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经济地理丨北方第二城争夺战:天津坚守,青岛猛攻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3-02-17 09:55

编者按 “北方第二城”之争夺悬念再起。2022年,天津地区生产总值为16311.34亿元,青岛地区生产总值为14920.75亿元,两城间的差距由2021年的1558.6亿元进一步缩减到1390.59亿元。过去20多年间,青岛经济总量在北方城市中仅次于北京、天津,一直稳居“北方第三城”并向着进位争先大踏步迈进。而随着近年来天津经济增速的放缓,关于青岛或将赶超天津跃升“北方第二城”的话题再度炒热。“北方第二城”,对展开攻势的青岛来说还远吗?底蕴深厚的天津又能否守得住?

本报记者王彩娜

坚守,猛攻,“北方第二城”争夺战正酣。

近日,中国内地主要城市2022年经济数据相继发布,青岛追赶天津的速度再次加快。2022年,天津地区生产总值为16311.34亿元,位列中国内地GDP30强城市榜单第11、北方城市经济总量排行榜第2;青岛地区生产总值为14920.75亿元,位列中国内地GDP30强城市榜单第13、北方城市经济总量排行榜第3;两城间经济总量差距由2021年的1558.6亿元进一步缩减到1390.59亿元。

争夺“北方第二城”,经济总量与增速是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而是要将经济总量与其他指标相结合,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真正体现影响力与辐射力。

数据回落的同时,天津正在加快筑底。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天津在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转换上,已经实现了诸多方面的创新性突破,经济内在的回稳和上升态势稳固,既有扎实的基础和优势条件,也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青岛加速追赶天津

追赶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纵观近年来中国内地主要城市经济数据不难发现,天津的经济一直处在调整之中。从经济总量看,2017、2018年,天津维持在全国GDP第6;2019年,天津接连被苏州、成都、武汉、杭州赶超,勉强守住全国GDP10强席位;2020年,天津被南京反超,退出全国GDP10强榜单;2021年、2022年,天津仍是处于全国第11位,身后的宁波、青岛已经步步逼近。

青岛这个后起之秀更是火力全开,在大部分北方城市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迅速成为北方城市中的佼佼者。回望过去的五年,青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从2016年的9283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14920.75亿元,跨越了五个千亿元台阶。2020年,青岛与天津经济总量差距首次缩小至2000亿元之内;2021年,两城经济总量差距缩小至1558.6亿元;2022年,两城经济总量差距进一步缩小至1390.59亿元。

作为“吃开放饭”率先成长起来的开放型城市之一,青岛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始终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疫情肆虐的三年里,青岛外贸三年平均增速达15.4%,高于全国5.4个百分点,三年连上四个千亿元级台阶……青岛冲击“北方第二城”的底气正在不断累积。

虽然青岛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但是2022年天津的增速开始回暖,供给结构持续调优。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结构优化;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关键在“新”的比重持续性上升和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上。总体数据的增速横比,并不是天津的优势和转型发展的特点,因为天津产业结构调整难度比较大,结构调整期增速放缓是必然的,关键要看质量、看结构的优化。2022年天津市相关经济数据的表现,更能反映出近年来转型所取得的成绩。

随着制造业立市战略深入实施,天津市12条重点产业链带动作用持续显现,增加值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7.9%,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信创、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链增加值分别增长15.6%、9.2%、7.6%和7.2%。

在“北方第二城”的竞争中,天津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城市级别、资金总量、科教资源等。特别是作为直辖市,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被赋予了更高的战略定位——“一基地三区”,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天津吸纳人口、技术、资金等各类优质要素的优势将更加突出。

城市间的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天津与青岛面临的竞争态势逼人,发展任务艰巨繁重,不容丝毫迟疑和松劲懈怠。天津与青岛的

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非常相似,未来城市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对各类资源的竞争也将趋于白热化。

如何在向“全国前十”冲刺的过程中,还能保持住对后来者的领先优势,正考验着天津这座正在转型的城市。天津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组织实施“十项行动”,即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行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行动;中心城区更新提升行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绿色低碳发展行动;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

即将迈过1.5万亿元关口的青岛,接下来将向2万亿元大关发起冲刺。青岛提出,要把更多资源力量集中到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处,突出抓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三条线”重点工作,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聚力打造“六个城市”,努力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

共促区域协调发展

2022年中国内地主要城市经济数据全部出炉,南北地区经济数据的落差再次引发关注。从24座GDP超万亿城市看,18城位于南方,6城位于北方,仅有北京一城进入全国GDP10强。

实际上,近三年来,在争夺“北方第二城”的背后,有一个颇为尴尬的现实,“北方第二城”未能挤进全国GDP10强,北方地区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点来撬动,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促进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南北协调发展,天津与青岛大有可为,两城有责任也有能力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天津、青岛等北方经济强市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和协同发展,重点是在深化改革开放与结构调整方面下大功夫,加快培育北方经济新增长极,更大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要着力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从而提高对投资和人口的吸引力,提高创新转化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在新发展格局中,天津的优势和空间都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区域、东北亚三大都市圈中的超级大城市,天津坐拥现代化大港,是东北亚的海陆联运枢纽、是向西向南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拥有面向东北亚对内守护京畿、辐射三北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条件,有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进入实质见效期难得的京津双城一体化的发展机遇,有几乎覆盖制造业全门类,正在朝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快速转型的大制造基础,有名列国内前茅、开放度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的营商环境,天津必将成为新发展格局中的吸聚国内外优质投资的要地。

天津市日前公布了2023年重点建设、重点储备项目安排意见,发布了855个,总投资达1.92万亿元的重点项目清单。建设中的部分重点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

在经济回升的发展关键期,青岛的脚步也在加快。大项目是关乎城市发展质量和后劲的关键变量,今年开年以来,拼项目成为经济大市拼经济、抓发展、谋未来的关键一招。258个项目,总投资超2770亿元,一组来自项目建设现场的集中开工数据,折射出一个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能级提升的赛道上,以昂首奋进、争分夺秒的势头全力冲刺的青岛。

今年1月份印发的《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支持青岛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逆境,看谁稳得住;顺境,看谁进得快。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天津与青岛经济运行也将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久违的烟火气正伴随着清晰而强劲的经济脉动,传递着笑迎东风的春消息。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