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山东港口青岛港: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昂起龙头剑指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2-01-06 08:32

一直以来,山东港口积极对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以“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为引领的“五个国际领先”发展定位,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贯彻落实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部署要求,牢固树立“紧扣港口主业高效发展,依托港口优势放大发展,跳出港口窠臼创新发展”发展策略,坚持“目标不变、指标不减”,紧抓生产、拓宽市场、优化组织、业态创新,用一个个亮眼成绩尽展“龙头”担当。

紧扣主业:

青岛港吨货必争实现“新突破”

山东港口青岛港的码头上,一艘艘货船靠港停泊,汽车的喇叭声,汽笛的鸣叫声,对讲的说话声,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这片繁忙的现场就是青岛港广大干部职工奋勇拼搏的最好证明。这一年,青岛港践行“开发永远在路上”理念,狼性拼抢、吨货必争,推动港口主业增量发展。

在开辟航线的征途上,青岛港抢抓跨境电商需求旺盛的机遇,实现阿里巴巴美西跨境电商快航“零突破”;成为“美线直客特快专线”首挂港和中国北方唯一挂靠港;签订“两港一航”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内贸集装箱精品航线;强化中转枢纽港建设,积极搭建中转通道,争揽整船换装业务,中转规模全面提升;发力“散改集”增量,坚持散改集“应进全进”,开辟新的装箱场地,增加配套装箱设备……

一年来,青岛港全年新增集装箱航线24条,航线增速步入历史最快、最好时期。在开拓市场的道路上,青岛港联合铁路,首次开通至武安、宁夏矿石敞顶箱专列;开发日本双日商社新客户,实现日本四大矿石贸易商在青岛港的首次聚齐;开辟“青岛-黄骅”转水物流新通道,打通“黄岛-西安”铁路全程物流新通道,开辟“青岛-江苏”转水物流新通道……

除此之外,青岛港在夯实传统主业的基础上,做大做强服务品牌,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服务便利化水平。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的服务理念,在客户困难之时挺身而出,以诚意巩固友谊,既实现港口与客户的双赢,更为保障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作出贡献:积极开展“套泊热接”、“低能见度通航”机制,抓好突船疏港攻坚,为客户解决问题;充分利用第三方核酸检测机制,压缩重点船舶在港时间,释放泊位生产能力;装有水产品的40尺冻柜直接运输至码头前沿按预留位置装船,无需落场等待,为客户省出加工时间……实打实、硬碰硬,青岛港赢得了广大船公司、客户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依托优势:

组织优化助力“新发展”

2021年,依托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优势,青岛港勇往直前,敢试敢闯,拼业绩、赶效率、重安全,统筹生产资源,优化生产组织,强化防控组织,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这一年,青岛港持续优化生产组织,用一个个生产亮点,印证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在马士基全球集装箱码头泊位效率排名中,青岛港连续六年荣获第一名;自动化码头创出单机效率52.1自然箱/小时生产纪录,第七次刷新世界纪录;干散货大船泊位单机平均效率提升3.6%以上,泊位生产能力进一步释放;董潍输油管道2号线升级改造,单线输油效率提升13%;建立《船舶集中到港“突船疏港”大会战机制》,全年组织开展大小生产会战,特别是8、9月份连续2个月开展矿石“突船疏港”大会战,创出昼夜靠离船舶、昼夜装车等多项生产纪录、高效。

面对极端恶劣天气,青岛港全力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保障生产平稳高效。持续优化船舶靠离组织,与青岛市专业气象台开展“联署”值守,随时掌握台风、暴雨、寒潮等恶劣天气,做到严加检测、提前防范;发挥“青岛港通航环境联合整治工作组”作用,组织开展海上碍航治理行动,全面启动主航道和胶州湾水域浒苔监控、打捞与港口生产的结合,保障港口和航道通畅。

这一年,青岛港众志成城,齐心防疫,强化应急处突能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确保港口生产平安。与海关及海港管控部加强联动,对重点防疫船舶进行前置防控,协调海事创新用足、用好内锚地、前海锚地,配合海关海上核酸取样,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积极沟通海关,增加检疫力量与机构,“第三方检测”实现24小时全天候收样检测新突破;安全稳妥抓好专班闭环管控措施落实,实现青岛口岸疫情“零”扩散,用实际行动守牢“海上国门”。

跳出窠臼:

业态创新催生“新动能”

青岛港发挥“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积极抢抓政策叠加赋能机遇,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传统主业转型发展新优势。截至2021年年底,青岛港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3件国际专利申请,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100多件,软件著作权登记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持续推进科技成果奖项申报,“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省科技厅公示建议授予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历史突破,共有11项创新成果进入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初审结果公布名单。

立足一体化发展大局,青岛港以政策创新为抓手,放大区关港联合研究中心作用,成功将QQCT营业执照注册地变更至中国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前湾保税港区;上线前湾港南北港区跨区全时查验和水水转关平台,首创“无感查验”模式,实现了进口货物的顺势查验,持续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首次实现保税原油转关转水业务,为下游地炼企业大幅降低了租罐、租船成本和资金压力。

