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再布局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1-12-02 23:59

广东省珠海市的美丽海湾 祝桂峰 摄

广东因海而兴、因海而富、因海而强,海洋资源优势明显,2019年广东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约2.11万亿元,已连续26年居全国第一,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日,《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对“十四五”时期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系列目标。

明确陆海一体空间布局

根据《规划》,到2025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将继续保持全国首位,并将建成海洋高端产业集聚、海洋科技创新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4类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10个,打造5个千亿级以上的海洋产业集群。

《规划》提出,未来5年,广东将推动陆海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一核、两极、三带、四区”的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布局。

一方面,要着力提升珠三角核心区发展能级。依托深港、广佛、珠澳极点和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为载体,共同建设高端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推动广州打造世界海洋创新之都,构建江海联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带,形成海洋科技创新和综合管理与公共服务高地。支持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建设“蛇口-前海-海洋新城-光明”西部海洋科技创新走廊和“盐田-大鹏-深汕”东部向海发展走廊,吸引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规划》突出双城联动、强化多点支撑,提出,要加强广州、深圳重大涉海产业、基础设施、平台和政策对接,推动海洋经济协调发展;同时还要支持珠海、惠州、东莞、中山和江门立足本地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争创各具特色的现代海洋城市。

另一方面,以汕头、湛江省域副中心建设为引领,加快打造东西两翼海洋经济发展极,统筹涉海基础设施建设、海洋产业布局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粤港澳大湾区串珠成链,形成世界级沿海经济带。

未来5年,广东还将依托不同海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开发潜力,由近及远、梯次开发,统筹开发海岸带、近海海域经济带和深远海海域经济带,形成各具特色的三大海洋保护开发带。

不仅如此,广东还将以各类园区、开发区为载体,以产业链条为牵引,集聚海洋产业资源,建设海洋高端产业集聚示范区、海洋科技创新引领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四类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培育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不断突破关键技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引导产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

《规划》提出,要打造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推动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化开发,力争到2025年底累计建成投产装机容量达到1800万千瓦;加快建设阳江、粤东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省风电整机制造年产能达到900台(套)。

《规划》还提出,要打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增强高端海工装备研发、设计和建造能力,加快向中高端海工产品和项目总承包转型,加快形成产值超千亿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未来5年,广东还要加快海洋服务业提速升级,加快“海洋-海岛-海岸”旅游立体开发,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海洋旅游产业集群。还将推进央地合作开发南海油气资源,加快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海洋油气化工产业集群。吸引国际大型油服企业在广东设立区域总部。打造以广州、惠州、湛江、茂名和揭阳等为核心的沿海石化产业带,形成“一带、两翼、五基地、多园区协同发展”特色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实施质量品牌建设工程,打造一批品牌响、质量优、效益高的石化产品。

未来5年,广东将高质量建设“粤海粮仓”,布局珠三角沿海和粤东粤西两翼深水网箱产业集聚区、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加快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海洋渔业产业集群。聚焦种业“卡脖子”关键问题,实施“粤种强芯”工程,实现建设水产种业强省目标。

节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

《规划》同时指出,要加快推进海洋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提升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探索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促进海洋经济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要坚持高端引领、绿色发展,推动涉海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加快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着力提升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

未来5年,广东将建立起海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自然保护地面积将达49万公顷。广东还将建成2个省级及以上海洋综合试验场、3个海洋科普与教育基地、3个海洋博物馆。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