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山东打造海洋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1-11-05 20:50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中国的能源体系朝着绿色、清洁、低碳的方向转型。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建设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海上风电基地。

山东省沿海风力资源丰富,具有风速高、静风期少的特点,开发潜力巨大。2020年,山东沿海七市风力发电量 178.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1%,占全省发电量的 3.1%。其中,烟台、潍坊、滨州、青岛、威海5市风力发电装机超过 100 万千瓦。

“聚焦渤中、半岛北、半岛南三大片区,推进海上风电集中连片、深水远岸开发应用示范,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和千亿级山东半岛海洋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山东省海洋局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处处长段建文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山东省将把海上风电作为拓展可再生能源发展空间的重要领域。

打破能耗“天花板”

山东是个经济大省,但不是经济强省。长期以来,形成了经济结构偏“重”的局面,能源资源消耗比较大,空间、容量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比较典型的就是“三个天花板”——能耗、排放、土地。

首先是能耗。山东作为经济大省,也是用电大省。在2020年主要城市用电量排行中,山东多个城市上榜。其中,滨州位居第3,全社会用电量仅次于上海、苏州,超过重庆、北京、广州,一城的用电量占了山东六分之一,且超过省内两大强市青岛、济南的总和。

滨州GDP在山东处于中下游,但重工业相对发达,有6家企业上榜2021年中国500强,分别是魏桥集团、宏桥集团、京博控股、创新金属、渤海实业、西王集团,基本都是能源企业。其中,魏桥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铝业生产企业,同时也是著名耗电大户。

除了位居第3的滨州之外,山东还有潍坊、烟台、临沂等城市均位居前列,这与重工业发达的产业结构有关。

为倒逼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时期,我国建立了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简称能耗双控)制度,在全国设定能耗强度降低、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各地区,严格进行考核。

2015年,山东煤炭消耗达4.35亿吨,居中国第一位。国家要求山东“十三五”末也就是2020年底前必须将煤耗压减到3.9亿吨,压减10%。“十四五”期间,山东省煤炭消费量要控制在3.5亿吨左右,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60%以内。

然而,经济发展不能不耗能。要想完成国家下达的压煤任务,山东必须聚焦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省外来电做加法,突出煤炭、煤电做减法,加速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

开拓海上风电“主战场”

清洁、低碳的海上风电,是拓展可再生能源发展空间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围绕服务海洋强省建设,山东规划布局了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启动了首批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实现了风电发展由陆域转向海洋的跨越。

锚定“3060”双碳目标,《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以风电、光伏发电为重点,以生物质、地热能、海洋能等为补充,因地制宜推动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协同化发展。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力争达到9000万千瓦左右,可再生能源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提高到19%左右。

其中,风电以海上风电为主战场,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科学布局陆上风电,重点打造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到2025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500万千瓦。

开发海上风电,离不开风电装备制造业的支撑。山东省海洋局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处处长段建文表示,下一步,山东省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独立创新、联合创新,实现风电装备生产本地化、高端化,打造“立足山东,辐射沿海”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工程总承包、运维服务等于一体的风电装备产业集群。

目前,山东已拥有一批风电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和“隐形冠军”。比如,双一科技在风电机舱罩和风电复合材料领域皆是行业领先,是国内领先的风电配套设备生产企业;天能重工专注风机塔架领域多年,与天顺风能、泰胜风能、大金重工被称为中国风电塔筒的“四小龙”;通裕重工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MW级风电主轴生产企业……

风电装备制造业全面起势

早在2011年,青岛就确定风电装备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经过多年的招商引资和战略部署,青岛的风电装备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产业配套体系较为完善。

企查查数据显示,山东省现有风电相关企业3242家,其中青岛市以639家排名第一;山东省现有海上风电相关企业672家,其中青岛市以240家排名全省第一。

位于西海岸新区的德枫丹(青岛)机械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全球风电行业提供专业的轴承产品,抓住风电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和大型兆瓦级涡轮机时代的机遇,加快技术升级步伐,完善战略部署,市场份额逐渐扩大,营业额不断提升。

青岛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产品批量交付于金风科技、东方电气、远景能源、联合动力、上海电气、维斯塔斯、GE、运达风电等多家风电整机企业,是风电行业的“隐形冠军”。

围绕海上风电这一新兴产业,青岛正在下一盘大棋。今年的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发展海上风电产业,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融合示范风场等风电项目建设。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培育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海上风能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装备,规划海上风电配套的储能设施建设与智慧能源管理。积极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上风电+制氢”“海上风电+海水淡化”等跨界融合发展新模式,重点支持西海岸新区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项目、蓝谷新能源海上风电项目、胶州市上海电气风电装备产业园、西海岸新区中能融合浮式海洋风电机组生产制造基地等建设。

聚焦海上风电领域,青岛积极推动打造一批百亿级、千亿级海洋产业集聚区。与此同时,省内其他城市也在利用各自优势、纷纷布局风电产业基地。例如,威海乳山市将海上风电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引进海上风电领域上下游企业,成功跻身为全省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基地之一。

在全省统一规划、一体开发风电的战略布局下,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在山东全面起势,一个千亿级海洋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来源:第一风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