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两家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挂牌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12-07-10 00:00
    6月16日,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浙江舟山举行。浙江海洋学院、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小学分别被授予“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称号。这也是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建设工作以来授予的第一个大学教育基地和第一个小学教育基地。加上此前被授予这一称号的青岛市39中学,标志着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试点工作已覆盖大学、中学、小学3个教育阶段。

    17日上午,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盖广生、副主任李航一行先后赴两家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基地进行工作考察。在浙江海洋学院,基地负责人介绍了学院开展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工作的情况。长期以来,浙江海洋学院始终坚持以“海”为特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海洋意识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海洋科普展览、海洋观讲座、海洋形势与政策教育、出版海洋教材、海洋科技立项、海洋社会实践、打造海洋校园文化、创作海洋文艺作品、开展参与面向社会的海洋知识宣传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和公众的海洋意识,大力弘扬海洋文化和海洋精神。2009年,“蓝色海洋文化”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2010年,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荣获浙江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座谈会上,盖广生一行与校方深入交流,并对基地挂牌后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方面希望基地今后加强海洋美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建设,创新发展海洋艺术教育;另一方面要尽快开展全国海洋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调研和队伍组建,调动更多的公众和社会力量关注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更好地发展海洋事业。

    在沈家门小学,校方重点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海洋教育模式,以及依海启智、凭海冶情、借海砺志,依托海洋教育平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独特视角和可喜成效。

    据悉,为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普及海洋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现代海洋观念,加强海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海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我国作为海洋大国,提高和强化国民的海洋意识是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增强全民海洋意识的工作,国家领导人多次就增强海洋意识作出重要批示。此次两家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的建立,就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批示精神,把海洋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落到实处的具体行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