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关于青岛建设国际海洋城市的建议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1-07-02 10:55

一、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认识和建设目标

关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个新概念。从全球强市(GlobalPowerCity)、全球金融中心(GlobalFinancialCenter)、全球航运中心(GlobalMaritimeCenter)、全球贸易中心(GlobalTradeCenter)逐渐演化而来。张春宇团队把TheleadingMaritimecapitalsoftheworld译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其观点是把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海洋科技中心等集成在一个城市的称谓。这个概念在学术、理论上有待建立,实践中我们可以先行探索。为此笔者浅谈个人的认识。

综合现有观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应该是:国际中心城市、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海洋文化交流中心、国际航运贸易中心;港口与物流服务中心;海事法律中心;海洋教育与科技创新中心、海洋治理与服务中心、海洋生态保护中心、海洋产业基地等。把如此之多的桂冠集中到一个城市头上,细数起来,似乎全球为数不多。就是公认的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上海、鹿特丹等著名港城也难以全部达标,多数城市仅部分功能可满足海洋中心城市要求。

举例伦敦。几百年的发展,伦敦港沿泰晤士河从市中心迁到中下游,从河港变为海港,各项产业、服务配套发展,成为全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海事服务中心。伦敦港无论吞吐量,还是法律、金融、保险、船检等生产性服务都是一流,是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伦敦城更是全球的金融中心。近30年来,伦敦港的吞吐量只有5000万吨,货运地位已无足轻重,但伦敦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或说海洋中心城市的地位仍居全球三甲,其原因就是有金融、保险、法律、船检等高端服务业支撑。

后起之秀新加坡,崛起的原因是世界经济中心由欧美向东亚转移,其扼守了马六甲海峡航运要道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并抓住机遇,采取了有效的国策,大力发展航运、临港产业、贸易、金融等高端服务业而形成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2019年,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支持深圳加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从国家层面对海洋中心城市这个概念给予了认可。截至目前,我国已有深圳、上海、天津、大连、青岛、宁波、舟山七个城市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今年9月,省发展改革委提出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在全国城市群发展中的位势。12月初,发布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青岛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全球创投风投中心的目标。青岛面对这个宏伟目标,任务相当艰巨,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争取尽早实现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

二、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方向和重点

(一)建设海洋文化科技交流中心,提高市民海洋意识和城市美誉度

亚历山大、孟买、威尼斯、里斯本、雅典、阿姆斯特丹、伦敦、泉州、宁波等是古代海洋交通、贸易中心,形成了海洋文化中心。青岛是一座百年港城,海洋文化有较深厚淀积,还要进一步提高市民海洋意识和城市美誉度。具体做法:一是利用各种媒体加强海洋文化、海洋科学、海洋强国知识的宣传、提高市民的海洋意识、海洋国土观念。二是在海滨、街头、广场设立更多具海洋特色的雕塑,地标性建筑,展示海洋文化风采。三强化海洋博物馆、水族馆等科普游览场所建设、普及,增强游客、市民亲近海洋的体验度。四是提高国际海洋节,内容包含海洋博览会、海洋体育赛事等、举办海洋文化、体育、海洋科技、海洋产业等大型国际会议质量和知名度、影响力。使青岛成为巴塞罗那、奥斯陆、特隆赫姆那样的国际海洋文化、科技、体育交流中心。

(二)提高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直追一流

青岛具备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区位优势和港口、贸易条件。2020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全球国际航运中心排名,青岛位列第15位,比去年17位上升两个名次,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其中,上海、香港、东京均处于前十位,是东亚国际航运中心的代表城市,宁波舟山、广州、釜山、青岛分别位于第11,13,14和15位,是第二梯队代表城市,影响力逐渐提升。近年来,青岛积极建设世界一流港口设施,进一步发挥港口作为“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重要公共服务平台、联通世界的窗口”作用,扩大贸易规模,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着力优化航线布局,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加快由传统的装卸港、目的地港向贸易港、枢纽港转型升级。青岛发起了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围绕航运做贸易,围绕贸易繁荣金融,以贸易推动航运,以金融推动贸易,大力提升青岛在航运、贸易、金融领域的全球影响力,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2019年青岛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达6.02亿吨、2183万标箱,分别增长6.9%、8.8%,均居全国第五位,分列全球第五和第七。更要要在航运生产性服务业下功夫,向新加坡、上海、香港、伦敦等港口城市学习,增强国际化的服务能力,追赶一流国际航运中心。

