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5个多月,总航程8.1万余海里,“雪龙”号凯旋!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 考察成果在青发布
历时5个多月,总航程8.1万余海里,“雪龙”号凯旋!
4月10日6时26分,“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停靠青岛,标志着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并向公众开放参观。
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凯旋停靠青岛
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4月10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全体考察队员安全顺利返回国内。4月8日“雪龙2”号考察船停靠香港,“雪龙2”号访港筹备委员会联合香港特区政府多个部门,在尖沙咀海运码头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10日“雪龙”号考察船停靠山东青岛,自然资源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青岛奥帆基地码头举行欢迎活动。欢迎活动后,“雪龙2”号考察船举办为期5天、“雪龙”号考察船举办为期3天(11-13日)的开放日,供社会公众参观,这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纪念活动之一。
当天,自然资源部在青岛举行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返航新闻发布会,介绍此次考察的主要情况和成果。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党委书记郭利伟介绍,此次考察是在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开展的一次重要考察。建设南极秦岭站是此次考察重要任务之一。全体考察队员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勇斗极寒、坚忍不拔、拼搏奉献、严谨求实、辛勤工作,经过52天艰苦奋战,高标准建成秦岭站并开站投入使用。
此次考察首次由“雪龙”“雪龙2”与“天惠”轮三船保障实施。考察队于2023年11月1日从国内出发,历时5个多月,总航程8.1万余海里,在时间紧、任务重、恶劣环境频发的情况下,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等前沿科学问题,完成对宇航员海、阿蒙森海、罗斯海、南极半岛邻近海域、普里兹湾等海域的调查监测;开展了生态系统和近岸海洋、土壤、地质、大气、雪冰、空间等环境的综合调查监测,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此次考察自觉践行“绿色考察”倡议。考察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完成冰-海-基岩相互作用和冰下地质两个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完成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俄罗斯、智利等国的人员物资运送国际合作。
此外,考察队还充分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雪龙2”号执行任务途中,在赤道海域成功救援巴布亚新几内亚遇险渔船和渔民,受到国内外广泛赞许。
“雪龙”号凯旋停靠青岛,自然资源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青岛奥帆基地码头举行欢迎活动
奋战52天建成秦岭站
建设秦岭站是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最突出的亮点之一。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南极秦岭站的建成,将为我国和全世界科学工作者持续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提供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说。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刘顺林主任介绍,秦岭站主体建筑的建设为本次考察的重点工作,主要包括主体建筑钢结构、功能模块和外围护系统的建设,建设物资总量约9500吨。考察队坚守绿色施工理念,克服极昼、狂风、大雪、强紫外线辐射等极端自然环境的挑战,青年突击队攻坚克难、冲在一线。历时 52 天,于2024年2月7日建成并宣布开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
秦岭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我国第三个南极常年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五个考察站。该站的建成将为评估南极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支撑,为了解罗斯海区域自然特征提供重要保障,为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发挥重要作用,为造福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凯旋停靠青岛
始终贯彻“绿色考察”理念
据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张北辰介绍,极地考察过程中始终践行“绿色考察”理念,严格遵守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相关要求,集约化管理建筑材料,减少对南极现场的扰动,减少临时设施和现场施工人员数量和活动范围,达到绿色、环保、节能的建设运维目的。
秦岭站建筑材料主要采用钢结构、一体化墙板、实木等环保型建筑材料,具备易安装、易清理、对南极自然环境影响小的特性,同时考察站达到使用年限后可回收再利用。
张北辰说,秦岭站现场建造主要采用装配式建设方式,所有建筑设施均在国内完成加工定制,现场只需按要求安装包括钢结构、建筑模块及模块内装等,较传统建筑减少了大量现场加工量和湿作业,整体建筑具有高度集成化、质量可靠、施工迅速快等特点。建设物资全部采用集装箱或钢框箱打包运输,大大减少了零散包装材料的使用和对现场环境的影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如金属、木材、板材、塑料等垃圾均及时清理并分类储存到指定的集装箱内,施工任务结束后集中运回国内统一处理。
秦岭站采用多能互补微网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相结合的能源系统,优先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系统设置智能微网监控及能量管理平台,用于各种电源的启停控制和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实现绿色能源环保运行。根据功能分区的使用特点,建筑内部越冬、度夏区域实行独立能源供应,度夏宿舍及海洋实验室在冬季仅维持值班温度,降低能源消耗,最大程度减少碳排放量,实现智能运维管理。
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凯旋停靠青岛
科研项目数量较上年度提升 52%
据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张北辰介绍,本航次考察队顺利完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的站基度夏调查监测任务。在南极宇航员海、阿蒙森海、南极半岛海域、普里兹湾、罗斯海进行大洋调查及科学研究,通过开展营养级结构调查,为探究目标海域关键物种的基础食物源及其营养结构关系提供重要科学支撑。首次在阿蒙森海布放国产生态潜标,逐步构建潜标阵列,通过长期锚系潜标观测手段,揭示南大洋海冰与环流等基础环境变化对全球大洋物质循环、海-气-冰相互作用格局的影响。
国内自主研发的近红外望远镜、可移动太赫兹望远镜系统、南极无人值守智慧能源系统、“雪豹”2极地特种载具、无人智能载具等多种自主创新技术仪器装备在南极现场开展应用和测试,提高了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的基础水平。
本次考察期间,通过船、站运行保障支撑合计完成38个高校、科研院所承担的国家“五大类”科研项目,数量较上一年度提升 52%。研究内容涉及极地海洋、极地生物圈、极地土壤与岩石圈、极地冰冻圈、极地观测探测等。
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临时党委副书记、副领队谢健介绍,本次考察期间主要在科学合作、境外开放交流、国际救援等方面强化国际合作交流。
本次考察开展了国际南极科学前沿领域合作研究,完成冰-海-基岩相互作用和冰下地质两个重大国际合作科考项目,成功钻穿了 545 米厚的冰层及冰岩夹层,获取连续冰芯样品,并且继续向下成功钻取了宝贵的0.48 米基岩样本,为探究该区域南极冰盖接地带冰-海-基岩相互作用填补了关键数据空白,支撑冰盖物质平衡的精确评估和不稳定性研究。
与挪威、澳大利亚等多国合作开展 SCAR RINGS 恩德比地调查任务。科考飞行长度约 7200 公里,航时约 28 小时,所得数据填补了东南极沿岸冰下地形关键数据空白区,科学意义重大。实施与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智利、韩国等国的后勤保障国际合作。
充分发挥我国极地考察船站平台对外交流窗口作用,长城站、中山站、秦岭站与澳大利亚、俄罗斯、比利时、韩国、意大利等考察站开展全方位友好交流,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在极地考察、学术研究以及后勤物流保障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增进与各国科学家的了解和交流,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新的贡献。
航渡期间,考察队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按照国际海事法规果断采取相关救援措施,历经33小时,成功将遇险船只和4名随船人员运送至巴布亚新几内亚临近海域移交给当地接应船只。
凯旋,一家团聚
中小学生登上“雪龙”号参观,考察队员化身讲解员
考察队员给登上“雪龙”号参观的学生解答问题
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雪龙”号 明天起3天向公众开放参观
“雪龙”号是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雪)。自1994年10月首航南极以来,目前已先后26次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运输任务,足迹遍布五大洋,创下了中国航海史多项新纪录。
4月11日-13日,通过预约报名的观众可以登上“雪龙”号参观,亲身体验“大国重器”的魅力,深入了解国家在极地科考领域的科技进步,激发关心海洋、认识海洋、保护海洋的热情。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