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产学研合作对接平台,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联合驻青涉海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将陆续发布系列海洋领域科技成果,欢迎有需求的单位联系对接洽谈。
附件:
1.船舶装备
①发布编号:HYCG2019046
成果名称:船用大容量感应推进电动机
技术领域:船舶设备
所处阶段:小试、中试阶段
来源单位:青岛大学
成果介绍:
大容量低转速推进电动机是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系统中最主要的电能使用设备。受船舶利用空间狭小的限制,高转矩密度和高可靠性能是推进电动机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感应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可靠安全等固有优点,变频器供电模式又克服其起动转矩小、调速性能差等内在缺陷,因而成为船舶推进电动机的首选。与其他类型大容量推进电动机相比,感应电动机维护方便、制造成本低,在商业上也具优势。
应用预期分析:
该项目拟通过合作研发方式转化。全电力运输船舶将日常供电和推进供电组合为综合电力系统,可克服目前机械推进系统运行效率低、振动噪声大、控制性能差等不足,是船舶动力平台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②发布编号:HYCG2019047
成果名称:船舶自动操舵仪
技术领域:船舶设备
所处阶段:小试、中试阶段
来源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成果介绍:
船舶自动驾驶系统是根据预先设定指令信息自动控制船舶按照预定航向、预定航线和预定航路航行的自动控制系统。系统包括船舶自动驾驶仪、航向传感器(电罗经)、位置传感器(GPS、北斗等)、航速传感器(计程仪)、激光测距仪、避碰雷达、舵机等设备。具备航向控制功能、航线控制功能、航路控制功能、自动避障功能。
应用预期分析:
该成果可通过技术入股方式转化。目前国内自动舵市场主要为国外品牌所占据,价格相对较高,近海作业渔船等小型船舶目前主要采用随动舵,通过产业化推广降低产品价格,面向近海渔船等小型船舶开拓市场,预期每年将有1000套左右市场份额,产值近40000万元。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③发布编号:HYCG2019048
成果名称:面向船舶与钢制表面的除锈与喷漆机器人
技术领域:船舶装备
所处阶段:小试、中试阶段
来源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成果介绍:
该成果研究以带有CAN接口的高性能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系统主要由钢制壁面爬行机器人、工控计算机、无线网络通讯模块、高压水除锈和喷漆作业臂模块等组成。爬行机器人能够携带超声波数字探伤仪按给定的速度沿钢制壁面焊缝爬行,对焊缝进行跟踪,从而完成无损探伤检测;并将探伤数据通过无线通讯传递给监控系统,检验人员根据数据进行判断缺陷的位置与影响程度,从而实现钢制壁面焊缝不停产实时无损检测及表面维护。机器人可以携带高压水除锈与喷漆作业臂,实现船体或大型钢制表面的机器人除锈与作业。
应用预期分析:
该成果可通过合作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转化。该机器人操作方便,数据传输准确,兼容性好等特点,推动化工行业技术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系统的研发成功不仅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可以推进劳动效率提高,实现信息数字化,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④发布编号:HYCG2019049
成果名称:海洋装备表面除锈喷漆机器人
技术领域:船舶装备
所处阶段:小试、中试阶段
来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成果介绍:
该成果可代替人工进行高空作业,实现智能化控制,提高安全性,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其喷枪有防尘罩覆盖,对含尘气和砂砾进行收集,防止飞溅造成空气污染和噪音;以爬壁机器人为搭载平台,可以针对不同的海洋设备需求,对其匹配不同的作业设备,完成多种功能。
应用预期分析:
该成果拟通过技术许可,技术入股的方式转化,目前已申请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可服务于军舰、民用轮船的除锈、喷漆。国外此类船舶除锈设备售价为1000万元以上,该设备一台成本约100万元,初定售价为400万元,每台盈利为300万元,投产后年产量约100台,年盈利为3亿元。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2.水下装备
发布编号:HYCG2019034
成果名称:海洋装备表面除锈喷漆机器人
技术领域:海洋智能设备
所处阶段:小试、中试
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成果介绍:
海洋装备表面除锈喷漆机器人是用于轮船、海洋平台、大型油库油罐、化工设备等表面进行除锈及喷漆的智能设备。该成果由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高空作业,可实现智能化控制,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其喷枪有防尘罩覆盖,对含尘气和砂砾进行收集,防止飞溅造成空气污染和噪音;以爬壁机器人为搭载平台,可以针对不同的海洋设备需求,对其匹配不同的作业设备,以完成多种作业任务。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作业效率 | 40㎡/小时 |
