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了青岛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今后五年,将紧紧锚定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围绕“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奋力谱写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篇章。
凝心聚力绘蓝图,履职尽责谋发展。参加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委员们纷纷表示,踏上新征程,我们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实干笃行、奋勇前进,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不断开创新时代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青岛最鲜明的特色优势。目前,青岛聚集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涉海资源集聚且丰富,在全国独一无二,海洋科研优势正加快转化为产业优势。但在青岛市政协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研究室主任谭志军看来,与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相比,青岛市在标准规则制定方面还存在短板。
标准规则是现代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谭志军建议,依托青岛市拥有的全国最雄厚的海洋科研机构及产业力量,建立海洋产业标准规则发展联盟,制定相关支持政策,以标准体系构建提升青岛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抢占海洋国际标准竞争制高点,增强海洋产业及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港口作为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既是青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又是青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支点,是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关键支撑。在青岛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新征程中,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承担着重要角色。“一条条通达世界的海上航线,既为青岛链接全球资源铺开了开放通道,更彰显了一座海洋之都的充沛活力。”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永翠表示,山东港口青岛港将继续发挥港口枢纽作用,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开班列、建陆港、拓货源,打通“东接日韩亚太、西联中亚欧洲、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大陆”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持续放大青岛更高水平开放优势,助力青岛加快构建更高质量的对外运输与贸易大通道,增强国际合作竞争能力。在做大国际中转方面,持续扩大全球班轮公司枢纽港定位优势,全面拓展远近洋搭配的国际中转网络布局,扩大日韩海上过境运输通道,进一步强化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优势。
来源: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