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高校大学生保护海洋、热爱海洋的意识,增进大学生对极地海洋科考的了解,11月28日,“美丽海洋公益行动-守护WE蓝”主题活动在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顺利举办。本次活动主要包括极地科考主题讲座、海洋生态摄影公益展两部分。
美丽海洋生态摄影公益展
当天的“美丽海洋生态摄影公益展”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主办,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青岛清源环保公益服务中心以及众多海洋保护公益机构,联合向社会征集作品,并得到了国内顶尖海洋摄影家的积极响应。
镜头定格的自然景观绚丽多彩,既有如调色盘般多彩的海岸线,亦有壮美的海上旭日初升与落日余晖等;海洋生物更是奇异多姿,深沉的蓝鲸、活泼的斑海豹、可爱的海兔……无不引人驻足欣赏。但与此同时,也有当海洋生态遭遇人为影响时,一个个坚韧的“蓝精灵”用心保护海洋的努力。他们中,有稚气纯真的孩童,也有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显露着同一种神情,那就是“认真”。
前来观展的同学们则仿佛置身于海边、潜游于海底,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理解海洋公益的重要性,以及海洋生态保护赋予我们的使命。
极地科考主题讲座
“极地科考主题讲座”由山东大学(青岛)生命科学学院、山东大学(青岛)生命沙洲志愿团队,特邀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秦启龙副教授,带来丰富的极地科考相关知识。
秦启龙老师首先简单介绍了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的中国首个北极考察站——黄河站;随后,基于自身2015年考察北极黄河站的经历,结合丰富的图片展示,重点介绍了北极科考中如何近海采样、相关注意事项,并分享了考察中遇到的困难与趣事。
讲解中,同学们得知秦启龙老师于2020年搭乘“雪龙2号”,参与了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站考察。他描述了航程中的冰川和冰间湖(海)景观,介绍了考察时的饮食与住宿条件,讲解了旅途中的特殊天气情况、以及海洋监测专用温盐深仪CTD的使用。说到旅途中的奇妙经历,他还特别提到曾在中山站,采集到触手角鮟鱇这一稀有鱼种。现场同学认真聆听,不时发出惊叹,对于海洋科考展现出高度热情,也扩充了对极地科考的知识储备。
参与活动的一位同学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更加多面地认识了海洋,增强了关注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也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有了立体化的了解与感受;更通过秦启龙老师的讲授,近距离地了解到极地科考的工作内容和意义,希望未来有机会,我也能成为极地科考的一员。”
近期,“美丽海洋生态摄影公益展”还将在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展出,以吸引更多大学生对海洋的关注。
项目介绍
“2021年美丽海洋公益行动”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主办,旨在充分凝聚社会各界爱海公益力量,提升全民保护美丽海洋的意识,传播海洋生态保护知识,形成全社会积极投身守护美丽岸线、共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作为“美丽海洋公益行动”的承办方,在海口、三亚、青岛等地,积极推动志愿者、大学生、企事业单位等各界爱海力量加入“美丽海洋”大家庭,提高公众预防和减少海洋垃圾的意识,进一步扩大净滩公益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汇聚守护美丽海洋的正能量,打造中国自主的海洋公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