负载能力 | 1500N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②发布编号:HYCG2019043
成果名称:波浪滑翔器
技术领域:海洋装备
所处阶段:待产业化阶段
来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成果介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国家实验室研究团队对“海哨兵”波浪滑翔器进行了型号系列化的拓展,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直到目前,已经小批量生产大型波浪滑翔器10套、中型波浪滑翔器10套和小型波浪滑翔器30套,并根据客户需求对波浪滑翔器技术进行了广泛拓展应用研究。当前,“海哨兵”波浪滑翔器占我国绝大部分波浪滑翔器产品订单和市场销量。
“海哨兵”波浪滑翔器是我国第一型完成了产品转化并具有质量保障的可靠性产品,是我国首次通过招投标流程市场化销售的波浪滑翔器技术产品。2017年12月27日参与中山大学风暴潮观测项目设备的公开招投标程序并顺利中标,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采购小型波浪滑翔器,总中标金额¥136 万元(人民币)。
应用预期分析:
该成果拟通过创业融资的方式转让,目前拥有专利10项。可在卫星遥感、海洋渔业等市场广泛应用。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③发布编号:LGCG2019005/HYCG2019001
成果名称:1500级自主水下航行器
技术领域:水下装备
应用方向:海洋工程、海洋资源勘探、海洋环境监视与目标搜索
完成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
1500级自主水下航行器是主要针对大深度下海洋资源、海底地形地貌、海洋环境信息获取等目标,而开发出的快速、高精度探测的深海装备,产品具备1500米级的精确探测、侦查和搜索的能力。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直径 | 324mm |
长度 | 4800mm |
重量 | 300kg |
工作深度 | 1500m |
续航力 | 24小时(3kn) |
速度 | 最大5kn |
能源 | 7.5kWh,5个1.5kWh承压锂离子电池模块。 |
导航 | ≤0.3%D(CEP50) INS、DVL和GPS/北斗 可选USBL |
数据通信 | 无线数传;WiFi;铱星和北斗短报文。 |
安全保障 | 实时故障诊断和漏水监测;应急抛载; 水声定位信标。 |
软件 | 图形化任务界面 |
数据管理 | 4G固态存储航行器数据;快速更换的任务载荷数据存储模块。 |
标准载荷 | EdgeTech 2205-MP120/410kHz侧扫声纳 (可定制其它任务载荷) |
获得知识产权及应用情况:
该成果目前申请发明专利5项,产品已为多家行业单位提供搭载服务,成功执行多项任务。
团队介绍:
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水下航行器团队承担了系列化自航水雷型号装备的研发,以及“小型智能水下航行器”、“外场武器试验平台”、“远程智能水下航行器”和“多载荷水下航行器”等航行器的研制任务,完成了科技部“便携式水下自主观测系统”研制并实现了产业化,主要技术方向覆盖了无人水下航行器的研制全过程,具有完整的产品开发和整合能力。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④发布编号:HYCG2019006
成果名称:“潜龙一号”6000米自主水下机器人
技术领域:深海技术装备制造
应用方向:海底资源调查、海洋科学研究、地形地貌探测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单位介绍:
研究所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主要以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和光电信息处理技术为研究方向,是“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9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依托单位。
成果介绍:
该成果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服务于深海资源勘查的实用化深海装备,具备进行深海近海底地形地貌、浅底层地质结构、海底流场、海洋环境参数等综合精细调查能力,可为海洋科学研究及资源开发提供必要的科学数据,也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深海调查和深海工程项目。“潜龙一号”的成功研制,使我国具有了对海洋进行大范围精细探测的能力,标志着我国深海资源勘查装备已达到实用化水平,使我国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技术及产品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潜龙一号”在参加大洋航次的应用任务中,最大潜深达到5213米,单次下潜水下工作时间达到31小时,获取了大量的声学、光学和水温探测数据,取得了丰硕的科考成果。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工作水深(最大) | 6000m |
空气中重 | 1500kg |
主尺度 | 直径0.8m 长4.6m |
水下巡航航速 | 2kn |
续航能力 | 30h |
航行范围 | 约110km |
定位精度 | ≤5m(相对海底基阵) |
布放与回收海况 | ≤4级 |
通信定位 | 铱星通信、无线通信、GPS定位、长基线定位 |
