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一直是青岛的城市特色,2008奥帆赛、残奥帆赛的成功举办,形成了青岛“帆船之都”城市品牌的传承。中国共产党青岛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建设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发展愿景,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发挥引领型海洋城市的作用,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对青岛海洋经济发展,打造更加充满活力、富有实力、独具魅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后奥运时代,青岛向纵深推进“帆船之都”品牌建设。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合峰会上指出,青岛是世界著名的“帆船之都”,为青岛建设活力海洋之都、发展帆船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敏带来了关于“建设活力海洋之都,繁荣帆船事业”的提案。建议青岛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突出“帆船之都”城市品牌优势,整合优质海洋资源,助力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影响力的活力海洋之都。
一是加速完善帆船基础设施。建议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根据《青岛市帆船事业和“帆船之都”品牌发展十年规划(2019-2028年)》《青岛市邮轮游艇帆船码头专项规划》相关内容,积极推动“帆船之都”全球品牌推广中心选址工作,加快沿海一线合理布局建设帆船码头和简易下水坡道,支持、引导有条件的码头、浴场管理单位以及帆船运动企业、俱乐部等机构通力合作建设简易帆船下水点,为大众参与帆船运动提供便利。
二是壮大帆船产业集群,激发海洋之都活力。建议青岛市发展改革委设立“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建设发展基金,出台促进帆船产业发展配套政策,优化城市品牌建设资本发展环境。建议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青岛银保监局牵头,相关银行、保险单位配合,银行金融机构为帆船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针对帆船生产经营企业,积极创新金融特色产品,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支持帆船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保险机构积极开发相关保险产品,推动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经营,提升保险服务供需适配性。
三是制定可操作性海上旅游船只证件容缺受理制度。建议由青岛市交通运输局、青岛海事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实行容缺受理,解决海上旅游帆船办证难的问题。打造“乘帆品海”等帆旅品牌,设计开发别具特色的帆船精品旅游路线,创新帆船特色旅游方式,打造高端海洋旅游品牌。拓展帆船旅游产业链,将帆船旅游纳入青岛市全域旅游体系。
四是提升海洋文化形象,深入推进帆船普及工作。建议由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教育局牵头,围绕城市海洋特色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和海洋、帆船文化教育普及,广泛开展“欢迎来航海”和“帆船进校园”活动,结合海洋之都、“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建设,实现海洋科普教育和群众帆船蓝色文化建设走实走深,推动帆船运动走进市民生活,让大众熟悉海洋、走近帆船、了解帆船,进而普及推广打造特色帆船、海洋文化品牌。
张敏表示,相信不断随着帆船事业的不断发荣发展,“帆船之都”城市名片将越擦越亮、越叫越响,更好展现青岛时尚活力,更好发挥引领型海洋城市的作用,助力海洋经济发展,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来源:青岛新闻网 记者 王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