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国信1号”亮相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活动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2-08-26 18:50

8月24日,2022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活动在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开幕,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亮相。

“国信1号”养殖工船是全球设计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实用性和可靠性最强的渔船。单舱水体量比2个标准游泳池还多,每年的养殖产量超过查干湖一年的捕获量,养殖舱内水体声学指标已达到甚至超过静音级科考船水平,全船2108个测点信息对15个养殖舱内水、氧、光、饲、鱼进行集中控制与实时监测,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可缩短1/4以上。通过工业化的精准控制,有效减少近岸传统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发展理念的海洋渔业实践。

青岛国信集团是青岛市唯一一家将海洋产业作为主业的国有投资公司,自2012年开始研究海洋产业,历经十年探索实践和战略培育,初步构建起“科技+资本+产业”为核心的海洋产业要素体系,在全国拥有、控股百洋股份等11家海洋领域子公司。

“国信1号” 投资约4.5亿元,船长249.9米,排水量13万吨,载重量10万吨,设15个养殖舱,养殖水体近9万立方米,以“船载舱养”模式开展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黄条鰤等名优养殖鱼种养殖,可游弋躲避台风、赤潮,模拟野生鱼洄游路线,能远离近海污染,全年稳质稳量持续供应,解决了近海养殖污染严重、养殖环境不佳、过度用药、鱼病频发、品质不佳等弊端问题。

据了解,“国信1号”出品的裕鲜舫深海野游大黄鱼,由硕博养殖团队优选种苗,精心育饲。生长在离岸50-100海里的深海纯净水域,千里洄游,野性十足。目前工船可年产高品质鱼类3700吨,第一批高品质工船大黄鱼将于今年秋季起捕上市。未来,青岛国信集团还将研究养殖大西洋鲑、石斑鱼等高价值鱼类,陆续投资建设50艘养殖工船,形成总吨位突破1000万吨、年产值突破500亿元的深远海养殖产业链条。

作为全国海洋科技名城,海洋是青岛市的突出优势和特色所在,聚集了一批国字号顶尖海洋科研力量。在青岛响应和发力创新策源地工程方面,青岛国信集团作为自主创新的核心策源单位之一,为青岛乃至山东省奠定了全国深远海养殖工船产业的龙头地位,完成了以“大型养殖工船功能与船型”“鱼类集约化‘船载舱养’工艺与装备”为核心的创新性成果,已经形成3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突破了船载舱养、水体交换、减摇制荡、减振降噪、清污防腐、智能集控等六大关键技术。项目累计形成系列技术成果60余项,申请专利保护4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1项,获得授权10余项。

“国信1号”养殖工船在我国乃至世界渔业工业化养殖领域填补了行业空白,以其前瞻性、引领性、创新性、示范性的养殖技术与装备创新,向世界提供了深远海养殖的“中国方案”,为我国抢占全球高端渔业养殖装备市场制高点留下了“青岛印记”。

承载着青岛继续引领中国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的梦想,“国信1号”这艘大船将劈波斩浪,带领青岛海洋产业发展驶向“深蓝”。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陈晓莉 报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