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同心协力 让现代化产业体系强起来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3-04-18 18:48

编者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实业兴、产业强,国民经济才能行稳致远。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涉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学研用融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多方面课题,需要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等多个主体共同努力。让我们在四位讲述者的故事中,感受投身这一事业的甘苦与荣光。

挺起我国船舶制造的“硬脊梁”

讲述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用钢研究院院长 柴锋

2006年,为适应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对特种结构材料的迫切应用需求,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工程用钢研究所(后更名为工程用钢研究院)。两年后,我博士毕业,来到这里从事高性能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的研发工作。

近年来,我国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快速发展,一大批国之重器挺起了国家发展的“硬脊梁”。但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材料技术的支持,尤其是高性能钢铁材料。因此,我们的目标就是研发高性能、低成本、长寿命、高精度、绿色化的先进工程结构用钢材料技术,建成先进工程用钢技术工程化、集成化开发平台,努力解决“卡脖子”问题。为此,我们责无旁贷,几代人先后花了60多年时间建立了国产装备用钢体系。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不断“逆袭”。例如,某型装备承压材料一直是装备建造的极端核心制造技术,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科研攻关,但受制于当时装备条件落后、贵金属资源极度匮乏的状况,不得不以牺牲性能为代价研发出一代材料。后来,我国自主创新了以高强韧、耐腐蚀为主要特点的二代材料,综合性能提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我们通过研发数字化、智能化,产品质量稳定性不断提升,综合性能实现了由优到精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传统制造业,我们面临技术升级的挑战,而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离不开科技成果转化。但长期以来,中国钢研主要以科研工作为主,产品研发成功后由钢厂负责生产,和我们关系不大。这种模式,不利于研发工作的可持续推进,也不利于创新团队的稳定壮大。近年来,研发团队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和生产单位建立了科研与市场合作的利益共享关系,这使得团队受到很大激励,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科技创新。

当前,围绕我国高端装备中长期发展需求,我们正在关注以提高服役与应用性能为主要特点的新一代先进结构材料。随着研发工作进入“深水区”,科研投入更大、需要时间也更长,但是形势不等人。我们期待,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能够持续强化,不断完善以大数据应用、智能化与绿色化为主要特点的新型研发体系,营造宽松的创新人才环境、开放的科技创新生态,让每位科研人员都能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陈之殷、张亚雄、苏雁、严圣禾、王斯敏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李健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陈雨禾、田维军

来源:《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7日 07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