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建言献策】管艾宏:发挥侨界海洋高端人才集聚优势,助力打造活力海洋之都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2-04-15 23:31

4月14日,青岛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隆重开幕,出席会议的政协委员们围绕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协商议政,积极建言献策,为奋力谱写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青岛市政协委员、市侨联党组书记管艾宏建议,发挥侨界海洋高端人才集聚优势,助力打造活力海洋之都。

中央赋予青岛“强化海洋功能和特色、带动形成一批现代海洋城市”的新定位、新使命,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以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重点”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具体要求。海洋是青岛最鲜明的特色优势,如何聚焦重点建设内容精准发力,是青岛打造活力海洋之都的重要突破口。

针对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管艾宏委员建议如下,

(一)优化调整港口集疏运方式,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物流企业补贴政策,推动铁水联运市场培育,鼓励港口企业研究利用新技术推动铁水联运的发展;减少船舶尾气排放,积极探索开展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加快提高船舶岸电接电率,制定实施船舶受电设施改造计划,解决受电船舶少、船舶使用岸电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加强港口智慧监管。建设港口区域智慧物流集疏运体系,实现港口区域物流信息实时共享,进出港车辆的优化管理,建设“一站式”、“一网通”系统,实现重污染车辆全过程管控;加大新能源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港口和港区加氢站的建设,提高入港清洁能源车辆使用率,增加港区清洁能源供给能力。

(二)以高标准园区建设促进水产苗种开发与成果转化健康长久发展,推动现代海洋渔业体系建设。

科学规划建设苗种繁育产业园,在岸线整治规划中,预留8-10公里海岸线作为永久性水产苗种开发与成果转化的科学园区,保障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园区建设标准,依据水产苗种繁育要求和沿岸地理环境条件,按高标准进行园区选址、规划、设计和建设,使用最先进的控温控光、养殖用水清洁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和尾水处理等技术;做好入园企业审核保障,对划入园区内现有的水产企业进行整改,提出规范要求,对科研单位入驻给予优惠政策,对拆迁整理出的土地公开招标,保障水产苗种开发与成果转化用地。

(三)综合施策抓好水产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推动海洋生态化境绿色可持续发展。

迅速开展养殖尾水摸排,对不同养殖模式尾水进行取样、检测与评估,为养殖尾水处理技术与工艺研发、尾水处理系统方案制定提供支撑和依据;尽快明确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尽快梳理前期征求的意见,综合不同地方制定的标准以及我市实际情况,加快研究发布养殖尾水排放地方性标准;联合开展地方水产养殖尾水污染防治,成立地方水产养殖尾水污染防治小组,加强水产养殖生态环境监管,实施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实现养殖尾水治理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因地制宜制定高效处理方案,大力推广淡水池塘鱼菜共生水质处理系统。对于区域内池塘养殖聚集区,采用养殖尾水集中汇聚处理的策略,实现区域内养殖尾水的集中处理及达标排放。

(四)发挥侨界海洋高端人才集聚优势,助力打造活力海洋之都。

发挥侨界海洋人才集聚平台优势,广泛汇集侨资侨智侨力,以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海洋专委会为抓手,壮大侨界高层次海洋专家队伍,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海洋强市提供智力支撑;发挥侨创联盟、侨界海外工作站等招引平台优势,为海内外侨胞参与青岛海洋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多形式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和经贸合作活动,加强与海外侨团合作,以侨引才、以侨引智;发挥“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机制优势,将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需求、高校的人才需求、侨界的发展需求相对接,更好地服务于活力海洋之都建设;发挥侨界海洋高层论坛的活动平台优势,创办海洋主题高端论坛,围绕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合作等进行探讨和研究,为服务海洋强国侨界智慧和力量。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王淼 王伟 报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