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科技创新的践行者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16-11-11 12:23

他是一位对科学研究执着而又充满兴趣的人,是一位真正的学者”。陈松林研究员身边的同事这样评价他。

陈松林,198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鱼类生殖生理和繁殖技术研究。对水产科技事业的挚爱,使他能潜心于他的课题研究,1987年,他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的“葛洲坝下中华鲟人工繁殖的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工作不到5年的他就崭露头角。

1987年,27岁的陈松林被国家公派到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鱼类生理实验室和法国雷恩第一大学进修鱼类内分泌学,在此期间他承担完成了大鳞 哈鱼促甲状腺素分离与纯化的研究课题;1989年回国之后他作为骨干力量完成了淡水鱼类 、胚胎冷冻保存的课题研究;作为主持人他完成了“草鱼垂体生长激素分离纯化、单克隆抗体制备及ELISA测定技术建立”等6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凭着优秀的工作业绩,他于1996年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同年,他师从中山大学林浩然院士,攻读在职博士学位,从事淡水鱼类分子内分泌的课题研究。1997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陈松林远赴德国,开启第二次海外求学之旅,近3年的时间,他承担完成了有关鱼类干细胞培养和基因工程的课题研究,用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将自己武装起来,蓄势待发。

2000年,农业部在黄海水产研究所组建了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陈松林放弃国外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选择到黄海所工作,被时任黄海所所长的唐启升院士聘为该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同时,黄海所为他专门成立了海水鱼类细胞和基因工程学科组。中外不同研究环境的长期历炼,唐启升、林浩然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赏识与指导,以及聚集在他周围的精英团队,将这位我国水产生物技术领域一位难得的人才托举而出,陈松林振翅起飞了。

在回国后9年多时间里,陈松林主持承担了国家973项目课题、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共计20多项。以他为主建立了海水鱼类 和胚胎冷冻保存的技术体系,促进了我国海水鱼类种质保存、遗传育种和苗种繁育的发展;建立了海水鱼类细胞系14个;发明了鱼类胚胎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克隆了鲆鲽鱼类抗病和性别相关功能基因60多个;率先提出海水鱼类抗病分子育种的技术路线,发明了牙鲆抗病基因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筛选到30多种海水鱼类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900多个;开辟了鱼类分子标记辅助性别控制的新途径;建立了半滑舌鳎等5种鲆鲽鱼类雌核发育技术。9年来,陈松林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水科院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共发表论文140多篇,其中SCI论文70多篇,主编出版专著1部,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

从陈松林的科研伙伴和学生们那里,听到最多的话是:“治学严谨,不知疲倦,令人钦佩,堪为楷模”。大家一致赞同陈松林自己的说法:作为一位水产科技工作者,就是要瞄准水产业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创新性研究,为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渔业科技进步提供动力。陈松林和他的团队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们瞄准海水鱼类养殖业中存在的缺乏基因资源、病害泛滥、缺乏抗病优良品种以及雌雄鱼生长差异过大等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具有应用前景的前沿性应用基础和技术创新等研究,这种创新性研究成果的能量一旦释放出来,就会产生“核聚变”般的扩散效应。

半滑舌鳎是我国新近开发的重要名贵海水养殖鱼类,其生长快速、适应力强、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是半滑舌鳎雌、雄个体生长差异巨大,雌性比雄性生长快2倍~4倍,经过1年多的养殖后,雌性个体可达到1斤多,而雄性个体只有2两~4两,渔民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养殖1年多的雄鱼如此“矮小”,没有市场,卖不出价钱,非常伤心。由于雄鱼生长过慢、比例过大也严重影响了渔民的养殖积极性、限制了半滑舌鳎苗种的推广和养殖产业的发展。对此,陈松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产业的需求就是研究方向,渔民的难题就是研究课题。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后,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全雌或高雌性率的半滑舌鳎苗种就成为陈松林及其团队近些年来主攻的目标。经过6年多的研究,陈松林及其团队筛选到半滑舌鳎雌性特异分子标记,发明了分子标记辅助性别控制技术,将半滑舌鳎雌性鱼苗比例从原来的不到50%提高到70%左右,将养殖产量提高30%以上。同时,他们还率先突破了半滑舌鳎人工雌核发育难关,发明了半滑舌鳎人工 和异源冷冻 诱导雌核发育等一系列方法,培育了半滑舌鳎雌核发育群体,从而为半滑舌鳎全雌苗种生产提供了技术手段。他一边进行创新性研究,一边进行成果推广,主持承担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半滑舌鳎高雌性化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中试与示范”。在他的积极努力下,这些技术成果目前已在山东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和山东海阳黄海水产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进行了推广应用,提高了养殖产量,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牙鲆是我国另一个重要海水养殖鱼类,但牙鲆在养殖过程中病害非常严重。针对牙鲆养殖业病害泛滥、缺乏抗病、高产优良品种的问题,陈松林率领他的团队开展了牙鲆抗病分子育种新技术的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采用功能基因组、分子标记、家系选育和杂交等多项技术,已初步培育出牙鲆抗病、高产新品系,并在山东、辽宁的一些水产养殖公司进行了小规模示范养殖,表现出良好的养殖潜力和推广前景。

他是这样一位科学家,在他的研究领域里,他填补了诸多空白,取得了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他为生产企业突破了难以逾越的难关,打破了生产的瓶颈,给企业今后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希望。他像行进在科学道路上的开拓者和清道夫,将渔业科技创新与水产养殖实践紧密结合。我们坚信,科学的未来永远属于像他这样满腹才华而又钟爱科学研究的人。

来源:大连海洋与渔业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