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青岛高新区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体集群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2-07-14 08:03

科技创新体集群是一个创新生态系统,需要推动各类创新主体相互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好从源头创新到技术孵化再到应用落地的“创新生态雨林”。

中关村创新中心、百度智创基地、科创慧谷……近年来,将“科创”作为区域发展最强劲的内生动力,青岛高新区以强实力打造“强引擎”,构建“雏雁成长、强雁振翅、头雁引领、雁阵齐飞”科技创新体系,打造了一批知名科创产业企业载体,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体集群,助力青岛打造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记者近日走访了百度智创基地和中关村创新中心,深入了解高新区打造科技创新体集群、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梯度培育生态和深度赋能成效。

“软硬兼施”助企“高跳快跑”

“这是政府部门对我们的认可,也坚定了我们继续在风电领域深耕下去的信心!”近日,山东省工信厅公示了2022年度山东省“瞪羚”企业名单,位于青岛高新区百度智创基地的青岛百恒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光荣上榜。

深耕风电领域,百恒新能源在2019年入驻青岛高新区百度智创基地,在这里,他们搭建起了备件库和研发平台,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仅用了3年时间,便获评2022年度山东省“瞪羚”企业。

“唯有不断创新,才能锻造硬核实力!”青岛百恒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仕林告诉记者,他们多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已拥有专利30余项,可提供高电压穿越、变桨变频技术改造、电池技术改造等10余项技术服务。手中的核心技术已成为百恒新能源打开市场的利器。“以前是我们找市场,现在是市场找我们。”。

手握核心技术,是挺起百恒新能源发展的“硬支撑”。除此之外,王仕林坦言公司发展也离不开百度智创基地的“软支撑”,“有利好政策,基地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传达,还帮我们对接融资渠道。”此前他们研发生产空间受限,基地工作人员不仅为他们在协调了场地,并最终以优惠的价格购入了办公厂房。

既有技术“硬支撑”,又有服务“软支撑”,王仕林为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争取明年能获评省级‘专精特新’,冲击‘小巨人’!”


百度智创基地



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创业空间”

在王仕林看来,创业的起点很重要,而他也非常庆幸选择了百度智创基地。因为在百度智创基地创业,能得到全方位的服务和帮助。该基地负责人付航菲告诉记者,除了做好企业招商引资、工商注册、财税服务、共享办公、资源导入、政策咨询申报、股权架构、管理咨询、投融资服务等基本服务,“我们一直坚持做‘一个有温度的创业空间’。”

付航菲表示,他们孵化器团队成员都扎根青岛高新区,“我们生活在高新、工作在高新,在这里与在孵企业一同成长;我们一起租人才公寓、买人才住房、结婚生子,我们的孩子在这里入学,我们在高新区‘先做人、再做事’,倾注自己的所有资源招商引资,倾尽自己所有的精力服务企业,真正把建设高新作为了自己的使命,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

在与付航菲的交谈中,记者也深刻感受到了她对高新区的了解:小到哪里开了新餐厅,大到哪个重点招商项目落地开工;小到每个核酸检测点的工作时间,大到每一年的“入学政策”“学校教学特色”;小到行政审批的“秒批系统”使用流程,大到准上市企业库的入库标准,以及各类政策如何申报……面对企业家创业、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付航菲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出专业解答。如今,企业也习惯了有问题就找他们。“现在园区企业都跟我们成了好朋友,创业艰难,我们一起努力。”

截至目前,百度智创基地共有289家中小企业入驻,累计投资总额13亿元,带动就业逾千人,实现产值超5亿元,在孵企业取得约500余项知识产权,“千帆计划”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83家,培育了2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2家“山东省瞪羚企业”,“毕业”企业近40家,获得千万及以上融资、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明星企业层出不穷。百度智创基地获评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青岛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并连续多年获得高新区“十佳创新孵化平台”“蓝贝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

青岛“中关村”培育科小“满天星”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是极具活力和潜力的创新主体。近日,青岛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有8家企业入选2022年第三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至此,该创新中心已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超过入驻企业总数的1/3,科技企业队伍不断壮大,创新集聚效果愈发显著。

“青岛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始终重视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青岛中关村信息谷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洪龙表示,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成长性的创新群体,代表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多措并举,精准扶持科技型企业不断创新、育优、做强。”一方面,通过举办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线上线下培训会,帮助区内企业了解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条件、相关优惠政策,掌握相关操作流程。另一方面,发挥园区网络平台的宣传功能,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交流服务的桥梁,广泛动员企业开展申报、评价工作,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截至目前,园区已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另有7家企业已完成申报,待公示中。

据王洪龙介绍,这些科技型中小企业极具创新力,涉及的行业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我们还非常注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高质量发展。”王洪龙告诉记者,园区目前已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4人,现有博士5名,硕士22名。

强大的科研力量带来了可喜的科研成果。截至目前,园区共拥有知识产权数量398件,为区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其中,园区企业泰戈菲斯荣获“青岛市海洋声学仪器协同创新中心”称号,并入选青岛市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类项目(高端海洋装备);海拓智能和中创高科两家企业获得了第六批次山东省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在智能监控系统及人工智能视觉分析等领域获得了国内领先技术成果评估。

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链条

在青岛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青岛依蓝云科技有限公司是此次入选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之一。

“通过园区的培育和帮助,我们于2021、2022年进行了两次国科小的申报,并均取得了入库编号。”青岛依蓝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青峰表示,得以入选2022年第三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他们备受鼓舞,也心怀感激。自2021年1月18日入驻园区以来,公司便得到园区在科技金融、企业运营、市场拓展等大力支持和帮助。“近期园区还组织了股权设计及分配、股权投融资、企业运营风险解析、企业人力资源风险及控制等讲座活动,帮助我们对接了基金、银行、律所等机构平台,为我们解决、规避了日常的运营风险,搭建了股权融资发展之路的桥梁。”特别值得一提的事,通过园区搭建的平台,该公司成功对接到了福建三明市和赤峰市政府平台,并促成了市场合作,实现了95128打车出行项目在两地的落地。

多年来,青岛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不断创新服务体制、机制和方法,整合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竭尽所能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了完善的硬件配套设施和完整的创业链链条,主动服务上门,了解企业需求,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积极打造园区优良的产业生态。”王洪龙介绍道,通过培养企业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视,他们积极带动企业进行项目申报、双创大赛、科创项目参展等形式,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和整体竞争力。此外,为精准扶持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园区还提供了政策政务平台、科技金融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企业运营服务平台、双创交流平台六大产业服务平台,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多措并举下,青岛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在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仅2022年上半年,便协助园区6家企业获评2022年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协助7家企业完成2022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协助园区企业申报2021年科技创新奖励补贴120余万元;园区企业青岛泰戈菲斯海洋装备股份公司获评“青岛市产业领军人才团队”。

青岛财经日报记者 封满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