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红岛蛤蜊 越“挖”干劲越足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19-07-31 10:12

胶州湾蛤蜊是国家农业部准予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是青岛市第一个水产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岛作为胶州湾蛤蜊主产地之一,蛤蜊更是红岛一“宝”,对于红岛的居民来说,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散落在红岛大地上的璀璨“珍珠”。近年来,红岛经济区鼓励农户、企业发展近海养殖和深加工,大力提升蛤蜊休闲旅游服务水平,小小的蛤蜊从最开始的2000亩养殖区到如今创造出数十亿元的产值,走上产业化、品牌化发展道路。

养殖业

日产50万斤围堵渔船拿货靠抢

轰鸣声、海浪声、吵嚷声,红岛渔港的清晨总是热闹非凡,一兜又一兜蛤蜊被运送上岸,装卸蛤蜊的吊车忙碌不停,渔民、商贩进进出出运送蛤蜊,现场一片繁忙,这是每年4月到10月份渔港上最常见到的景象。

记者在红岛渔港看到,七八个商贩围堵在刚刚回港的渔船附近等待蛤蜊上岸,吊车将渔船上一兜又一兜的蛤蜊在海里反复冲洗后吊上码头,有的则直接倒在码头上停靠的货车里,工人们用铁锨将蛤蜊放到自制的蛤蜊分拣机器上进行大小分拣,商贩们则在旁边或用盆或用袋子进行分装,这个过程商贩们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个不小心,到手的货就要被别人抢走了。

“我们每天凌晨三点钟赶往养殖区,捕捞完后大约在上午七八点钟回到码头,今天捕得不多只有8000斤左右,多的时候一上午20000斤左右。 ”养殖户赵宇昌一边盯着吊车上连接网兜的秤,将数字记录下来,一边对记者说。

“这个码头一天能产出30多万斤,我一直从这里拿货,主要去城阳那边卖,少的时候一天拿1000斤货,多的时候一天能拿4000斤,红岛蛤蜊沙少肉鲜,在市场上格外好卖。”一旁,已经装好货的批发商王正伟今天抢到了1000斤蛤蜊,开心地笑了。

“目前红岛街道共有水产养殖户157家,日产量约50万斤,水产养殖年产值近4000万元。 ”红岛街道经济贸易办公室工作人员刘萌萌告诉记者,红岛街道的蛤蜊养殖可以追溯到1986年,自1998年以后养殖户开始多起来,以西大洋社区为例,社区4274位居民中约有近1000人从事蛤蜊养殖产业。以养殖、捕捞、销售为一体的蛤蜊养殖产业链已初具规模。

深加工

十个人五小时扒一万斤蛤蜊肉

在青岛兴丰水产有限公司,蛤蜊自动去皮机在轰鸣声中有序地工作,扒好的蛤蜊肉在清洗机里随着水流上下翻滚,这家水产公司一天的加工量约为1万斤。在红岛街道这样红红火火的加工场景可不止一家。

20世纪90年代,随着红岛蛤蜊养殖行业的发展,蛤蜊的产量逐年增长,市场交易量也日渐提升,同时外地蛤蜊大量进入市场,只靠现货销售已远远跟不上产量的增长,于是蛤蜊深加工产业开始蓬勃发展。

一些渔民和养殖户开始对蛤蜊进行简单的加工。“那时候日本在红岛做了几家代工厂,我们的加工技术多数都是那时候跟着他们学的。 ”青岛兴丰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峰高告诉记者,蛤蜊经过加工以后效益要比捕捞活蛤蜊高出3—5倍,因此越来越多的渔民开始进入到蛤蜊加工行业从事较为简单的蛤蜊加工,红岛蛤蜊加工企业和作坊曾一度达到30多家。

然而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市场对蛤蜊的加工技术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蛤蜊的加工品种日趋丰富,加工深度也在不断延伸,一些小的蛤蜊加工企业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逐渐退出。 “加上街道拆迁的原因,现在红岛的蛤蜊深加工企业大约只剩七八家了,都是相对规模较大、品类较多、加工技术较为先进的企业。 ”刘峰高介绍说,目前蛤蜊的生产加工企业多采用机器加工,加工速度更快、质量更高、用人更少,“以前扒一万斤蛤蜊肉需要60个人扒5个小时,现在有了机器的帮助,同样的时间只需要10个人就够了。 ”

机器的加入加快了蛤蜊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不仅让红岛蛤蜊打破了存放的瓶颈,发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更拉动了红岛蛤蜊产量、品质和产值的提升。据了解,2018年红岛的水产加工企业年营业收入达6.63亿元。“近几年我们公司开始从网上销售,销量比之前提高了一倍,下一步我们还打算建立自己的网站,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红岛蛤蜊。 ”刘峰高表示。

旅游业

6天12.5万人出动来红岛挖蛤蜊

随着红岛蛤蜊知名度的不断攀升,红岛蛤蜊产业链不断延伸。自2004年起,红岛街道开始举办蛤蜊节,通过节会探索蛤蜊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15年以来蛤蜊节已经成为岛城人民最喜爱的旅游节会之一。带动了餐饮、包装、电商等蛤蜊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增强了红岛蛤蜊的知名度,形成了集蛤蜊捕捞、养殖、加工 、休闲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蛤蜊产业链条。

“今年举行的第十六届青岛红岛蛤蜊节一共6天,五大景区共接待游客12.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167万元。和去年蛤蜊节相比,分别增长了56.6%和54%,实现旅游人数和收入的新突破。 ”红岛街道经贸办负责人王健说,近年来红岛街道不断加大旅游投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环境,优化交通网络,同时加大对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业的监管力度,规范经营秩序,提升服务质量,街道旅游软硬条件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挖红岛旅游潜力,以蛤蜊为媒结合红岛地区本土特色旅游节庆活动,与现有景区联合经营、抱团发展,不断扩大红岛经济区旅游业的影响力,让红岛蛤蜊走向全国,让红岛名声在外。 ”王健说。

从养殖业、深加工产业到休闲旅游业,红岛蛤蜊产业链不断延长。既让当地渔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也让更多的延伸产业加入其中。捕捞、餐饮、物流、电商……红岛经济区乘着改革的东风,把红岛“小”蛤蜊从青岛市“水产状元”做成国内知名的农产品品牌,接下来,红岛经济区将沿着这条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新路子继续大踏步前行,让“小”蛤蜊登上更大的舞台。

(马丙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