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李光全:海洋经济发展的六条路径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0-12-01 19:54

全国18个自贸试验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其中山东自贸试验区的一个独特使命就是发展海洋经济。而从同比增长数字上看,山东虽然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向好,但由于其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此外,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现代物流、海洋仲裁等现代涉海服务业规模也都较小,海洋科研教育潜能未得到充分释放,海洋发展的产业配套能力较弱、同质化竞争等,给山东打赢“海洋产业转型跨越”提出了新挑战。

而山东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有利于共建“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总体布局。在实施过程中,山东自贸试验区要对照国家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要求,加快推进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发展海洋经济,着力将山东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海洋经济引领区。着眼于发挥自身海洋资源优势,推动自贸试验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面向未来,亟须明确海洋产业攻势的主阵地和关键点。

一是要特:发起港口产业攻势。借力山东港口集团落地青岛的机遇,实施青岛港蝶变升级新行动,在市北区打造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核心区,在西海岸新区着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加快落实全省港口资源整合部署和港口集团总部产园区建设,把港口作为陆海统筹、走向世界的重要支点,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建设港航贸易、交易、金融以及其他功能性平台,提高港口国际中转能力和辐射带动力,推动陆海联动、港产城融合,着眼于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目标,努力打造智慧高效、绿色高端的国际化强港。

发展现代仓储物流、商品交易、航运代理、金融保险、船舶管理、海事仲裁、电商服务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拓展国际中转集拼、集装箱捎带等业务,发展集装箱干线运输,提升集装箱中转业务比重。引进培育第三方港口物流综合供应商,提升港口综合物流服务水平。要着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与港口服务、监管深度融合,实施大型港口设施“油改电”工程和污染物处置设施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绿色港口。

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海运企业、航运服务企业落户青岛,争取马士基码头、中海船务代理、中国外轮理货在我市设立区域性总部或功能性总部。培育国际化大型海运企业和码头运营商,打造世界一流航运品牌。山东自贸实验区青岛片区要主动发挥好面积最大、位置最重要、试点任务最集中的责任和使命,坚守自身国际航运枢纽、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探索重点,重点发展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产业。同时要与原先已经获批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位于国家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青岛蓝谷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青岛国际院士港、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形成有效互动,进一步放大青岛片区的效应。

二是要专:打赢海洋教育科研产业攻势。要实施功能区全力突破蓝谷行动,打造中国海洋高端创新和面向全球竞争的关键地。青岛蓝谷要以青岛海洋强市的核心、山东海洋强省的关键、国家海洋强国的引擎为目标,尽快推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正式入列,加快推进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天津大学青岛研究院、国家深潜基地创新发展,引导高端研究院向研究院、研究生院和校区的融入进行升级转型。将北航青岛科教城的建设纳入青岛市层面全力推进,对标北航与杭州合作中法航空大学的推进速度,确保已引进的优质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将北航项目的推进打造成青岛对标先进城市的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已落户蓝谷的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在蓝谷力争实现中俄国际合作大学创办零的突破,最终创建成为中俄工科大学城、科研城。

建议青岛市参照红岛经济区模式,实现蓝谷真正意义上的市直管理,同时将田横镇、田横旅游度假区交由青岛蓝谷代管,打通鳌山湾与丁字湾,形成烟青合作发展的示范区。同时,立足全市层面,统筹推进涉高端创新资源进一步向蓝谷集聚,争取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国家海洋人才改革示范区、青岛全球海洋经济中心城市的创新中枢。此外,推动青岛市的高校共建资金更多向青岛市产业关键所需学科的共建倾斜,从共建高校更多走向共建学科、共育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同时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也要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定向引才、育才,打造新型的海洋应用人才集群。

三是要高:以高端装备为重点发展海洋船舶与设备制造业。对标烟台市中集来福士大国重器的建设,在蓝谷加大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尤其推进号称中国深潜“三龙”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龙二号”无人有缆潜水器、“潜龙一号”无人无缆潜水器不断研发升级和产业化,加快“深龙”(深海钻探)、“鲲龙”(深海开发)、“云龙”(深海数据云计算)和“龙宫”(深海空间站)的支撑保障条件研究论证,全力打造“六龙一宫”深海探测网络体系,为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全面、持续勘探海洋奠定基础。

此外,重点发展大型海洋工程装备、高端船舶装备、深海空间站关键装备、可燃冰开发装备、深海油气勘探开采装备、智能化深远海养殖装备、大功率船用发动机、海洋新能源装备及海洋精密仪器仪表等海洋工程装备,提高地方企业配套率。着力打造青岛海工国际产业园、交通部智慧航海研发暨产业化基地、胶州中集冷链高新产业园、青岛西海岸船舶海工基地、崂山康普顿蓝色动力产业园、即墨女岛船舶及配件产业集聚区、胶北现代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园、城阳海工装备产业园、莱西奥海船舶配件产业园等园区建设。

四是要准:科学选择、超前布局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开发抗病毒、降血糖、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绿色、安全、高效的海洋创新药物及海洋生物新材料、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制品等。依托青岛国家海洋基因库,打造全球最大的海洋综合性样本、资源和数据中心,建设海洋生物医药资源库。支持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建成国内一流的海洋生物医药创新研制平台。加快推进崂山生物医药谷、即墨修正泰和海洋生物医药及保健品产业园、青岛西海岸海洋生物产业园、崂山生物医药产业园、青岛高新区青岛蓝色生物医药科技园发展。

五是要新:以新材料为重点发展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围绕军民融合、高端装备、医养健康等市场需求,重点发展海洋防腐防污材料、生物质纤维材料、工程用高端金属材料和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开发特种海洋防腐涂料系列、海藻纤维和甲壳素纤维系列、钛金属合金和特种钢系列、高性能树脂和橡胶系列、石墨烯及3D打印材料系列产品,超前布局开发海洋矿物、生物新材料,实施海洋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加快发展海洋石油加工产品、电力与通讯器材、工程建筑材料、功能性海洋肥料饲料等涉海产品制造业。积极推进青岛蓝谷涉海新材料研发、青岛西海岸国家海洋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崂山海洋生物产业园、莱西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形成以重点企业为龙头、中小微企业全面发展的产业体系。积极引进美国嘉吉、荷兰泰高、杜邦化工等国际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发展海洋新材料,加快形成产业集群。

六是要精:以精品旅游为重点发展滨海旅游业。着力实施精品旅游战略,实现沿海一线向全域延伸、多点支撑转变;由旅游单一业态向多业态深度融合转变;由传统观光为主向休闲度假、医养健康产业为主转变。发展多元化旅游业态,重点突出滨海度假旅游、海洋休闲旅游、品质乡村旅游、融合创新旅游、服务输出旅游等五大发展方向,开发海上观光、休闲垂钓、海岛度假、渔村文化等新型旅游体验产品。加强与省内品牌旅游目的地合作,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旅游智慧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邮轮经济,着力发展科技游、体验游,优化全域旅游空间格局、特色旅游组团、旅游营销体系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全域发展。

(作者:李光全,现任职于青岛市委党校,系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专委会秘书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