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产学研合作对接平台,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联合驻青涉海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将陆续发布系列海洋领域科技成果,欢迎有需求的单位联系对接洽谈。
附件:
1.海洋材料
①发布编号:LGCG2019030
成果名称:基于海藻生物多糖的高性能能量储存与转换材料制备
技术领域:材料科学
应用方向:电化学能量储存与转换
完成单位:青岛大学
完 成 人:夏延致、杨东江、李道浩、孙 瑾、邹译慧
获奖情况:拟授青岛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成果介绍:
该成果利用海洋生物多糖的特殊结构(海藻酸盐的“蛋盒”结构和卡拉胶的“双螺旋”结构),实现了能量存储与转化材料可控合成制备,成功制备了具有形貌结构可控的过渡金属氧(氮/硫)化物/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晶体结构的过渡含锂氧化物以及多级孔碳材料,揭示了具有特殊微纳结构和优异晶体结构的过渡金属氧(硫)化物在锂/钠离子电池储锂/钠的作用机理,发现了具有多级孔结构的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储能机制,并成功将上述材料应用于新型锂/钠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和燃料电池中,为新型储能材料和电催化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且将海洋生物基材料的应用扩展至高性能储能与催化材料领域,开辟了一种绿色的途径生产能量储存与转换材料,为开发未来高性能、多功能纳米材料在能量储存与转换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发表论文及获得专利情况:
该成果发表相关SCI收录学术论文25篇(影响因子7 以上12 篇),申请国内专利50 余项,其中获授权相关专利25项。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②发布编号:HYCG2019066
成果名称:海洋耐磨蚀材料技术
技术领域:海洋材料
所处阶段:待产业化阶段
来源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成果介绍:
该成果依托青岛海洋耐磨蚀材料重点实验室,针对海洋平台、海工装备及水下机器人在海洋环境下易磨损、腐蚀的问题,通过离子熔射智能化制备设备与工艺、高通量制备与检测技术,开发出了金属间化合物、高熵合金等与陶瓷复合的环保型耐磨、抗冲击、耐腐蚀无机涂层材料,能够满足海洋工程材料在苛刻工况下的使役要求,延长关键部件使用寿命与可靠性。
应用预期分析:
该成果拟通过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入股、创业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转化。我国每年由于腐蚀造成的损失约为GDP的5%,在海洋环境中服役船舶与平台的腐蚀问题尤为严重,成果的推广应用对于保障海洋工程和船舶的安全与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③发布编号:HYCG2019067
成果名称:海洋工程环保长效防腐涂层材料
技术领域:海洋材料
所处阶段:待产业化阶段
来源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成果介绍:
该成果针对海洋工程装备在恶劣海洋环境下长期带水带锈施工的防腐蚀需要,研发出兼具环保性与经济性的防腐涂层材料,实现了防腐涂料的厚涂化和高性能,使涂层的耐盐雾性达4000小时,耐湿热性达2000小时,其安全防护使用期限达25年以上,能够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装置、港口码头机械等设备在海洋浪溅区及海水全浸区的腐蚀防护。
应用预期分析:
该成果拟通过技术通过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或技术入股等方式转化,目前拥有授权发明专利5项。按1000吨生产线计算,设备投资为200万元,制造总成本约为2.2万元/吨,销售价按3.6万元/吨计算,可取得1400万元的经济效益。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④发布编号:HYCG2019068
成果名称:固体浮力材料制备技术
技术领域:海洋材料
所处阶段:小试、中试阶段
来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成果介绍:
该成果可以提高空心玻璃微珠的含量,且可在无压力、无模具条件下固化,对于异形浮体可一次成型无需加工,解决了微珠含量、应力及模具等问题,提高了固体浮力材料性能和生产效率,降低了模具、人工等成本,减小了劳动强度。小批量实验所得浮力材料的综合性能(密度、耐压强度、吸水率等)已达到蛟龙号所用美国产品之水平,且可一次成型。
应用预期分析:
该成果拟通过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入股等方式转化,目前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产量保守估计为20m3/年,原料、人工等成本总计约10万元/ m3,目前售价约为20~30万元/ m3。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2.海洋工程
发布编号:LGCG2019016/HYCG2019002
成果名称:深海海底管线卷管式铺设关键技术
技术领域:海洋工程
应用方向:海底管道
完成单位:天津大学
成果介绍:
海底管道是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须采用深水铺管作业船及船载铺管设备进行安装,目前国内现有工程设计能力、设备状况和作业能力等都不能满足我国开发深海油气资源的战略发展要求,因此对深水海底管道铺设技术的研究非常必要。
卷管式铺管法首先在陆地上焊接管段,然后通过管道矫直器将管线造弯,并卷绕在专用滚筒上,装到铺管船上运至安装海域进行管道铺设,其效率高、费用低、可连续铺设且作业风险小,可以用于深海及浅海。该项目针对深海油气输送管道“卷管式”铺设,开发了整管弯曲装置,实现多次反复弯曲,模拟管道卷管式铺管过程所经历的循环塑性变形,确定了管道的能承受的临界曲率半径,建立管道抵抗反复弯曲大变形能力的测试方法,形成弯管试验技术,建立了基于应变的焊接管道工程临界评估(ECA)技术。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卷管最大管径为457.2mm
最大作业水深可达1800m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