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18时36分,在拖轮的引导下,首船装载1756.8吨丙烷的“吉祥源”轮缓缓靠泊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液体化工码头D24泊位,并顺利接卸,标志着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液体化工码头正式具备生产运营能力。
▲“吉祥源”轮缓缓靠泊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液体化工码头D24泊位。
这是山东港口青岛港抢抓重点项目攻关,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此次董家口液体化工码头投产成功将有力推动董家口港区炼化企业生产效能提升及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据介绍,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液体化工码头工程共分三期建设,本次投产的一期(码头)工程于今年6月份竣工,主要包括码头、低温丙烷卸船至金能化学工艺系统以及附属配套设施建设,包含5万吨级和2万吨级液体化工品泊位各1个,年设计通过能力353.6万吨。码头长为458米,自西向东依次为1#、2#、3#三个装卸区,可满足一艘5万吨级船舶靠泊,亦可满足一艘2万吨级和一艘0.5万吨级船舶同时靠泊,或两艘1万吨级船舶同时靠泊。主要作业货种为丙烷、丙烯、丁烷、LPG。
据了解,为加快推进液体化工码头项目投产运营和首船“吉祥源”轮顺利靠泊接卸作业,董家口经济区管委及各主管部门通力配合、协调推进,市交通运输局优化、提速手续审批和资质办理,董家口海事局提前对接研究,全面做好船舶安全条件检查确认和过程管控,引航部门积极协作,山东港口青岛港各主管部门全程参与指导。同时,山东港口青岛港国际油港有限公司提前组织保驾大会和誓师大会,协同业主评估识别靠泊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制定了《董家口液体化工码头工程试生产实施细则》,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丙烷的卸货方案和应急预案,组织职工对相关方案进行全面学习,严格按照方案落实各项风险控制措施,为液体化工码头投产运营和首船成功靠泊接卸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董家口液体化工码头首船的顺利靠泊标志着山东港口青岛港油品板块又一重要设施顺利投用,不仅丰富了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液体散货的装卸种类,扩大了港口的综合服务优势,还对完善企业互供体系、助力产业链循环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