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山东涉蓝企业:蓝色科技实现突破将大有作为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12-12-23 00:00

国内唯一的国家级海洋药物中试基地——位于海尔工业园的青岛正大海尔制药有限公司,一群科技研发人员正在实验室里专注地工作着,在静谧的氛围中,该公司副总经理任莉小声地与一位科研人员交流着海洋药物合成中的技术细节。

这是一支年轻的科技研发团队,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这是一家年轻的涉蓝企业,从成立到现在不到20年。然而,这样的“年轻”却让任何人不敢小觑:我国目前已上市的五种海洋药物中,有三种诞生在正大海尔制药,这其中,包括全国第一个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意味着我们涉蓝企业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科技研发人员必将大有作为!”谈及“蓝色未来”,知性而文静、一贯轻声细语的任莉不禁提高了语调。

自1997年硕士毕业后,任莉就加入正大海尔的科研团队,2010年又师从管华诗院士攻读海洋药物专业的博士学位,目前负责正大海尔的产品研发。有着十五年从业经历的她,亲眼见证了海洋药物产业的成长与跌宕。“我们研制的PSS曾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创新大奖拿了20多个,销售市场更是趋之若鹜,最火的时候,企业门口提货的大卡车排起了长队。”

然而,由于国内海洋药物产业基础薄弱、当时的扶持培育政策较少,正大海尔此后研发的几种海洋药物尽管同样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却都没有超越PSS。“十八大以后,海洋药物产业的发展环境正发生重大改变,我们一定会实现新一轮超越。”她说。

对于海洋产业的未来,正大海尔总经理王明刚同样充满信心,今年以来,他已多次与中国海洋大学科研团队洽谈PSS的二次开发事宜。“通过二次开发,可以产生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年销售额可达20亿元。毫无疑问,涉蓝企业特别是高端、新兴企业的大发展时代已然来临。”

做大海洋这篇文章,需要更多高素质的科技研发人才,目前在正大海尔的销售收入中,海洋药物产品所占的比例不到20%,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到2020年,海洋药物产品占比将超过50%;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也将从现在的3%提高到10%左右。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海尔的文化内核正是创新。这段时间,我们正在酝酿制定新的创新激励机制,未来还将在中德生态园建设研发中心。为此,正大海尔将敞开大门,广纳海内外优秀科研人才。”王明刚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