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海洋科技成果推介|海洋装备交流电磁场智能安全检测及可视化评价技术与应用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1-04-03 16:57

成果名称:

海洋装备交流电磁场智能安全检测及可视化评价技术与应用

成果简介:

海洋平台、海底管道等海洋装备长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服役,较易出现腐蚀、疲劳以及开裂等结构缺陷,直接影响水下结构可靠性。当前,海洋战略已经处于全面实施阶段,大量海洋装备投入使用,服役环境越来越恶劣,亟需新一代适合于复杂海洋环境和工况的水下结构缺陷智能检测与评估技术。

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围绕海洋装备在役安全检测及评估的技术难题展开系统攻关,基于交流电磁场检测原理,引入海洋电磁学,探究海洋环境中多类型激励下电磁场畸变特征,揭示水下结构缺陷三维形貌-畸变电磁场-可视化成像的正反演化规律,提出水下提离扰动条件下干扰信号识别及补偿方法,建立海洋装备智能检测与可视化评价算法,改变传统操作人员主观评估为智能可视化评价,显著提高海洋结构缺陷检测的智能化和可视化水平,最终构建新一代海洋装备交流电磁场智能安全检测和可视化评价技术体系及其工业应用系统,有效添补水下结构缺陷交流电磁场检测及可视化技术空白,突破国外技术壁垒,率先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交流电磁场智能可视化检测仪器,能够实现水下结构萌生级裂纹(3.0 mm 长、0.5 mm 深)的智能识别和可视化评价,突破水下涂层和附着物扰动影响技术瓶颈,减少表面清理作业工序60%以上,可视化反演精度超过9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项目成果改变传统无损检测主观经验判断为智能检测与可视化评价,显著提高海洋装备结构缺陷检测效率和准确率,研发的海洋装备交流电磁场智能可视化检测仪器已在中海油检测技术公司、广东运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销售和推广应用,用于水下导管架焊缝、深水隔水管、海洋平台等关键海洋装备安全检测和评价,有效代替传统磁粉等表面无损检测方法,产品销售及检测服务已为企业新增效益9000 余万元。

本项目研究成果可广泛用于海洋油气开发、港工码头、跨海大桥以及船舶等多领域海洋装备的在役安全检测,提供高精度缺陷三维形貌信息,为合理决定维修或改装方案提供数据支撑,有效延长海洋装备的使用寿命,保障海洋装备安全运行,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所需支持或建议:

急需进行市场推广

应用行业:

制造业

高新技术领域:

先进制造技术

所在地:青岛市

知识产权类型:

发明专利

知识产权编号:

ZL201610827008.4

ZL201610826147.5

ZL201610826149.4

ZL201510522183.8

ZL201310057867.6

ZL201610827006.5

ZL201611154788.7

ZL201510390650.6

第一完成单位名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技术成熟度:可以量产

合作方式:

专利许可,合作开发,技术咨询

所属十强产业:现代海洋

联系人:李伟

手机号码:18678910863

联系电话:86983016

Email: liwei@upc.edu.c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