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竞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亮牌”了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3-05-18 22:38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据深圳发布5月18日消息,日前,经深圳市政府同意,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制的《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3-2035年)》正式出台。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副总规划师古海波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国内首个城市编制出台这一类型规划,具有先行示范意义,将很好地指导深圳未来海洋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

《规划》为深圳海洋事业发展提供了分阶段的目标图景:近期来看,到2025年,面向具体行动,提出了务实、可操作性的海洋管理机制及近期重点项目计划,初步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海洋战略新兴产业高地,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中期,即到2035年,建成具有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社会主义海洋强国战略的城市范例。远期,即到2050年,海洋综合实力及全球影响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准,成为引领全球价值链、共塑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海洋城市发展典范。

解读:深圳是我国沿海城市中距离深海最近的经济中心城市,拥有114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0.5公里海岸线。2017年,深圳获批成为国家“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深圳首次被赋予“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使命。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再度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当时深圳市政协曾发布长篇研究报告,用了相当的篇幅,剖析深圳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中面临的问题——

包括制度供给和部门协作不足、湾区城市各自布局、港口对经济带动作用逐渐减弱、新兴产业发展滞后、海洋科技创新存在短板、土地制约着海洋产业发展、疏港道路交通对城市影响较大,以及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等。

近两年,深圳连续推出数个重磅文件,扩优势补短板。在此次发布的《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3-2035年)》中也提到,要结合深圳优势产业基础,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引导产业下海发展,加速培育和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数据上看,深圳海洋经济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从十年前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三大传统海洋产业占比超过90%,到目前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金融和海洋信息服务等五大海洋新兴产业占比超过30%。

需要指出的是,面向“十四五”,提出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不仅仅只有深圳,同为一线城市的上海、广州,还有沿海强市青岛、宁波、天津、大连、厦门都提出了类似的规划。

曾有专家指出,“在国内海洋科技领域,北京、天津、青岛、上海等城市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海洋人才也是深圳的劣势,深圳没有海洋大学,几乎没有海洋类的专业,大型研究院所也很少。”

但这些劣势并非不可弥补。去年4月,深圳市发改委下发《关于海洋大学项目代码的复函》,正式赋予海洋大学项目代码。最新消息显示,海洋大学将在2025年完成一期校园建设,并开始独立招生。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还曾与中国海洋大学校长进行会谈。孟凡利表示,中国海洋大学实力雄厚、特色鲜明,与深圳合作潜力大。愿以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双方交流对接。

深圳曾提出,到2025年,深圳海洋科技创新要“实现新突破”;到2035年乃至更长远,深圳要实现“海洋科技领先”的目标。按照最新“路线图”,深圳还将结合全球科技前沿和自身特色,从促进关键技术国产化、强化成果转化和人才支撑等方面强化海洋科技人才战略力量。

每经记者:杨欢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