搭载传感器 | 测深侧扫声呐:150kHz 浅底层剖面仪:2~7kHz 照相机:Kongsberg OE14-408 温盐仪:XR-620 CTD Profiler 溶解氧/浊度/Eh/PH传感器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⑤发布编号:HYCG2019007
成果名称:“探索100”便携式自主水下机器人
技术领域:水下潜器制造
应用方向:热液探测、近岸水文调查、目标探测、环境监测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单位介绍:
研究所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主要以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和光电信息处理技术为研究方向,是“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9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依托单位。
成果介绍:
该成果是面向海洋环境探测和水下观测需求,在国家863计划项目支持下研制的小型自主水下机器人。“探索100”AUV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通过搭载不同的扩展模块实现不同的使命;拥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与机动性;具有完善的故障检测与应急机制,可最大程度保障航行安全;可根据用户需求搭载不同的探测传感器完成各种海上应用。目前已完成多次海上试验应用,包括多台AUV编队试验和热液羽流模拟追踪应用。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重量 | 47kg |
深度 | 100m |
速度 | 3~5kn |
续航能力 | 70km(3kn) |
导航 | 电子罗盘/DVL/GPS组合导航 |
能源 | 锂电池 |
通信 | 无线电、铱星 |
传感器 | CTD\侧扫声呐、DVL |
可扩展模块 | 照相机/摄像机,水声modem,前视声呐,小型探测传感器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⑥发布编号:HYCG2019008
成果名称:“探索4500”自主水下机器人
技术领域:水下潜器制造
应用方向:热液异常探测、微地形地貌测量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单位介绍:
研究所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主要以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和光电信息处理技术为研究方向,是“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9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依托单位。
成果介绍:
“探索4500”AUV是针对深海热液活动区域精细探测需求,由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研制的深海热液探测AUV系统。该成果集成热液异常探测、微地形地貌测量、海底照相等功能,是一套实用化的深海热液探测AUV系统装备,将主要应用于深海热液活动区域环境与生态系统科学研究。“探索4500”AUV曾搭乘“实验1”船赴我国南海开展海上试验和示范应用,是我国深海AUV首次成功使用超短基线定位模式进行探测作业,首次通过深海AUV对冷泉区进行精细地形地貌底质探测、近底拍照和理化环境多参数探测。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重量 | 1500kg |
深度 | 4500m |
续航时间 | 20h |
巡航速度 | 2kn |
探测能力 | 地形地貌测量,海底照相,磁参数测量,CTD、溶解氧、浊度、PH值、CH4、CO2等水文参数测量。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⑦发布编号:HYCG2019009
成果名称:“海潜”300米遥控水下机器人
技术领域:水下潜器制造
应用方向:海洋工程、海滩抢险、海洋石油平台服务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成果介绍:
“海潜”300米ROV是一款中级作业型遥控潜水器,采用计算机控制、液压推进,装备有丰富的作业工具。该型ROV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导管架检查、海底地形观察、锚系管线检查、海滩调查、协助打捞沉船、码头建设、水下设备安装拆除维护等。曾多次在海洋工程中中标,并长年在南海石油钻井平台出租服务,同型号的部分产品出口国际市场。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作业水深 | 300m |
空气中重量 | 780kg |
推进功率 | 20HP(最大可达25HP) |
有效载荷 | 70kg(作业型) |
系桩推力 | 180kgf(前进方向) |
前进速度 | 3.2kn(作业型) |
侧移航度 | 1.5kn(作业型)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⑧发布编号:HYCG2019010
成果名称:“海星”300米快速反应型遥控水下机器人
技术领域:水下潜器制造
应用方向:快速海上搜救、辅助打捞沉物、海洋环境调查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成果介绍:
