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人工海藻场构建技术
技术领域:近海渔业资源恢复
来源单位: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成果介绍:
人工海藻场是当前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级生产力供应、海域生境修复、生物栖息地营造和海洋碳汇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多年来,研究团队已经围绕人工海藻场构建工作开展了苗种人工繁育、附着基接种、潮间带苗圃建设、人工海藻场引种等不同环节的工作,系统形成了人工海藻场构建技术。在苗种人工繁育方面,主要围绕鼠尾藻、海黍子、铜藻等大型马尾藻类的雌雄同步促熟、受精卵高效采集等进行了研究;在附着基接种方面,主要围绕附着基材质、造型、组合方式等进行了研究;在潮间带苗圃建设方面,主要围绕基底整备、海藻场梯田建设等进行了研究;在人工海藻场引种方面,主要围绕位置选择、藻礁固定、投放、日常维护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目前,研究团队在山东荣成、长岛等地开展了人工海藻场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近三年来,已累计增养殖海藻总面积7000 余亩,繁育增养殖海藻2100 余吨;为企业新增就业机会120 余个,社会效益显著;产出海藻折合固碳量2300 余吨,生态效益显著。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在潮间带海藻场基底整备方法、种菜同步促熟方法、增养殖方法、增养殖防护设施与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发表文章20余篇。
应用预期分析:
该成果围绕适宜开展人工海藻场建设的近岸海域,以马尾藻类为主要建场藻种,利用人工藻礁进行大型海藻幼苗附着后进行中间培育,通过构建培育苗圃获得多年生的建场用大型海藻苗种,通过引种增殖实现海藻场范围的不断扩大,不仅可以对近岸海域海藻种类进行补充,实现生物量的增加,还可以进一步丰富海洋生物多样性,在重点攻克苗圃建设、引种增殖、生态护养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形成近岸人工海藻场建设关键技术,为我国沿海人工海藻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模式借鉴,应用前景广阔。
单位联系人:丁刚
电子邮箱:dinggang@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