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青版财经小记者们来到国内首个海底隧道主题博物馆——青岛海底隧道博物馆参观研学。青岛海底隧道博物馆拥有实物及照片展品近千件,不仅有隧道设计图纸、海底钻探岩芯、历史老照片等,还有隧道的实景沙盘、裸眼3D体验区,让小记者们大呼过瘾。
讲解员介绍海底隧道建造技术。盛军 摄
介绍世界上已经建成的海底隧道情况。盛军 摄
小记者们先后参观了世界海底隧道史、海底隧道建造技术、胶州湾隧道建设历程、胶州湾隧道安全运营保障、胶州湾隧道建设意义五个展馆。据讲解员介绍,胶州湾海底隧道是国内第一批建设的海底隧道,全长7800米,跨海部分4095米,是目前国内最长的海底公路隧道,建设规模及开挖跨度均居世界之最。曾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胶州湾隧道的建成通车结束了多年来“青黄不接”的历史,优化了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实现东西岸“半小时经济圈”、山东半岛各中心城市“四小时经济圈”。
讲解员介绍在建的海底隧道。盛军 摄
小记者们在裸眼3D体验区。盛军 摄
而整个研学过程中,最吸引孩子们眼球的是“隧道立体沙盘”,当隧道顶层缓缓升起时,整条隧道实景构造形象地呈现在小记者们眼前。 小记者们纷纷发出了惊奇的赞叹声。
小记者们参观有局部升降功能的胶州湾海底隧道立体沙盘。盛军 摄
用模型展示胶州湾海底隧道的排水系统。盛军 摄
“开挖隧道时进水了怎么办?海底隧道能使用多长时间? 隧道里发生火灾怎么逃生? ”在提问互动环节,小记者们准备了一箩筐“问题”,讲解员专业耐心地解答了每位小记者的提问。
小记者提问环节 。盛军 摄
通过此次研学活动,小记者们了解到胶州湾隧道建设中攻克的难题及其建成通车对青岛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感受到了隧道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专业造诣和工匠精神……
小记者们合影留念。盛军 摄
胶州湾海底隧道给“黄岛”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盛军 摄
青岛财经日报记者盛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