快速反应型遥控水下机器人是一种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运输、安装、并快捷投入使用的轻作业型遥控水下机器人,主要用来快速完成海上搜救、辅助完成打捞沉物、海洋环境调查等使命。快速反应ROV可作为机动设备安装在不同船只上执行水下搜索、水下观察和水下作业等任务,具有调遣及运输方便、安装快捷、操作灵活等特点,能够以快速的反应速度完成作业任务。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载体尺寸 | 2.045×1.090×1.095m(长、宽、高) |
载体重量 | 660kg |
有效负载 | 25kg |
工作深度 | 300m |
声呐距离 | 100m |
载体功率 | 30HP |
作业海况 | 4级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⑨发布编号:HYCG2019011
成果名称:“海斗”全海深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
技术领域:水下潜器制造
应用方向:全海深环境观测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成果介绍:
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面向全海深探测的水下机器人关键技术验证平台。“海斗”号适用于开展全海深无人潜水器关键技术研究及验证,其自带能源和长距离光纤微缆,可采用自主模式或遥控模式实现全海深航行与作业,通过搭载CTD和水下摄像机和实现全海深环境下的海洋观测。“海斗”号曾两次赴马里亚纳海沟,7次嵌入万米以深的深渊,最大下潜深度10888米,创造了我国水下机器人的最大下潜深度记录,是我国首台下潜深度超过万米并完成科考应用的水下机器人,为我国获取了首批超万米深度的全海深温盐数据。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主尺度 | 850×400×1200mm(长、宽、高) |
工作模式 | 自主、遥控、自主/遥控混合模式 |
最大工作水深 | 11000m |
空气中重量 | 260kg |
传感器 | CTD传感器、摄像机 |
通信能力 | 光纤通信、铱星通信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⑩发布编号:HYCG2019012
成果名称:“海星”自走式海缆埋设机
技术领域:水下装备制造
应用方向:海洋通信、海洋工程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成果介绍:
该成果主要用于海底电缆、光缆的埋设,扩展功能后还可完成海底光缆的检测和维修作业,适用于在恶劣海况下进行强作业,如水下工程及建筑、海底采矿、海底管线的铺设、检测及维修等。自走式海缆埋设机由水下埋设机载体、收放系统、水面控制动力间等组成,系统总重量80吨,水下载体空气中重量8.5吨,装备有喷水挖掘工具、水下机械手和跟踪导航定位设备,可寻找和定位海缆,并自动跟踪海缆将其埋设至海底。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工作水深 | 0~300m |
埋设深度 | 1.5m |
作业半径 | 500m |
埋设速度 | 500m/h |
土壤强度 | 至400kPa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⑪发布编号:HYCG2019013
成果名称:“海星”1000米作业型遥控水下机器人
技术领域:水下潜器制造
应用方向:水下勘察、沉物打捞、海上搜救及海上保障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成果介绍:
该成果为1000米级强作业型遥控潜水器,其在推进功率、抗水流及有效载荷方面较以往研制的系列水下机器人有大幅度提高。该型水下机器人具备多种作业功能,配备7功能主从伺服液压机械手、5功能开关液压机械手及各种工具包,可在复杂地形下独立或配合其他设备完成水下观察、搜索、剪切、冲洗和打捞等作业任务。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最大作业海况 | 4级 |
最大作业水深 | 1000m |
最大作业半径 | 200m |
载体功率 | 100HP |
有效载荷 | 200kg |
最大前进速度 | 3kn |
最大侧移速度 | 1.5kn |
航向闭环控制 | ±1° |
定深闭环控制 | ±0.1m |
七功能机械手 | 作业范围1.9m、持重能力110kg |
钢缆剪切器 | 剪切直径550mm |
缆绳释放器 | 缆绳长度330m |
海水冲洗枪 | 出口压力1MPa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⑫发布编号:HYCG2019014
成果名称:深渊着陆器
技术领域:水下装备制造
应用方向:深海科考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成果介绍:
该成果是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且可实现长时间连续观测的水下无人探测平台,可搭载仪器设备进行底栖生物的影像记录、海洋环境参数测量、近海底生物诱捕及沉积物与海水取样。深渊着陆器曾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7000米级试验应用,创下了我国首次成功诱捕深渊特征生物狮子鱼和获取万米深渊沉积物样品的记录,并成功捕获大量5000-10000米级的端足类生物。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工作深度 | 7000m |
上浮/下潜速度 | 30~40m/min |
最长工作时间 | 30天 |
重量 | 不大于1000kg |
环境测量 | 温度、导电率、深度、溶解氧、剖面流 |
高清照片拍摄数量 | 不少于2000张 |
摄像机视频记录时间 | 不少于50h |
采样器 | 生物捕捉器、海洋采样器、沉积物采样器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⑬发布编号:HYCG2019015
成果名称:深海液压机械手
技术领域:水下装备制造
应用方向:深海作业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成果介绍:
