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把二氧化碳“藏”在哪儿?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3-02-23 17:38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推进“双碳”目标实现,人们正在多方面探寻实现节能降碳的可能,更多的降碳技术开始受到关注,并走进大众视野。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便是其中之一。这种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或其他碳排放源中捕集,并运输到特定地点加以利用或封存的技术,具有减排规模大、减排效益明显的特点,被形象地称为“碳捕手”。

近期,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发布了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预测潜力达2.58万亿吨,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注入一针强心剂。

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对缓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碳中和压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人类活动造成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过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气候变暖又造成极端天气频发、海平面升高等问题,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科学家们研究了一种直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技术方法,那就是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再“藏起来”。

把二氧化碳“藏”在哪儿,是这项技术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科学研究发现,可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将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地面以下的深部咸水层、枯竭油气藏等地质体中,通过构造地层封存等方式实现二氧化碳与大气长期隔绝。这就是二氧化碳地质封存。

按照封存位置不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分为陆域封存和海域封存。其中,利用海底以下深部地质结构封存二氧化碳,由于具有安全性高、环境风险小、封存潜力大等特点,而受到多国政府、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二氧化碳海底地质封存主要方法示意图

图片来源: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部署下,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海洋战略研究团队自2020年起,对国外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发现,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都制定了相应的研究规划,并开展了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基础研究、潜力评价、工程示范以及商业应用。

据该研究团队负责人张涛介绍,美国于2013年完成全国陆上和各州管辖海域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和区划工作。日本 JSCC公司自2014年起先后在日本周边的10处海域开展地质调查,目标是寻找可以封存1亿吨二氧化碳的潜力封存点。2019年,该公司首次在距北海道海岸4千米左右、海底约1000米~2500米深的地层成功实现封存30万吨二氧化碳。而针对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风险,欧盟国家则已开展了10多年的环境监测专项研究,研发了用于监测二氧化碳泄漏的传感器和技术方法,并于2020年开始实施海底二氧化碳封存环境监测工程。“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具有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张涛说。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以及清华大学关大博教授团队创建的中国碳核算数据库估算,我国当前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在100亿吨左右,约为全球总排放量的1/4。资料显示,从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减排需求来看,按照现在的技术发展预测,2050年和2060年,需要通过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实现减排量分别为6亿~14亿吨和10亿~18亿吨。我国东部沿海省份是能源和工业原料的主要消费区,也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2020年沿海11省(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量的近一半。但由于这些地区陆域沉积盆地面积小、分布零散,适宜碳封存的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封存潜力有限。为此,研究人员把寻找适宜封存二氧化碳场地的目光转向了海域。

“就我国而言,基于能源结构和产业布局现状,当前开展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研究与实践,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尤其是缓解东南沿海地区碳中和压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工作牵头负责人、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陈建文表示。

具有巨大潜力,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研究与实践步伐正在加快

我国海域有没有适宜封存二氧化碳的场地?具体分布在哪里?

“幸好,我国海域地壳稳定性好、沉积盆地分布广、地层厚度大、构造地层圈闭多,具备封存二氧化碳的良好地质条件。”陈建文介绍,2010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与示范性工程”,对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估。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各地“双碳”行动的推进,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研究与实践的步伐也逐渐加快。2021年8月,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在南海珠江口盆地实施。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将恩平15-1油田群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封存于海底以下800米~900米深度的储层,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约30万吨、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46万吨以上。

尽管我国海域具有封存二氧化碳的潜力,但此前的潜力评价参数与相关数据主要来自公开资料,评价精度较低,尤其是针对工程级别的评价较少。为满足碳封存工作的实际需求,2021~202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和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充分利用20余年的海洋地质调查实测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以及公开发表的商业性油气勘探开发等资料,系统开展了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建立了中国海域地形地貌、盆地构造、沉积地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温场特征、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等七大类数据集,编制了包括地质条件、盆地评价和重点目标评价等系列图集。

据陈建文介绍,此次评价中,工作团队创新提出了符合我国海域地质条件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方法与适宜性评价方法,对我国海域主要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和适宜性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价结果证实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预测盆地级封存潜力达2.58万亿吨,渤海、东海陆架、珠江口等盆地适宜进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在此基础上,项目团队优选出重点目标区,为下一步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示范工程选址提供了方向。

把握战略机遇期,加快海域二氧化碳封存产业化需要技术和政策两方面支持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我国如何把握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推进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海洋战略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显示,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政府牵头主导、地质调查依托、企业各方参与、财税政策保障”是各发达国家推动海域二氧化碳封存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特别是各国地质调查机构通过开展碳封存潜力评价、关键技术研发等工作,加速推动了海域二氧化碳封存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为此,海洋战略研究团队提出以下建议:

由于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实施示范工程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已开展燃煤电站二氧化碳捕集与储存示范,但海域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还处在初步实施阶段,建议依托自然资源部等部门,联合相关院校和央企,尽快组成国家级专业团队,以安全高效为目标,以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规模化为原则,以攻克全流程中的“卡脖子”技术为重点,尽快实施一批示范项目,进而寻求海域地质风险应对、工艺装备研发、环境监测等解决方案。

此外,相对于我国每年约10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能够捕捉的量仅几百万吨,规模不到万分之一。这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方面的缺失。因此,建议相关部门支持和促进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创新,同时加快海域二氧化碳封存产业和绿色金融政策研究,出台相应的技术和财税政策,支持企业在实现碳中和方面的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构建“公益引导、科研支撑、商业跟进”的海域二氧化碳封存生态链,推动沿海省市离岸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示范工程实施,构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流程产业链,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和碳中和目标实现。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