予14个单位“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5家企业“威海市远洋渔业先进企业”称号,12家企业“威海市海珍品健康养殖先进企业”称号,7家企业“威海市海产品精深加工先进企业”称号,表彰了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先进个人。
全力向海洋经济强市进发
———写在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召开之际
浩瀚大海,蓝潮澎湃。昨天,我市召开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同步下发《关于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会议的召开和意见的出台对于我市进一步深入挖掘海洋资源优势,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加快蓝色经济板块崛起,实现海洋经济强市的梦想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向海洋要发展,向海洋要未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规划的提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正是这一全球视野下的科学谋划。怀揣“蓝色”梦想,拥有得天独厚资源和产业优势的威海也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当前,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领域、产业层次和开发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海洋资源开发进入新阶段,海洋产业发展迈入新台阶,海洋领域竞争进入新周期,要实现海洋经济强市的梦想,必须科学把握这些新趋势、新特点、新变化,解放思想,创新举措,推动我市由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迈进。
要以构建现代海洋渔业的视野加快结构调整。作为我市的传统基础产业,海洋渔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要不断提升养殖业层次和质量,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增强海洋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高附加值。在提升传统渔业产业素质的同时,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海岛经济等,构建现代海洋渔业产业体系。
要以增强海洋渔业活力为目的加快科技创新。把科技兴海作为第一动力,加大海洋科技研发投入,加快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加大渔业技术普及推广,加快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引进,推动海洋渔业产品开发上档升级,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要站在扩大海洋渔业影响力的高度加快品牌建设。品牌意味着市场话语权,意味着市场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在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品牌建设是把产业规模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不二法宝。要加快海洋渔业优势特色产品的品牌认定,加快品牌推广,狠抓质量监管,打造区域核心品牌,形成区域品牌整体竞争力,提升海产品的信誉和价值。
要以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加快生态建设。发展海洋渔业和海洋经济,坚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牢固树立“海洋国土”意识,科学规划,集约开发,合理用海,有序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蓝色经济与绿色家园互促双赢。
让我们怀着蓝色梦想,奏响更加恢宏的蓝色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