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下午,青岛召开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发展推进工作视频会议。会上提出,青岛将加快培育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特色地标产业,依托中国海洋大学、康复大学等高校创新资源,重点在海洋生物医药和康复医疗制造为代表的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上集聚资源,实现新突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竞争力的产业地标——“海洋药仓·中国康湾”。
青岛副市长耿涛指出,近年来青岛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坚持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抓,在工作格局上有了新提升,在产业规模上有了新突破,在企业培育上有了新亮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一步,要明确方向抓重点,精准施策补短板,拿出有效举措,创新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努力把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为本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的重要支撑。
耿涛强调,加快培育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特色地标产业,始终是本市抓好生物医药产业链工作的重中之重。一要在找准路子、培育产业上统一思想认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优化发展理念,提升发展思路,积极抢占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本市生物医药产业的聚焦、聚集、聚合、聚变。提升“高度”、加快“速度”、夯实“厚度”、提高“浓度”,让“产业雁阵”飞得更高、更快、更好。二要在聚焦重点、聚力攻坚上统一目标导向。坚定地举海洋医药旗,打康复大学牌,重点在海洋生物医药和康复医疗制造为代表的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上集聚资源,实现突破,做好“特色化、链条化、协同化、生态化”的“四化合一”的文章。三要在强化保障、营造环境上统一步调行动。要以延链强链为重点,强化产业育成,在“点”上培植医药产业头雁,在“片”上打造特色园区平台,在“链”上增粗盘长产业链条,通过“点、片、链”相结合,稳存量、扩增量,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扶持企业创新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组织体系、创新体系、政策体系、保障体系等工作责任链条服务体系,确保服务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会上,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解读了《青岛市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发展推进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分析了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下一步产业发展思路、路径和布局,以及重点任务举措、保障机制。青岛要在持续培育海洋新药的同时,做好“海洋生物+”的文章,打造“海洋药仓”。要拓宽海洋生物在食品、医药、环境、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推动理念、产品、技术、管理、制度、文化、商业模式等各方面创新,发挥中国海洋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创新策源地功能,以“药食同源”理念,打造中国医药经济中独具特色的海洋大健康产业。
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作了典型发言。首批进入市创新产品目录生物医药企业代表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创新产品发布。翰颐资本创始人周颖华围绕“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青岛机遇”进行了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