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烟台造监测系统为大海布神经 孕育蓝色产业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12-07-10 00:00

 

“圆球般的形状,淡黄色的外表,浮在海水中随波而动。”第一眼看上去,除了颜色之外,放在烟台港海域的这个装置和普通的浮漂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然而在“其貌不扬”的背后,它却能发挥“别具魅力”的作用。7月2日上午,在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大厅里,记者见到了技术人员的演示过程。通过这个“浮漂”,不管是海区的气象数据,还是水溶氧、叶绿素等技术指标,监测后台都了如指掌。

 

 这个“神通广大”的神秘装置,全名叫做“海洋环境多参数在线监测系统”,是由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和烟台海诚高科公司共同研发而成。自从投放到烟台港海区之后,它就以15分钟一次为交换频率,不断地向监测后台发送着浅水区和深水区的各项指标。

 

 在马兆虎看来,这套监测系统无疑能帮上自己的大忙。作为烟台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主任,他深知传统人工监测手段的不足。“人工采集海水样本,需要工作人员乘船出海,为保证安全,他们必须穿上厚实的工作服和救生衣,大热天也不例外。并且由于采样点位太多,有时在海上一漂就是十几天,人力、物力成本很大。”

 

 最为关键的是,传统的人工监测并不能保证海水数据的实时性和持续性,国家海洋局统一规定的监测,全年只有四次,一次需要十几天才能出结果,与每隔15分钟更新一次数据的自动监测系统有天壤之别。

 

“物联网技术是保证这套监测系统高效运转的关键。”烟台海诚高科技术总监张文秀告诉记者。在浮漂下面,挂靠着多个传感器。采集到海水信息之后,传感器便通过无线信号把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只要有接受终端,技术人员随时随地都可查阅信息。“通过智能手机也能进行监测,当数据超过临界值时,系统会发送警示,就像给手机定了一个闹钟。”张文秀说。

 

 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博士冯巍巍认为,这套系统对于“读懂”海洋很有帮助。他介绍说,要具体了解海洋环境变化规律,并进一步进行相关预测,需要大量的数据积累和比对。“赤潮和浒苔的发生都有一定的规律,由于缺乏数据,以前只能等到它们来了之后再组织应对;而如果监测系统能得到广泛应用,在未来则有可能实现对它们的预测,从而提前防治。在监测海上石油泄漏方面,系统也能发挥相应的功效。”

 

 据了解,这项在发达国家已基本成熟的海洋监测技术,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广阔。在国家海洋局公布的《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十二五”业务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了“加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升海洋环境应急和综合管理技术支撑能力”的要求。

 

 马兆虎告诉记者,中国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除了国家海洋局直属的监测机构之外,每个沿海地市也有相应的监测中心。如果把这些机构的监测实现“人工”向“智能”的过渡,就是一笔数目不小的需求。再加上养殖、旅游、海水应用等与海洋经济相关产业的需求,按照每台设备200万元左右的价格,未来在海洋环境监测方面,将有望形成一个蓝色经济大产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