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水之后迅速膨胀快速止血、吸水后融化成冻胶状促进伤口愈合,这是两种新型的止血材料,原料是从海洋生物甲壳中提炼出的壳聚糖。这两种海洋生物新材料由即发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近日,这两种新材料一举拿到了三项专利,并获得了德国莱茵TUV公司颁发的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这意味着,即发集团的两种新材料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而且作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其质量管理方法和水平达到国际标准和法规要求,拿到了国际通行证。而这也预示着一家传统纺织服装企业向医用纺织品领域转型升级的大幕已经拉开。
创新研发海洋生物新材料
海洋生物甲壳在青岛人的印象中是不能食用的垃圾,作为一个滨海城市,青岛的甲壳资源非常丰盛。13年前,即发集团就着手研究从甲壳中提炼新纤维,最终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从甲壳中提炼甲壳素纤维,并应用到纺织服装产品上。其自主研发的“海洋生物甲壳质保健针织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甲壳素纤维独有的抗菌、杀菌等作用在即发的各项产品上得以发挥,大大提升了即发针织内衣、毛巾、袜子等纺织产品的附加值。
即发集团在蓝色领域尝到了甜头之后,于2004年投资成立了青岛即发新材料有限公司,专门拓展甲壳素纤维在多产业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和促进成果转化。从2007年开始,即发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根据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消炎属性锁定医用纺织品领域,即发集团企业技术中心主任黄聿华告诉记者,“从2007年到2010年,我们用了三年的时间,先后完成了对甲壳原料的筛选,实验室内对各项指标反复试验,并确立最适合生产的温度、条件、环境控制以及专用生产设备的研发。”黄聿华告诉记者,由于医用辅料要跟皮肤直接接触,因此原料不能被污染,要选择深海甲壳,另外蛋白含量不能过高,否则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因此甲壳的骨节部分就不能用。如今,这两种海洋生物新材料的五大生物安全性指标均已通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并于近日拿到了德国莱茵TUV公司的认证,“这个认证是出口国际市场必需的认证,只要拿到了这个认证,国外的客户就会认可你的产品。”
据介绍,这两种新材料在医用生物甲壳素纤维材料的高吸湿性等关键技术方面申请了四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两项PCT国际发明专利,已获授权三项国家发明专利。研发的医用生物纤维材料已批量出口到国外多家医用产品公司用于临床试验和申请产品批号,用作伤口愈合材料和止血材料。
新材料备受客户青睐
这两种海洋生物新材料有哪些优点?黄聿华给记者举了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有新闻报道医生给病人做手术时遗漏了纱布在病人体内,由此引发病人反复发炎,而如果是这两种新材料制成的纱布落在人体内,很快就会融化吸收,而且还有抗菌消炎的作用。”黄聿华给记者拿出了两包海洋生物新材料制成的医用止血辅料,一包是吸水膨胀辅料,黄聿华剪下一小块辅料放入水中,这块辅料迅速膨胀起来,“辅料吸水膨胀之后对伤口有一定的压力,所以止血效果很好”。黄聿华又从另一块辅料上剪下一小块,放入水中后,马上成为鸡蛋清一样的冻胶状,“这种辅料可以迅速封住伤口,既达到止血效果,还能促进愈合不留疤痕。”
黄聿华告诉记者,以甲壳素为原料的海洋生物纤维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无毒、无刺激、无致敏,生产成无纺布、纱布等产品,可用作止血材料、伤口愈合材料、体内手术隔离材料、免拆手术缝合线、腔隙填充材料以及整容、整形等与人体组织紧密接触的卫生材料,集止血、消炎、促进愈合等多功能于一体,并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缩短医疗周期,可被肌体吸收而不留疤痕,避免二次损伤。
新材料的优良特性引来了国内外诸多客户的关注,“目前,英国一家医用器械产品经销商和山西省一家医用材料经销商找到我们寻求合作。”黄聿华表示,这两种材料的附加值要远远高于纺织服装面料,“甲壳素纤维应用于纺织服装面料上是论吨销售的,而应用于医用止血辅料是克卖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
成立科研中心深入研发
两种新材料已研发成功,但是要实现产业化还得做相应准备,这两种新产品填补了国内外市场空白,生产设备需要即发的研发人员研制。为了将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进行产业化转化,即发集团申请了600万元青岛市蓝色专项资金扶持。这笔资金将用来新建专业厂房10000平方米(其中净化车间500平方米),建设两条医用甲壳素纤维生产线、一条纤维化学改性生产线、一条医用无纺布中试生产线、两条医用无纺布产业化生产线和一条包装生产线。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医用甲壳素纤维30吨和医用无纺布止血片100万份。
为了推动即发集团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进程,加快由一般纺织品向医用纺织品的产业转型升级。日前即发集团与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签订建设即发科研中心的合作协议,拟投资3亿元筹建海洋生物材料科研基地,基地内建设新型海洋生物材料科研中心、海洋生物材料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及其生活配套设施等。
黄聿华告诉记者,即发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加快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同时,目前正积极筹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所需各种条件,申请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证书和产品注册证书等,希望能尽快打开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