这一年,青岛港项目创新实现新增量:淡水河谷落地原矿中转新项目,伊藤忠全国首单20万吨铁矿石保税筛分业务,董家口摩科瑞库区获批100万方原油期货指定交割仓库,黄岛液化库区获批15万吨低硫燃料油期货交割资质,船供油实现跨关区直供、外锚地挂港加油、董家口油轮泊位海侧供油等三大突破……

青岛港放大格局,紧盯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动态,立足作业生产实际,在物流模式、服务模式、增收模式等方面创新,用新模式增添高质量发展“底气”。

这一年,青岛港升级“全程物流”模式,干散货成功开发跨局敞顶箱全程物流业务;液体散货创新商务政策,成功吸引多家客户在港开展供应链全程管理服务;上线“1010-0532”青港热线服务品牌,推动大港港区、前湾港区、黄岛油港区、董家口港区、威海港港区的服务联动,打造智能、高效服务新平台;升级增收模式,深入开展“每吨货物增收节支1毛钱”活动,推进生产组织全过程、全流程优化升级。

不管是开辟航线、开拓市场,还是组织优化、业态创新,青岛港始终昂扬阔步,稳中求进,于主业中寻突破,于优势中抢先机,于创新中求动能,干出新业绩,展现新形象,铸就新辉煌。

港口智慧化升级

持续领跑行业发展

2021年的青岛港,可以说是处处体现着智慧化。

这一年,青岛港智慧化升级无处不在:青岛港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示范段)上线运行,实现了无人驾驶与空轨系统对接,全球首创三项示范应用技术,开创了港口集装箱立体集疏运崭新模式;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AGV智能调度系统”研发成功,完成了4项生产辅助系统国产化替代;自动化桥吊“一对多”监控系统试点成功,自动化码头单机达到52.1自然箱/小时;创新了优化堆场装卸系统,研发出应用“机器视觉+智能感知”技术,优化了陆侧堆场外集卡智能防吊起系统,创新陆侧轨道吊重进重出新模式,大大提升了陆侧堆场集疏运效率。

这一年,青岛港深度挖掘传统码头智能化改造潜力:强力启动纸浆作业自动化建设,开启纸浆装卸作业新模式;传统集装箱码头完成4台桥吊、17台轨道吊自动化改造,无人集卡与桥吊、轨道吊实现对接;干散货码头完成3台卸船机、3台堆取料机、3台门机自动化改造,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应用场景;开创“门机集装箱自动识别理货系统”,发展“5G+”视觉识别技术,完成“散改集”集装箱和件杂货系统信息自动识别交换;全新的传统集装箱生产管理与计划控制系统在QQCT落地;内拖车智能调度系统在青威公司上线。

这一年,青岛港智慧港口建设实现了多点开花:《集装箱船舶出口危险品自动精确配载系统》、《“5G+自动化改造”技术赋能智慧港口升级》项目入选中国2021港航物流业TOP30 创新案例;“集装箱一线可视化全流程智能管理平台”、“5G智能理货系统解决方案”荣获2021青岛信息化优秀解决方案奖;“5G智慧港口应用系统建设”荣获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先进制造专题赛一等奖。

遵循“全面建设抓领先、突出重点抓特色、各有侧重抓突破、积累经验抓推广”原则,青岛港坚持开拓创新,提高数据治理能力,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推动生产经营智能化,以全方位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推动港口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世界大港到世界强港,科技创新让青岛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在山东港口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青岛港始终保持“归零”心态,不断创新、一路向前。

信息化服务升级

数字化管控、协同发展更快更优

港口智慧化程度与信息化密不可分。青岛港依托信息化服务,加深与口岸和各板块集团的业务融合,整合资源,提升效率和效益,促进协同发展。

口岸业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青岛港依托“区关港”联席机制和云港通平台加快智慧查验模式推广,在黄岛口岸创新7×12小时出口全时查验、周末错时查验、跨区查验等快速验放新模式;上线水水中转平台,实现从内支线起始港到青岛港的全程通关自动化,通关业务办理时间从原来的1.5天缩短到5分钟;加快件杂货、散货码头无纸化,实现运单、磅单、作业委托单等7种单证、20项功能线上化;依托“区关港联合创新实验室”平台优势,上线“跨区全时查验”“先期机检+船边直提”等新业务模式,“智慧查验”助力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成“青港热线”智慧客服平台,打造全国港口首个“一号通用”客服体系。

积极探索科技防疫。青岛港研发智慧防疫管理系统,将人员管理、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医疗废物等重点环节“一体化”管控;通过自动化消杀清洗设备、智能化无人闸口、电子上杆等新技术应用,减少作业现场病毒传播风险;打造船舶作业数字签证、“船理同屏”系统实现与船方无纸化交付,减少人员接触;建设基于港口水文、气象准确预报的大型船舶作业安全保障系统,对码头前沿波浪进行预报和趋势分析。

启用山港大厦数据中心,形成“三地六中心”的云数据中心架构。青岛港建设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强化对网络分级保护和大数据监测,及时探查系统安全隐患和漏洞;加快5G重点区域覆盖,全港已经建成5G基站129个;建设电力智能调度指挥及监测系统,提升港区电力系统监测信息分析、预警以及排障能力。

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变革催生着港口新的发展动能。青岛港将继续深化平台化驱动,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贡献智慧和创新的力量。

来源:齐鲁晚报  记者 赵波 通讯员 吴晓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