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中了解到,《海岸线调查技术规范》山东省地方标准已于2019年5月29日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标准的制定实施将为摸清山东省海岸线“家底”,统筹开展海岸线资源利用与保护、提高海岸线有效管控的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郭大雷介绍,海洋标准是国家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是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和引领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支撑。去年以来,山东省以获批建设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为契机,全面启动实施海洋强省标准创新工程,推动建立覆盖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综合管理的标准体系,着力培育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积聚培育海洋新动能,建设海洋强省提供标准支撑。
海岸线具有独特的地理、形态和动态特征,是描述海陆分界的最重要的地理要素。海岸线作为海陆分界线,既是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海洋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来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充分掌握海岸线变化和开发利用情况,保障海岸线范围清晰,确保岸线基础数据准确,是保护、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一项重大基础性工作。
当前,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开发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山东省海岸线和海岛岸线的类型和位置都发生了变化,目前沿用的海岸线基础数据不同程度出现与实际不符的问题。实际工作中,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对海岸线位置的界定,执行的标准不统一,对海岸线监管工作带来困难。
目前,在海岸线调查测量领域尚无国家标准。为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部署,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根据国家关于海岸线保护与管理的要求,率先从海岸线修测调查工作入手,提出制定山东省地方标准,明确海岸线的具体位置、类型及保护类别,为获取准确、翔实的海岸线数据提供标准规范。海岸线调查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作为山东省海洋标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标准,也为海洋领域其他标准的制定实施奠定基础。
根据国家2007年发布的《海岸线修测技术规程》,山东省开展了海岸线修测工作,并于2008年对外公布山东省大陆海岸线,全长3345.17千米。2017年5月,根据国家海洋局《全国海岸线调查统计工作方案》,山东省开展了海岸线调查统计工作,初步掌握了全省海岸线的开发情况,为制定完善山东省海岸线调查技术标准积累了基础数据。
郭大雷说,《海岸线调查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涵盖海岸线分类体系、调查内容、技术方法、成果和统计分析等,具体分为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海岸线分类界定、海岸线调查、调查成果等6个章节。标准给出了海岸线、自然岸线、人工岸线、自然岸线保有率等基本术语定义,明确了海岸线界定基本规则和界定方案,建立了科学适用的海岸线分类体系。同时标准对海岸线调查成果的规范表达提出统一要求。(刘自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