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光明日报】看,蓝色国土上长出一座座“粮仓”——青岛积极打造渔业现代化示范样本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23-07-04 08:16

看,蓝色国土上长出一座座“粮仓”

——青岛积极打造渔业现代化示范样本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我有两个愿望:一是希望一艘艘满载我们培育的优良品种的养殖工船,游弋在东海、南海和大洋远海;二是希望老百姓的餐桌上摆满我们养殖的珍贵海鲜。”在近日召开的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包振民因在“蓝色种业”方面的突出贡献,捧得202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包振民表示要持续创新,把“蓝色种业”这篇文章做精做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步入新发展阶段,青岛充分发挥海洋科技优势与海洋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特别是在“蓝色粮仓”建设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树立大食物观”的指示精神,坚持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建设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蓝色粮仓”,打造全国渔业现代化的示范样本。



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国信1号”。

“航母”养鱼,深远海养殖实现新突破

“大黄鱼适宜在22摄氏度到24摄氏度的海水里生长,所以夏季来临后我们都是沿海岸线从南往北逐海而居,5月份在福建,现在在浙江舟山,7月份养殖工船就开回青岛了。”在微信语音的另一端,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工程师孟广玮详细地给记者介绍着“国信1号”的生产作业情况。这是世界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

“这艘船长249.9米,排水量13万吨,一共有15个养殖舱,差不多9万立方米的体积,相当于36个标准游泳池的大小。一年能养出3700吨鱼,比查干湖一年的捕获量还要大!很多人说这是‘航母’养鱼,真的一点也不夸张!”孟广玮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科学家就提出了建设海洋牧场的构想。但受制于彼时的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深远海养殖技术和装备一直未有大的突破。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技术和消费需求都迅速增强。作为青岛市唯一一家将海洋产业作为主业的国有企业,国信集团自2012年开始布局海洋产业。”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董韶光表示,“国信1号”是我国从“固定牧场式”渔业养殖向“游动牧场式”渔业养殖的一次成功探索,是流动的“蓝色国土”。

以前,无论是养殖工船还是深海网箱,自身都没有航行动力,就像“固定牧场”。而“国信1号”这样的养殖工船,本身能航行,突破了船载舱养、水体交换、减摇制荡、减振降噪、清污防腐、智能集控等六大关键技术,更像是“逐水草而居”。董韶光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相比深海网箱,这种封闭式的养殖工船更加高效:整船只有35个工作人员,“国信1号”的养殖密度却是传统网箱的4~6倍。同时,养殖周期还能缩短1/3,成活率达到90%以上。也就是说,同样的水体量能养更多的鱼,鱼长得更快质量更好。

“近海养殖已经饱和,青岛正逐步将养殖拓展到深远海,开辟高品质水产蛋白供给新空间。”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局长孟庆胜介绍,在“国信1号”养殖工船运营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将陆续启动2.0版6艘养殖工船的建造及设计工作;青岛还建造了世界最大、全国首个全潜式的大型网箱“深蓝一号”,先后实现全球首次低纬度养殖的虹鳟、大西洋鲑规模化收鱼,“深蓝2号”系列网箱已开工建造。深远海养殖模式的创新,将带动整个配套行业的发展,为全球渔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距青岛西海岸新区120海里黄海冷水团海域,加工船生产线在加工刚收获的三文鱼。

发展“蓝色种业”,丰富百姓餐桌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刘家崖下基地,来自日照、大连、福建等地的客户,正在瑞滋集团采购“参优1号”优质刺参苗种。这里是全国首家国家级刺参良种场,其培育的“参优1号”海参品种已获得国家水产新品种认定,市场供不应求。

“你看,我们4月份投放的参苗现在还是‘小白点’。”瑞滋集团副总经理李青边说边从养殖池里捞起一个笼状海参附着基,笼底布满了长度不足一厘米的淡色小海参。

与种植业、畜牧业育种相比,水产育种可谓困难重重。一方面海上风险较多,风浪灾害、病害、丢失都有可能发生。另一方面,水产育种需要建立一整套遗传评估技术,毫无经验可借鉴。

“2006年从零起步到2022年获批国家级水产新品种,‘参优1号’可谓16年磨一剑。”谈起创业历程,瑞滋集团总经理范瑞用感慨良多:16年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瑞滋集团联合攻关,以沿海野生刺参群体中收集的5050头个体为基础群体,经连续4代选育,才培育出耐高温、翻倍率高、抗病害能力强的“参优1号”。产品上市后,在国内刺参苗种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0%。