1.积极与行业协会沟通,引进国际海事组织。世界顶级国际行业协会、国际海事组织大多集中在伦敦。例如,海事领域有国际船检社(IACS)、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经合组织海上运输委员会。行业协会有国际海洋联合会(ISF)、欧洲及日本船东协会(CENSA)、国际航运公会(ICS)、国际货运装卸协会、国际油轮船东防污染联合会等。

就船检机构而言,要积极与国际船检社(IACS)、国际海事组织(IMO)对接,目前上海有10多家国际主要船级社,青岛有英国劳氏船级社(Lloyd'sRegisterofShipping)、挪威船级社(DETNORSKEVERITAS)、美国船级社(AmericanBureauofShipping)、韩国、日本6家入住。继续引进法国船级社(BureauVeritas)等重量级船级社和国际海事组织入驻青岛。

2.强化金融中心地位,引进跨国涉海金融、保险机构。2020年国际金融中心排前六名为纽约、伦敦、东京、上海、新加坡、香港,青岛排第47位,与前者差距还很大。例如,伦敦有近600家航运银行,20余家世界大保险公司。青岛引进涉海金融、航运银行、顶级保险公司是当务之急。

3.建立航运信息咨询体系、做好航运中介与代理。伦敦有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海洋运输咨询公司、劳氏海运信息服务公司、克拉克森咨询、中介、代理机构500余家。海事技术人员14000余人、中介机构4000余人、银行和保险业3760余人、仲裁和律师2700余人。据Armstrong&Associates发布2019全球货运代理25强,中国仅有中国外运(Sinotrans)一家上榜。

这方面国内是弱项,青岛也不例外。该领域人才,国内培养不足,层次不高。长远看,要采取有力措施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建立中介、咨询机构。

(三)做大海洋产业,形成现代化产业聚集中心

青岛具备海洋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优势。具备很好的工业基础,海洋产业门类较全面,但海洋成果转化不多,缺乏大型、高端领军企业,产值不高;涉海小微企业不够活跃。急需发展高端涉海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海洋产业,实施港城联动,形成现代化的海洋产业聚集中心。

1.加强高端装备制造业扩容。该行业投入大,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但产出高,周期短,回报快,容易成千亿级规模的大企业。例如,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装备、大型液化天然气船(LNG)和液化石油气(LPG)船、大型豪华邮轮的建造、海水淡化装备、大型深水养殖设备等。这方面挪威、新加坡、日本、韩国有较强的实力。

2.形成海洋能源、海洋新能源开发基地。海洋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水合物和海洋可再生(温差能、波浪能、海流能、风能等)能源。海洋新能源的开发,欧美等国走在前列,成立了“海洋温度差发电”(OTEC)国际组织。英国、挪威有很多公司在北海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开发,取得了成功。海洋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带动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青岛应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优势,尽快在装备研制、开发领域与国内外专业机构合作,形成研发、产业化基地。

3.形成海水淡化和海水利用产业。海水利用有海水淡化、海水农业、海洋深层水开发、温差发电等多种方式,且进展很快。海水淡化有多种方法,其主要生产方式蒸馏和膜法技术已成熟。国外淡化厂规模从万吨级到百万吨级,淡化成本不断降低。我国研发的装备单机容量还小,核心部件、材料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单机容量多在百吨到万吨级,需要迎头赶上。国外企业例如,韩国斗山重工、西班牙安讯能水务、以色列IDE海水淡化技术有限公等都是著名生产大型海水淡化装备企业。青岛海水淡化利用规模已达20余万吨/日,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此基础上,要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合作,研发生产海水淡化关键装备,远期重点构建科技引领海水淡化产业链条,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

