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我们能拥有一片怎样的海洋?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6月23日上午,2022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分论坛之一——蓝色国际合作企业家暨青年科学家论坛(以下简称“青年科学家论坛”)即将在青岛世界博览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由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青岛市人民政府承办,将举办开幕式和主论坛、7个分论坛、全球海洋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以及东亚海洋博览会等10个板块活动。
聚焦联合国“海洋十年”七大目标之一——实现“物产丰盈的海洋”愿景,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参与支持的青年科学家论坛邀请九位国际知名海洋科学家和资深智库专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展开9场主题演讲及1场圆桌对话,借助海内外青年科学家的行动与智慧,透视未来十年推动全球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图谱。
“海洋十年”全称为“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在联合国大会第七十二届会议上宣布启动,旨在通过2021年-2030年十年时间“构建我们所需要的科学,打造我们所希望的海洋”。“科创”,毫无疑问成为下一个10年推动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锚点。
为推动海洋科学领域的高端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青年科学家论坛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遥感专家潘德炉,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原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长)、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余兴光,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院长林霄沛,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药学院院长鞠建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院长孙军,法国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关系研究所(IDDRI)海洋计划主管朱利安·罗切特(Julien Rochette),以及加州州立理工大学自然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法与水资源法教授安娜斯塔西娅·特雷斯特斯基(Anastasia Telesetsky)等9位国际知名科学家与会,聚焦海洋碳汇、海洋生物研究、海洋城市建设、国际科研合作等关键领域进行主题演讲,分享全球海洋研究前沿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洋十年”这一全球命题下,在中国创新提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驱动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具备巨大潜力。在青年科学家论坛现场,多位科学家将围绕“‘海洋十年’中国方案——科技创新重塑全球海洋治理”主题进行圆桌对话,共同探讨下一个10年推动全球海洋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海洋科技创新是构建海洋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根本支撑,也是撬动地方整体发展水平提升的战略支点。在全球掀起的大规模、变革性海洋科学运动引领下,作为海洋科学发展、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未来十年海洋城市建设模式也将面临重大变革。
据悉,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南财智库、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现代海洋城市研究报告(2021)》,即将在6月22日举行的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开幕式上首次面向全球发布。这将是中国首份以现代海洋城市为主题的研究报告,也是首个反映海洋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现代海洋城市评价体系”,以数据为“眼”,洞见“海洋十年”愿景下海洋城市革新升级路径。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