“过去卖参苗,都是用牙签一个一个数;现在卖参苗,都是按斤批发的。”范瑞用说,随着参苗市场的不断壮大,海参的价格已经大幅下降,这个曾经的水产“贵族”已“游”进普通百姓家。

和海参育种一样,我国的扇贝良种化同样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发展之路。包振民和他的团队围绕扇贝种业,陆续攻克了贝类遗传学和育种领域的系列核心关键技术,为扇贝养殖业蓬勃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2005年,包振民历经十年培育的“蓬莱红”通过新品种审定,这也是我国科研人员自主培育的第一个扇贝新品种。

随着扇贝养殖技术和良种培育技术的创新,我国扇贝产量已经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年产20多吨,上升为如今年产近200万吨。产量的增长,带来的是价位下行。市场上出售的鲜贝价格与牡蛎、蛤蜊相差不大,曾经的海珍品慢慢变成了“大众菜品”。

《青岛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水产种苗研发中试基地和现代化海洋生物种质培育基地。如今,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已在青岛建成运行,收藏海洋生物种质资源14万份以上;主导培育了众多水产新品种。同时,青岛还进一步深化平台建设,联合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等组建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开展水产种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核心应用技术、战略前瞻技术等重大技术攻关,打造创新复合体。



青岛鲁海丰海洋牧场工作人员在收鱼。

打造海洋牧场,构建全产业链条

“这是面条鱼,这是花鲈鱼,还有鲍鱼、螃蟹……”6月20日,在青岛鲁海丰集团海洋牧场的展览馆里,记者通过大屏幕看到了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除了海底实时画面,海底的温度、盐度、深度、叶绿素以及溶解氧的数值都能实时看到,一旦发生赤潮、缺氧等危险状况,就可以对海洋牧场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为什么要建设海洋牧场?

过去,竭泽而渔的过度捕捞和不顾环境的粗放式养殖,导致海洋经济生物资源量严重衰退,传统的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遇到了生态和资源的瓶颈难题。进入21世纪后,海洋牧场建设已经成为引导技术革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选择。可以说,海洋牧场的出现,为我国传统渔业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海洋牧场的打造,是一个由过去的单纯捕捞变成生态化立体化网箱养殖的过程。”鲁海丰集团办公室主任汪显刚介绍,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海洋牧场为海洋生物建起了一处“庇护所”,这是一种无公害生态养殖模式。

经过几年的建设,鲁海丰国家级海洋牧场现拥有海域5万余亩,建成人工鱼礁区3000亩,深水抗风浪网箱280多个,可养殖2~3万尾鱼。海洋牧场主要养殖花鲈、大黄花、许氏平鲉、大泷六线鱼、加吉鱼、包公鱼等珍贵鱼品。同时,在人工鱼礁区底播增殖海参、鲍鱼等海珍品,并增殖放流牙鲆等各种鱼类。

海洋牧场除了有养护渔业资源的功能,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可以给人们的业余生活创造更多空间。汪显刚表示,集休闲、旅游于一身的现代服务业在海洋牧场蓬勃发展,他们将继续建设相关设施、完善综合配套功能,力争把海洋牧场打造成一个主题功能完善的海洋生态休闲旅游景区。

在《青岛市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20-2025年)》里,青岛提出要推动现代渔业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市在建海洋牧场27处,其中21处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占全国总数1/8;打造“苗种培育+海洋牧场+休闲垂钓+潜水观光+海洋环保”等多业态综合发展模式,使海洋牧场产出效益不断提升。

2022年,青岛出台了第一部精准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政策《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政策实施一年来,已累计评定奖补资金4170余万元,在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海洋装备提质增效、海洋人才招引集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2年,青岛水产品总产量(不含远洋)99.3万吨,产值234亿元。在政策和资金多元体系支撑下,青岛不断耕海牧渔,将一片片蓝色水域变成一个个“蓝色粮仓”,让海水养殖产业旺起来、老百姓的餐桌“靓”起来。

(本报记者 刘艳杰)

【记者手记】 

耕海牧渔的“青岛特色”