深层海水的开发。一般认为200米以下,便可称为海洋深层水。地球上的海水95%为深层海水。海洋深层水有许多其他水无法取代的特性,例如具有洁净、营养丰富、极易吸收的特性,可在饮用水、食品、化妆品、海水养殖等领域应用,有许多价值待我们去开发。

随着对海洋深层水的开发,它的价值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国际上成立了“海洋深层水利用协会”(DOWA)国际组织。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产品添加海洋深层水为原料,如化妆品、饮用水、牙膏,说明了海洋深层水是健康、纯天然的水。上世纪末欧美、日本、韩国等对海洋深层水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和应用研究。日本、韩国做了开发尝试,推出来的系列产品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和经济收益。该项目涉及海洋科学、海洋工程、食品工程、海水养殖等学科。国内有企业引进日本、韩国产品。南海具备丰富的深层海水,潜力很大,有待我们去开发。

(四)建立海洋科教体系,大力引进人才,成为全球海洋科技的引领者

相比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大连等城市,青岛的海洋人才培养、科研基础较好,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我们要有计划的建立海洋教育、科学研究体系,做好人才的培养、引进。更要注重涉海企业的研发机构培养、壮大他们的创新转化能力。

(五)建设海洋公共服务中心

加强海洋公共管理、海上安全、海事服务、海上搜救、海洋打捞、海洋减灾防灾、海洋执法等领域服务加强国际合作,融入全球海洋监测和信息服务网络。加快建立跨区域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灾害预报、海洋生态治理和海洋信息服务体系。这方面加拿大和英国做的比较好,引领了全球发展方向。我们应该在这些领域起步,迎头赶上。

(六)加强海洋中心城市研究,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促进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青岛建设海洋中心城市与国内外许多城市相比具备很多优势,但也存在先天不足。我们要认真梳理国内外同类城市的发展经验,在全球中心城市、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海洋科技教育中心、海洋文化中心等领域取长补短。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指导我们的创城工作。主要考虑这样几个方面:

1.国际竞争力。区域经济中心:GDP、GDP增速、常驻人口、企业数、年人均收入、城镇失业率。区域海洋中心:集装箱吞吐量、游客总量、海洋油气产量、海洋装备制造产值、海洋保护区面积。

2.国际吸引力。区域创新中心:科技人才、研发支出、高新技术产值、国际专利、科研院所。区域服务中心:第三产业、金融业、信息技术产业、互联网普及率、人均病床数、机场客运量。

3.国际影响力。区域文化中心: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文化场馆、国际节庆活动、国际体育赛事、留学生数量、公共教育支出。区域开放中心:外贸依存度、对外投资、利用外资、友好城市、入境游客、国际航线。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不仅具备国际航运中心在航运、物流以及相关服务业方面的优势,还须是海洋金融、法律等高端海洋服务业的领导者,海洋科学技术和海洋发展体系的创新者和引领者,并且能通过各类机制、机构,在全球海洋治理方面发挥引导性的作用,为区域或全球提供有价值的公共产品,并以其完善的营商环境、完备的海洋产业集群、国际化便利的生活环境,对领先的海洋产业、海洋企业和高端人才形成强大的吸引能力和集聚能力,引领海洋城市的发展。

三、小结

青岛具备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条件,在航运、金融、科技、国际贸易、物流领域具一定优势。在海洋产业、生产性服务、海洋管理领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未来强化提高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在国际上的地位,赶超新加坡、上海、香港国际顶尖城市。同时在海洋文化、海洋产业、海洋治理与服务领域夯实基础,争取2030年尽早进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来源:青岛“三民”活动优秀市民建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