该成果为深海潜水器核心作业工具,可独立完成水下布放、回收、拾取、机构触发等任务,也可与其他工具配合开展水下采样、测量等作业。7000米7功能主从伺服液压机械手是在“十二五”863计划支持下研发的作业装备,解决了大深度液压机械手驱动、密封、伺服控制、结构件及电子元器件承压等关键技术。该型科机械手设计工作水深7000米,可执行肩部摆动、肩部俯仰、肘部俯仰、肘部摆动、腕部摆动、腕部转动和夹钳开合7个动作,曾搭载“发现号”ROV于1100米冷泉区海底顺利完成科考应用,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设计工作水深 | 7000m |
液压系统额定工作压力 | 21MPa |
从手空气中重量 | 85kg |
从手全范围最大持重 | 65kg |
从手最大伸长范围 | 1.9m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⑭发布编号:HYCG2019016
成果名称:“海翼”300/1000水下滑翔机
技术领域:水下装备制造
应用方向:海洋环境观测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成果介绍:
该成果是一种无外挂推进、依靠自身浮力驱动的新型水下移动观测平台,其具有低噪声、大范围、长续航时间、投放回收方便等特点。“海翼”水下滑翔机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技术,设计了独立的科学测量载荷单元,可根据科学家的观测任务需求,有针对性的定制搭载各种探测传感器;航向控制装置采用了小型垂直舵控制方式,具有良好的航向控制能力,适合于各种复杂海流环境;岸站监控系统通过卫星通信链路实现对水下滑翔机的远程控制和实时数据获取,并可实现多台水下滑翔机协同观测作业。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技术指标 | “海翼”300 | “海翼”1000 |
外形尺寸 | 长2m,主体直径0.22m | 长2m,主体直径0.22m |
重量 | <70kg | <70kg |
工作深度 | 300m(浅海型) | 1000m(深海型) |
航行速度 | 0.5knot | 0.5knot |
最大速度 | 1knot | 1knot |
续航范围 | 2000km | 3000km |
续航时间 | 60天 | 90天 |
通信定位 | 铱星通信、无线通信、GPS定位(或北斗) | 铱星通信、无线通信、GPS定位(或北斗) |
测量传感器 | 可配置温盐深(CTD)、溶解氧、浊度计、叶绿素、ADCP、水听器等传感器 | 可配置温盐深(CTD)、溶解氧、浊度计、叶绿素、ADCP、水听器等传感器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⑮发布编号:HYCG2019017
成果名称:“探索1000”自主水下机器人
技术领域:水下潜器制造
应用方向:水文调查、环境监测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成果介绍:
“探索1000”自主水下机器人由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敏感黑潮海域的水文观测数据,为开展黑潮及其变异对我国近海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提供装备支撑。“探索1000”AUV具备航行、浮潜及休眠等多种工作模式,能够对水深小于1000米海域的特定观测点进行剖面连续观测,也可以在该海域进行指定间距的多点连续剖面观测。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尺寸 | 直径534mm,长度<6.5m |
重量 | <1200kg |
深度 | 800m |
速度 | 2~5kn |
续航能力 | 300km,30天 |
观测任务 | 大范围水文观测和地形地貌探测作业 |
通信定位 | 无线电、铱星、GPS定位(或声通信) |
传感器 | ADCP、CTD、溶解氧、浊度计、叶绿素等传感器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⑯发布编号:HYCG2019018
成果名称:“潜龙二号”6000米自主水下机器人
技术领域:深海潜器制造
应用方向:深海矿产资源勘探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成果介绍:
“潜龙二号”4500米自主水下机器人是“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深海潜水器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的课题之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作为技术总体责任单位,承担潜水器系统的研制任务。“潜龙二号”AUV集成了热液异常探测、微地形地貌测量和海底照相等功能,主要应用于多金属硫化物等深海矿产资源勘探作业。“潜龙二号”AUV的成功研制,为我国开展深海资源大范围精细探测提供了重要技术装备,标志着我国深海资源勘查装备已达到实用化水平,我国自主水下机器人技术及产品跨入了国际领先行列。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空气中重量 | 1500kg |
主尺度 | 3.5×1.5×1.5m |
最大工作深度 | 4500m |
巡航速度 | 2kn |
探测能力 | 微地形地貌测量,海底照相,磁参数测量,CTD、浊度计、氧化还原电位计、甲烷传感器等水文参数测量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⑰发布编号:HYCG2019019
成果名称:“北极”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
技术领域:水下潜器制造
应用方向:极地冰下海洋环境监测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成果介绍:
该成果将自治水下机器人(AUV)和遥控水下机器人(ROV)技术相结合,可携带多种测量设备,能够在冰下较大范围自主航行和遥控定点精细调查,实现北极冰下海冰物理特征、水温、光学特征的同步观测。“北极”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先后参加了三次中国北极科考,成功开展了冰下调查应用,多次刷新了我国水下机器人在极区高纬度下的作业记录,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科学数据。该型水下机器人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北极科考提供了一种大范围、实时、精确、连续冰下观测技术手段,有效提高我国北极科考的冰下观测能力。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技术指标 | “北极”ARV | “北极”ARV(轻型) |
重量 | 350kg | 180kg |
工作深度 | 100m | 100m |
最大速度 | 3knot | 3knot |
冰下巡航半径 | 3km | 3km |
测量要素 | 实时监测温度、盐度、深度及流速和流向 | 实时监测温度、盐度、深度及流速和流向 |
测量方法 | 冰下光学观测/冰下声学测量 | 冰下光学观测/冰下声学测量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⑱发布编号:HYCG2019020
成果名称:深海着陆器
技术领域:水下装备制造
应用方向:海底生态环境观测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成果介绍:
深海着陆器(3000米着陆器)是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下,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和中科院海洋所共同研制。该成果主要用于深海热液区和冷泉区海底生态环境的连续观测,能够实现定点多传感器的同步连续观测。
2016年7月,3000米着陆器搭载“科学”号考察船在南海冷泉区开展了首次实验性科学应用。在冷泉生物区进行了高频原位观测,获得了4600多张高清冷泉区生物照片及大量原位观测数据,为研究南海冷泉生物群落相关科学问题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数据资料。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尺寸 | 1.7m×1.7m×2.9m |
重量 | <950kg |
深度 | 3000m |
上浮/下潜速度 | 30~40m/min |
最长工作时间 | 1年 |
拍摄照片数量 | 不少于8000张 |
主要科学载荷最大 | CTD、DO、PH、CH、CO、ADCP等传感器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⑲发布编号:HYCG2019021
成果名称:“海翼”7000水下滑翔机
技术领域:深海装备制造
应用方向:海洋环境要素观测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成果介绍:
该成果是针对深渊海域的垂直剖面连续观测需求而研制的深海滑翔机,其设计最大工作深度可到达7000米,是目前国际上设计工作深度最深的深海滑翔机,其突破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大深度耐压结构、大深度浮力调节与控制技术等。2016年4月,“海翼”7000水下滑翔机在南海完成了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3100米;2016年7月,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751米;2017年3月,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下潜至6329米,创造了我国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最深纪录。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外形尺寸 | 长3.29m,主体直径0.3m,翼展1.5m |
重 量 | 140kg |
作业深度 | 7000m |
主体材料 | 碳纤维,钛合金 |
巡航速度 | 0.5~1knot |
作业时间 | 30天 |
避 碰 | 高度计 |
推进能力 | 推进器,水面推进速度约2kn |
通信定位 | 无线电、铱星通信、GPS定位 |
测量传感器 | 温盐深CTD,可定制扩展其他传感器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⑳发布编号:HYCG2019022
成果名称:“海星”6000米科考型遥控水下机器人
技术领域:水下潜器制造
应用方向:水下探测与勘察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成果介绍:
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研制,采用全电动推进技术、光纤视频及数据传输、控制技术,具有水下广播级高清视频拍摄、双伺服机械手作业及多种专用科考设备搭载作业等能力,突破了总体设计、系统集成、长距离高压动力传输与能源管理、深海浮力调节等关键技术,实现海洋环境要素测量、原位观察及样品采集等功能,为我国深海科学考察提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考平台。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载体尺寸 | 2.9×2.1×2.6m(长、宽、高) |
载体空气中重量 | 3500kg |
定额工作电源 | 3000VAC/400Hz |
最大作业功率 | 35KW |
最大工作深度 | 6000m |
