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深化深莞惠海洋经济合作  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海洋中心城市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3-05-09 08:38

深圳惠州加快推出深惠海洋旅游线路。图为深圳大鹏半岛海洋景观。 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海昆 摄

■ 李焱 赵艳蕾

提要

依据深圳市“十四五”规划,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将深入推进。深莞惠海洋经济合作能够加速深莞惠经济圈一体化的进程,是推动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深莞惠合作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海洋经济合作的重点是海洋产业合作和海洋科技合作,海洋产业合作按照“两带两区”展开,打造东西部两条沿海经济带、建设深莞和深惠海洋经济合作试验区;海洋科技合作按照“一轴一廊三支点”展开,充分发挥深圳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一、深莞惠海洋经济合作的紧迫性

21世纪被联合国称为“海洋世纪”,海洋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随着世界航运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的深圳,在“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海洋领域发展的实力和潜力日渐凸显。

深莞惠三市合作历史悠久,海洋经济合作拥有坚实的基础。早在2008年国务院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批复中就提出了深莞惠三市一体化发展的概念。一方面,推动深莞惠海洋经济合作能够拓展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东莞和惠州的海域面积为4617平方公里,是深圳的4倍多,加强三市合作能够加速区域内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助力深圳海洋产业升级和海洋科技发展。另一方面,推动深莞惠海洋经济合作能够加快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进程,深圳将“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海洋中心城市”作为全市重大战略任务,深莞惠海洋经济合作的推进可以增强深圳的区域影响力,进而服务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随着高速公路、高铁、城际等逐渐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快速流动,深莞惠经济生活圈日益紧密,华为、比亚迪、TCL、OPPO、vivo、德赛集团等企业跨城布局的案例比比皆是。深莞惠三市在经济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深圳海洋经济的总量有待提升,深圳市2021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约为10%,与青岛的30%以及上海的24%相比,差距还比较明显;二是深圳海洋产业结构有待优化,高端海洋产业发展比较不足,优势产业下海难;海洋科技源头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缺乏海洋成果转化重大平台。

二、以深莞惠海洋产业合作为重点

海洋产业体系合作是深莞惠海洋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有利于孕育海洋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深莞惠海洋经济合作具有明显的产业互补优势。深圳较东莞、惠州有庞大的海洋经济总量、科学技术水平、资本、品牌等,但是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受限,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度不高;东莞有东莞港、滨海湾新区,但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品牌;惠州在三市中海岸线最长、水产品种众多、海洋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经济相对落后、缺乏技术人才。因此,深莞惠海洋产业合作应从优势互补海洋产业入手,促进深莞惠海洋产业集聚化,以促进深莞惠整体海洋产业结构的升级。

深莞惠应继续推动跨行政边界的功能协调、产业互补、成果共享的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的规划建设,提升核心区域的带动辐射作用。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可以按照“两带两区”展开。“两带”即以深圳的前海、大空港和东莞的滨海湾新区为节点打造东部海洋经济产业带,加强深莞滨海区的对接合作,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以深圳的大鹏新区、惠州的大亚湾区为节点打造西部海洋经济产业带,加快推出深惠海洋旅游线路,打造环大亚湾区-深圳东部海岸旅游圈。“两区”即建设深莞海洋经济合作试验区,打造海洋电子信息、海洋高端智能设备产业集群;建设深惠海洋经济合作试验区,直接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相连,打造创新产业集群。

打造“两带两区”,实现深莞惠海洋经济的全面有效对接,不仅有利于打造海洋高端制造业、海洋高新技术业、海洋现代服务业、海洋传统优势业等产业集群,而且能够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海洋科技、海洋金融、海洋人才、海洋基础设施等辅助支撑,促进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发展。

三、以深莞惠海洋科技合作为依托

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海洋科技的发展,海洋科技实力决定了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深莞惠三市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速海洋科技合作。深圳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东莞以松山湖科学城、滨海湾新区作为科技创新载体,积极对接深圳的海洋新城、光明科学城的创新资源;惠州积极打造成为承接深圳科技转化的主阵地,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实现创新驱动式发展。因此,应充分发挥深圳在海洋科技上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强化三市海洋科技合作交流,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成果充分共享。

深莞惠海洋科技合作应立足于海洋科技战略、海洋科技产业、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四个方面,其合作应按照“一轴一廊三支点”展开。“一轴”即西岸海洋产业创新轴,依托深圳蛇口国际海洋科技创新区、南山创新大道、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等重要科技创新高地,促进区域内科技要素的相对自由流动;“一廊”即东部科技创新走廊,依托国家南方海洋科技城、国际低碳城、惠州仲恺高新区、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协同发展区等,发展三市产-学-研-用合作,提高深莞惠三市海洋产业附加值;“三支点”即以深圳南山区、龙岗区、大鹏新区为支点,向外辐射。

按照“一轴一廊三支点”开展三市海洋科技合作,能够充分发挥深圳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形成研发和输出在深圳,承接和生产在东莞、惠州的海洋科技发展格局,高效进行海洋科技的输出与承接,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布局一批海洋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等重大平台,建设海上试验场,完善海洋科技创新生态链。

四、强化保障措施鼓励多方参与

第一,强化深圳、东莞、惠州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陆海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航运、陆运、港口综合资源优势,构建综合运输通道,提高通道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统筹深莞惠海洋经济合作建设的财政、金融、人才等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的作用,完善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创新金融改革,强化海洋新兴产业扶持;加强高层次海洋人才引进,建立深圳海洋科教体系,建设全球海洋智库。

第三,加快建设深莞惠海洋产业协作体系。聚焦海洋产业体系协作所需要的各类要素,打通制约要素自由流动和价值释放的各种束缚;鼓励共建航运服务专业机构,加强航运服务合作;做大做强海洋金融、海洋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涉海企业“走出去”提供融资和咨询业务。

第四,鼓励多方参与深莞惠合作。支持组建各类涉海行业协会、商会、联盟等,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参与海洋经济发展。完善海洋文化宣传教育,通过举办深莞惠海洋文化节等活动,提高海洋观念。开展深莞惠海洋合作项目专题推介活动及媒体宣传报道,积极推进海洋领域的跨区域合作、全球性交流,不断提升深圳海洋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李焱: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经贸系主任、教授;赵艳蕾: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21-2023)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研究中心和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SZ2021B015)深莞惠海洋经济合作区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来源:深圳特区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