记者 刘艳杰

青岛,名副其实的海洋之城。这里不仅海域面积广阔,还拥有近30个国内一流海洋科研教学机构,占全国1/3以上。建设“蓝色粮仓”,青岛的优势得天独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自然禀赋之外,青岛在渔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多元化产业体系。顶层设计包括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支持。比如,密集出台《青岛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等,为现代渔业发展定方向、谋思路。同时,通过评定奖补资金和推出“琴岛·种子贷”等金融产品为相关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支持。

其次是强化研产协作。“若不是企业和研究所协作,‘参优1号’的培育过程不可能这么顺利这么快。”青岛瑞滋集团总经理范瑞用表示。水产种业的研发、引进、推广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必须有政府搭建好平台,然后建立“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合作对接,这种模式可加快水产种苗的研发速度、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再次是通过探索与创新,突破深远海养殖。“‘国信1号’作为第一艘养殖工船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它的意义是我们拥有了一个良好开端,后续建造的养殖工船肯定会不断优化,越来越智能、越来越节能。”采访中,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工程师孟广玮表达了这样一个信念。随着“国信1号”“深蓝一号”等大型深远海养殖设备的相继试水成功,青岛通过大胆探索创新,在深远海养殖等领域逐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最后是丰富海洋牧场业态。青岛有21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约占全国总量的1/8。有人说,陆上有多少飞禽走兽,水中就有多少鱼虾蟹贝。海洋牧场建设好了,海上休闲、观光等产业都会随之兴起。因此,青岛近些年来一直大力推动海洋牧场三产融合发展。数字显示,仅海钓一项,青岛海洋牧场企业年接待游客就超过10万人次。

【一线讲述】 

做精做好渔业“种子”

讲述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包振民

在新中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历程中,先后兴起了藻、虾、贝、鱼、海珍品(海参、鲍鱼)五次浪潮。20世纪70年代,我国海水养殖业在海带、紫菜等藻类养殖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开始了海水动物的养殖,转向以对虾、扇贝为主。以我的导师王如才教授为代表的贝类研究专家,陆续攻克了扇贝自然苗采集技术、室内全人工育苗技术和筏式笼养技术,为海水养殖业第三次浪潮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末,流行病害大规模暴发给我国扇贝养殖业带来致命打击,许多海区养殖扇贝死亡率达到70%~80%以上。王如才教授叮嘱我说,扇贝育种的工作要赶紧抓起来了。我谨记在心,重点对黄、渤海区普遍养殖的栉孔扇贝进行了研究,着手培育我国的扇贝良种。

扇贝育种之前从没有人做过。面对野生种,我和团队成员边摸索边实验,不断攻关,借鉴动植物育种的成功经验,创建了以数量遗传评估BLUP技术为核心的扇贝育种技术体系。十年磨一剑,2005年我们培育的栉孔扇贝“蓬莱红”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作为自主培育的第一个扇贝新品种,“蓬莱红”一经推出,就赢得水产养殖户的喜爱。

“蓬莱红”育成后,如何建立更高效的育种技术体系成为我们团队思考的问题。全基因组选择是当时育种领域的前沿技术,在这一技术刚一提出时,我和团队就率先在水生生物育种领域开展研发与应用,开发出新型高通量、低成本的液相芯片,大幅降低了检测成本。

应用我们开发的技术培育的栉孔扇贝“蓬莱红2号”,于2013年成功通过国家审定。“蓬莱红2号”不仅延续了“蓬莱红”的高产抗逆特性,而且产量较“蓬莱红”提高25.43%,成活率提高27.11%,引领了水产分子育种技术发展趋势。

40年来,我和团队已培育出了10个水产新品种,累计推广养殖1000余万亩,创造产值数百亿元,彻底扭转了我国扇贝养殖业长期依赖野生苗种的局面。

树立大食物观,向海洋要食物,水产良种是“芯片”,唯有把渔业“种子工作”这篇文章做精做好,才能让我们的“蓝色粮仓”更安全更殷实。

目前,以深远海养殖为代表的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正在兴起,蓝色种业是保障海水养殖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我们团队正在建设高端水产种质创制创新平台,致力于打造“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的蓝色种业新型复合体,促进蓝色种业进入4.0时代。用更多水产新品种丰富千家万户的餐桌,给中国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蛋白质,我们责无旁贷!

(记者刘艳杰、通讯员冯文波采访整理)

来源:《光明日报》( 2023年07月04日 05版)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3-07/04/nw.D110000gmrb_20230704_1-05.ht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