系桩推力 | 200kgf |
定深控制精度 | ±0.2m |
定向航行控制精度 | ±2°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㉑发布编号:HYCG2019023
成果名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水下装备控制系统
应用方向:潜水器驾驶及作业支持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成果介绍: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是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被誉为“蛟龙号”的“龙脑”,其主要包括导航定位、航行控制、综合显控、水面监控等子系统。该控制系统针对复杂的海洋环境,实现了自动定高、定深、定向航行控制以及悬停定位功能,其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技术被誉为“蛟龙号”的三大技术突破之一,控制系统经多年的海上试验,充分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自动定深范围 | 0~7000m |
定深精度 | ±20cm |
自动定高范围 | 0.5~50m |
定高精度 | ±20cm |
自动定向范围 | 0~360° |
定向精度 | ±2° |
悬停定位 | 针对作业目标15min的稳定悬停定位功能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㉒发布编号:HYCG2019024
成果名称:“龙珠”号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
技术领域:水下潜器制造
应用方向:深海科考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成果介绍:
该成果是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设计的专用遥控水下机器人,其能够自身携带能源,与“蛟龙”号形成子母式作业模式,主要功能为代替“蛟龙”号进入狭小、危险区域进行抵近考察。“龙珠”号突破了可承压电子设备、可承压电池、微光缆控制、与载人潜水器协同作业等关键技术,曾搭载于“蛟龙”号在西太平洋海山区成功进行水下作业,充分验证了各项功能。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载体尺寸 | 400×360×380(长、宽、高) |
载体重量 | 38.5kg |
工作深度 | 7000m |
最大速度 | 1.2knot |
运动半径 | 100m |
续航时间 | 连续工作3小时以上 |
通信介质 | 光纤通信 |
主要功能 | 摄像、照明、机械手作业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㉓发布编号:HYCG2019025
成果名称:4500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水下装备控制系统
应用方向:潜水器驾驶及作业支持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成果介绍:
潜水器控制系统是载人潜水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载人潜水器的“大脑”与“神经”。4500米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基础上,结合了相关技术领域最新成果,完善和提高了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性能、系统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并实现了国产化。该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航行控制系统、综合线控系统、触控操作平台、视景仿真系统、环境仿真系统以及辅助单元部件等。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自动定深范围 | 0~4500m |
自动定高范围 | 0.5~50m |
自动定向范围 | 0~360° |
避碰功能 | 自动避碰 |
悬停定位 | 较小的环境流下悬停定位 |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
㉔发布编号:HYCG2019029
成果名称:便携式观测型水下机器人
技术领域:水下潜器制造
应用方向:水下环境观测
完成单位: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
成果介绍:
该型水下机器人内携带有动力电池,使用时无需外接电源等其他岸基设备;共有三个推进器,用来实现水下机器人的上浮、下潜、前进、后退和转向,可实现水下机器人在水中的六自由度运动;密封舱采用高透明的亚克力材质,便于密封,整体造价经济实惠而且结构简洁。
技术性能指标与参数:
推进器推力 | 11N |
LED功率 | 3W |
摄像头参数 | 2.1mm(M8)FOV160° |
水下电缆长度 | 50m |
锂电池容量 | 6000mAh |
最大下潜深度 | 50m |
成果转化前景:
该成果主要瞄准低端消费市场,产品的设计从市场的需求出发,具有生产成本低、使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产品转化后,可解决水下救援任务、水下养殖和水下环境观测等方面的应用需求,加大国产水下机器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成果转化所需投资::100万元
成果发布联系人:王乾
联系电话:15192684817
电子邮箱:10764299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