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帆赛打响本土企业名气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会帆船比赛启动仪式在奥林匹克帆船中心隆重举行,经过7年艰辛准备,岛城人民终于迎来实现百年奥运梦想的激动时刻。2012年,中国9名帆船选手走上伦敦奥运会的赛场,其中3名选手来到帆船之都——青岛。
在2008年奥运会当中,一家青岛本土企业成为青岛帆船赛场、北京赛艇、皮划艇和铁人三项赛场工作用艇及贵宾接待用艇的供货商,这次中标让青岛立行车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一举成名。成立于2005年的青岛立行车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3100万元,年均可生产各类船艇600余艘,是国内最大的游艇制造商之一。
青岛立行车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登记了“NAUTICSTAR”、“立行”、“龙之子”等多个品牌,其中“NAUTIC?STAR”品牌已在全世界23个国家注册了国际商标。此外,公司还取得国际ISO9000和ISO14000质量管理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拥有数十项国家专利及专有技术,且多种产品通过了欧洲CE认证、英国劳埃德船级社认证、美国船级社ABS认证、中国船级社认证与挪威船级社认证。“龙之子”品牌更是先后被评为青岛名牌和山东名牌。
2010年,青岛立行车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签约,为该赛事生产16艘70英尺大帆船,并将于2012年底交付,用于下一赛季及之后的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立行车船公司负责从赛艇设计、生产到试航的所有工作。2011年,立行车船公司又巨资收购一家意大利船业制造公司,成为青岛第一家收购境外游艇品牌的企业。
而青岛龙德船艇制造有限公司从2008年租用了1000平方米作为厂房,发展到现在拥有7000平方米的厂房,企业规模翻了数番。
帆船进校园用船“青岛造”
自2006年开始,我市在全市大中小学中推出了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以此推动青少年帆船运动的长效开展。几年间,我市青少年帆船运动得到了长足发展,向国家队、省队输送了大量人才,在多项省级以上赛事中收获佳绩。
据了解,在帆船运动进校园中,我市选用的教学用帆船主要有OP帆船,润龙帆船、激光级帆船等。其中,教练员和孩子们训练所用的所有OP帆船均产自青岛邹志船艇有限公司,润龙帆船、激光级帆船则由青岛龙德船艇制造有限公司制造。作为帆船进校园活动主力船型,OP帆船是一种船体小,易于操作学习的帆船,也是很多帆船选手第一条训练船。作为我市一家老牌的船艇制造企业,青岛邹志船艇有限公司在OP级帆船、420级帆船和越浪级帆船等帆船方面技术优势明显。
为了提升企业的影响力,青岛邹志船艇有限公司还积极承办相关帆船赛事,如全国帆船锦标赛、OP帆船世界锦标赛等。据悉,邹志船艇有限公司80%的产品销往国外。
打造全国俱乐部联盟
青岛龙德船艇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种单体、双体帆船、冰帆船、硬底橡皮艇、双体机动观光艇等,并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自有的“润龙系列产品”,公司管理人员均有25年以上水上运动经验。“我们的润龙帆船在国内外都得到非常高的认可。”青岛龙德船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鲍同伟认识到润龙帆船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他告诉记者,公司借助润龙帆船这个平台,构建起全国性的帆船俱乐部联盟,把这个平台做大。
根据鲍同伟的计划,这个帆船俱乐部联盟是一种类似NBA的组织,俱乐部购买润龙帆船便可以进入联盟,青岛龙德船艇制造有限公司提供免费的培训。“目前已经有8个俱乐部加入其中,到今年年底计划发展到10个俱乐部,目前三亚、杭州的两个俱乐部有意向加入其中。”鲍同伟告诉记者,计划从明年开始,联盟内的各个俱乐部组成帆船队进行联赛。“这样一来,不仅推广了帆船运动,也拉动公司的帆船销售,慢慢地就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现在公司生产13英尺以上的帆船每年在200条左右,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鲍同伟告诉记者,像激光级训练帆船等比较受欢迎的船型,出口量非常大。
