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青岛琅琊台集团:玩大“微生物”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18-04-03 09:31

“琅琊台酒,清凉不上头。”提到琅琊台集团,不少人会回忆起琅琊台白酒在上世纪末时的这句经典广告语。这家成立于1958年的企业,在很多人印象中一直是青岛本地一家生产白酒的企业。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今的琅琊台集团在青岛的生物产业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夺得”了青岛的首个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琅琊台集团在微生物发酵领域内的技术和产业化能力得到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认可,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建立了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微生物发酵技术为主线,企业不断在生物领域开疆拓土。如今,其生物产业规模已占集团的“半壁江山”,盈利能力更是远远超过酒类产业。

在全省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中,琅琊台集团向人们展示了一家60年的青岛老牌企业从传统产业中培育新动能的转型逻辑。

跨界培育出“单项冠军”

记者来到琅琊台集团时,集团的一些员工正忙着接待一家美国企业代表团。集团战略规划部负责人徐建春告诉记者,集团要跟这个代表团就共同开发新型缓释肥料进行谈判,如果顺利,项目将于今年内启动。

徐建春谈到的新型肥料,是集团生物板块中衣康酸产品的一种下游产品,一种功效显著、附加值高的肥料。目前,国内这一市场基本属于空白,产品若成功实现产业化,未来可取代传统肥料,成为集团公司的一个全新增长点。

在衣康酸领域的深耕,令琅琊台集团敢于在这个领域内“为人先”。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之一,衣康酸的大规模生产一直是个技术难题。琅琊台集团通过发酵菌种和生产工艺的创新,形成了年产衣康酸两万吨的产业规模,是目前全球技术领先且规模最大的衣康酸系列产品生产研发基地,并开发了多种填补国内空白的衣康酸衍生物,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藉此,琅琊台集团旗下生产衣康酸及其衍生物的科海生物有限公司在2016年就被评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代表着行业的国际领先水平。

涉足衣康酸生产领域是琅琊台集团由白酒产业跨入生物产业的开始。为了应对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山东白酒集体遭遇的危机,琅琊台集团毅然决定转型。而近年来,白酒市场形势的进一步变化,更加坚定了琅琊台集团在生物领域进一步扩展的决心。徐建春说:“白酒行业的发展进入一段时间的冰冻期,人们的白酒消费习惯也由过去的以量为主变为如今的以精为主,白酒虽然可以保持稳定增长,但却较难短时间内实现爆发式发展。生物产业则不同,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景巨大。”

一步一个台阶,深耕微生物发酵领域

如今,琅琊台集团的生物板块已涉及有机酸、功能性低聚糖醇、海洋生物制品、健康产业等领域。集团各种生物产品已达十余种,其中很多产品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销量居国内首位。

徐建春告诉记者,多年来的白酒生产经验令企业在微生物发酵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企业在业务扩张时会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选择相关领域。同时,企业根据自己的布局思路,订立了筛选标准。“两个主要标准是,一要选发展潜力大的新兴产业,二要选附加值高、有技术含量、动能强劲的产业。”徐建春说。

从最初的衣康酸,到异麦芽酮糖、DHA、小球藻粉、壳聚糖酶制剂,再到小球藻片、添加小球藻的食品等健康产品,琅琊台集团一直在遵循着这样的发展逻辑——从生物产业到海洋生物产业再到大健康产业。集团海洋微藻研究所所长夏修峦所长告诉记者:“以小球藻产品为例,从中间原料的小球藻粉,到终端的小球藻片,附加值将提高20多倍。”同时,集团还将推进叶酸生产等产业化项目。

从生产企业向研发企业转型

有潜力的产业散发出的商机,会被越来越多企业捕捉到。在琅琊台集团涉足的某些领域,市场追赶者越来越多,这迫使企业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这种愈加复杂的市场情况。

“在集团较早进入的衣康酸和葡萄糖酸钠领域,这种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徐建春说。琅琊台集团正尝试从一家传统的产品生产企业转向一家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研发型企业。从最初的白酒企业到如今的生物高技术企业,集团对创新的认知不断深入,为企业能够取得持续的技术创新培育了丰厚的土壤。

夏修峦说:“每推出一个附加值更高的新品种,对企业的技术储备、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等各方面都会有一个更高的要求。目前,企业有科技人员300多人,其中,创新研究人员达170多人,设立了白酒研究所、果酒研究所、科海生物研究所、海洋微藻研究所等四个不同领域的研究所。集团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建设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6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8项、国家产业振兴计划项目6项。(孙 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