俱乐部做窗口工厂为基地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多家帆船俱乐部背后均有一家相关的制造企业,如青岛润龙帆船运动俱乐部背后是青岛龙德船艇制造有限公司,青岛加勒比海帆板帆船俱乐部背后是青岛嘉乐比海船艇制造有限公司等。“我们主要生产T25三体帆船、C16双体帆船、F18双体帆船等。”青岛嘉乐比海船艇制造有限公司胡经理告诉记者,T25三体帆船是公司重点打造的穿行,采取主体两侧加浮体的结构,行驶时平稳、坚固、安全,大部分初学者体验三、四次就可以亲自驾驶。记者发现,这种帆船承载面积很大,容纳7、8个人完全不成问题。“这种船型无论是休闲娱乐,还是参加比赛,都是非常适合的。”胡经理告诉记者,公司借助这个船型举办了多次比赛,刚刚结束的“航博会”杯T25三体帆船赛就是其中一项。“从比赛情况来看,这种船型还是非常适合比赛。”胡经理表示,这个船型还在不断地改进当中,希望能够更加完善。“俱乐部是我们的一个窗口,将我们生产的帆船进行展示。”
在采访过程中,胡经理掏出自己的手机向记者展示了公司正在生产的一条60英尺的单体帆船。“计划5、6个月之后下水试航,争取跑一趟海南。”胡经理介绍,公司正在筹划一次“郑和下西洋”,就是用这条60英尺的单体帆船。
市民买得起帆船停不起
走在奥帆中心,会看到大大小小的帆船、游艇停靠在其中。记者了解到,一条13英尺的帆船售价可以达到4万多元,有的帆船甚至可以达到更低的价格,这样的价格对于能消费得起汽车的人来说,完全可以接受。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在我市个人购买帆船的数量非常少。“奥帆中心的泊位费每年从几千元到十几万元不等,对很多人来说能买得起帆船、游艇,停靠费用也消费不起。”一家帆船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
“缺少公共的下水坡道,这也制约着市民参加帆船运动。”采访中,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国外,很多家庭都拥有帆船,而且可以随时去海边玩。“找一片公共的下水坡道,换上装备,驾驶着帆船出海转一圈,然后冲洗一下,将帆船拆解带走,非常方便。”一方面是泊位费昂贵,一方面是缺少下水坡道,这些因素制约着市民购买帆船,玩帆船。“愿意花钱玩帆船的多数是外地人,其中以孩子居多,家长都是陪着孩子一起玩。”在奥帆中心,记者遇到一位向游客介绍帆船的工作人员。每年,我市都会组织多次“欢迎来航海”帆船体验
活动,广大市民均可免费体验帆船,而自2006年启动的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也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喜欢上帆船。如何让体验过帆船的人以后能够自发自愿地参与帆船运动,真正的喜欢上帆船运动,也成为打造帆船之都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在这项运动的市民接受度还不高,对这项运动也缺乏深入的了解。”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增加市民参与度的同时,也希望政府能够增加帆船运动的公共设施,如公共下水坡道、帆船泊位、岸上增加停放帆船设施等,为帆船爱好者参与这项运动提供便利。
帆船产业前景充满希望
尽管曾经的龙头企业——青岛立行车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遭遇了停产也有小型的船艇制造企业出现倒闭,但是我市船艇产业的整体趋势还是向上的。据了解,青岛立行车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停产之后,公司为克利伯环球帆船赛订做的16条大帆船剩余部分已经由好事中集团接手。“要说立行停业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毕竟我们之间也有一些合作,但是并没对我们造成多大的冲击。”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对青岛立行车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停业非常惋惜,不过他对青岛市帆船制造行业的前景非常看好。
据了解,我市帆船、游艇制造企业, 的产品主要都是销往国外,但是他们也积极地开拓国内市场。为了吸引更多的人购买帆船,青岛龙德船艇制造有限公司推出了“AA制”购帆船的概念。“如果一个人购买帆船可能会感觉比较贵,但是几个人一起购买的话,这样就便宜多了。”鲍同伟告诉记者,如果五个人购买一条润龙19英尺的帆船,每个人仅需要2万元左右,平时可以挂靠在俱乐部,想玩的时候就直接玩。“帆船毕竟与汽车不一样,不可能天天驾驶,挂靠在俱乐部会,由俱乐部负责维护,会省心很多。而且,购买帆船的第一年我们不会收取泊位费,第二年开始是1万元/年。”鲍同伟说。“其实大众认为帆船是奢侈品是一种误区。”鲍同伟表示,帆船是一种纯天然的运动,可以近距离接触大海,而且成本核算下来也不算贵。“去健身房的费用就可以玩帆船了。”同时,鲍同伟还勾勒了这样一幅画面,有外地的朋友来青岛玩,看完了风景之后,再驾驶着自己的帆船带着朋友们出海转一圈。“这种感觉绝对不一样。”鲍同伟笑着说。“我感觉,市场的潜能还没有完全激发出来,但是我对这个行业充满了希望。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青岛嘉乐比海船艇制造有限公司胡经理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