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福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海洋经济发展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14-12-25 10:58

2012年以来,在财政部、国家海洋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福建省财政厅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根据《福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和财政部、国家海洋局批复的《福建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实施方案》要求,稳步推进福建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3年福建全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5900亿元,同比增长15%,比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高4个百分点,占GDP的27.1%,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拉动福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海洋经济试点工作实现新突破

自财政部、国家海洋局下达福建省2012年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补助资金以来,福建3年共获中央补助资金9.5亿元。福建省海洋与渔业、财政部门高度注重加强资金管理,积极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012以来,福建努力探索金融创新。省级每年筹集不少于10亿元,设立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同时引导设立福建省现代蓝色产业创投基金,省直相关部门也加大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开展海洋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业务,已授信贷款近2亿元;联合民生银行发行“海洋卡”,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引导社会资本组建福建省海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北海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南海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推动海洋实体经济发展。

福建海洋与渔业经济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总投资472亿元。利用“6·18”项目成果交易会平台,对接海洋与渔业项目111项,总投资183.3亿元。重点推进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等一批海洋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和示范带动效应初步显现。

海域海岛管理水平获得新提升

福建全省全年确权发放《海域使用权证书》307本,确权面积8645.64公顷,征收海域使用金4.56亿元;办理海域使用权抵押登记86宗,实现贷款金额31.34亿元。通过项目用海用岛,全年实现新增投资184.3亿元。沿海市、县政府积极编制和实施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积极推进集中节约用海。全面推进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实现全省各设区市百分百全覆盖。福州市、莆田市、漳州市建立了海域资源交易平台,积极拓展海域二级市场;积极推动成立“中国海洋产权交易中心”,莆田市、晋江市探索建立海域收储制度,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海域收储中心。海岛管理工作不断深化,沿海各地编制并批准实施了一批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办理了洋屿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抵押登记,开创了全国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抵押贷款的先例;开展“福建十大美丽海岛”评选,提高全社会保护海岛的意识。建设完成全省海域动管系统和全省海域使用审批管理系统,海域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取得新成效

通过实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扶持了如石狮华宝、飞通通讯、福大百特、绿麒食品、东亚水产、金达威、蓝湾、朝阳生物、宏峰泰、金泰集团等一批海洋企业,有力推动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重点支持的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洋装备3大重点领域继续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稳步发展。福建省海洋生物养殖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养殖模式主要以筏式、网箱、滩涂、池塘和陆上工厂化养殖为主。其中,具有可控性的“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及可抗风浪的“离岸型智能化深水网箱养殖”是目前现代海洋生物养殖的重要模式。

近年来,福建省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整合海洋与渔业科技资源,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良好协作关系,初步形成了以福建宏峰泰海洋生物开发有限公司、金贝尔(福建)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闽威实业有限公司、厦门金泰集团有限公司、宁德市官井洋大黄鱼养殖有限公司、富发水产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群体,在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海洋生物装备研发制造、离岸智能化深水网箱、海水养殖灾害防护装备等研制方面储备和中试转化了较多实用新型的科研技术成果。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优势明显。拥有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福州大学生物和医药技术研究院等一批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已开发出河鲀毒素等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产品,星鲨鱼油、蓝力宝深海鱼油、“蓝湾”硫酸氨葡萄糖以及富含DHA的微藻油脂等项目已初步产生经济效益。龙头骨干企业加快成长,已集聚润科、华宝等海洋生物高新技术企业30多家。以厦门火炬高新区为载体,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中科院城市环境所等科研院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省部级工程中心为依托,蓝湾科技、金达威等100多家高科技企业为主体的海西国家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正加快形成。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规模扩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已能建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救助船、大马力工作拖船、海洋供应船等海洋工程船;拥有20万吨和30万吨级修船坞,分别可以承接海上储油船和部分钻井平台的改装、修理及建造业务。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闽江口、环三都澳、湄洲湾、厦门湾海洋工程装备业集中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成效突出

2013年度,福建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总投入26.69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培育规模以上企业47家,创新技术成果转化83项,新获得授权专利49项,申请专利46项,申请制定标准7项,发表研究论文26篇。全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个、省名牌产品32个、省著名商标28个,新增省级上市辅导备案企业4家、上市后备企业30家。

2013年以来,福建省组织认定了选定诏安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石狮市海洋生物科技园、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等5家省级海洋产业示范园区,评选出石狮市华宝海洋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等两批共123家福建省海洋产业龙头企业、石狮市华宝海洋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等两批福建省海洋产业“十佳”龙头企业。初步形成闽南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集聚区、闽东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业集聚区、厦门湾海洋装备产业集中区。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实施方案年度目标。

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

通过实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促进了海洋企业与境内外科研院校的深度技术合作,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机制。

首先,加快推进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平潭海岛研究中心建设。自2012年11月揭牌成立以来,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已启动了73个科技兴海项目。平潭海岛研究中心一期工程5000平方米的科研楼已封顶,同时二、三期工程正加紧推进。

其次,挂牌成立虚拟海洋研究院。为加快虚拟海洋研究院推进进度,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采取了边筹建边运作实施的方式,一边着手研究制定《福建虚拟海洋研究院建设实施方案》,推进虚拟海洋研究院成立挂牌,一边积极整合境内外海洋科技资源,征集企业科技需求,开展海洋科技项目成果对接,积极为科研院校与企业牵线搭桥,策划生成一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2014年1月9日,“6·18”虚拟研究院海洋分院在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正式挂牌成立。现有厦门大学、福州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等8家境内外科研院校与该院实现签约或达成签约意向,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十多家科研院所与该院保持了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目前整合的科研院校资源达30多家,相关企业50多家,牵头对接了“海洋可再生浪流一体化发电设备研制与示范应用”“鱼鳞鱼皮萃取胶原蛋白肽及系列产品”“官井洋大黄鱼循环水健康养殖基地建设”等一批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22.88亿元。

再次,推动海洋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海洋药源种质资源库建设”等一批科研平台获国家省、市级专项资金扶持,建设进程加快。海洋药源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平台完成了种质资源库整修工程第一阶段工作。海沧生物医药港4号楼国家海洋药源生物种质资源库3400平方米装修结束,继续进行种质资源收集和相关技术研发工作,收集南海海洋药源生物,保藏海洋药源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种质119份,保藏大型海藻种质66份,保藏海洋药源微藻、微生物等海洋药源种质206份,对所有保藏的种质资源进行总DNA提取、种质遗传背景分析和基因保藏。材料海洋环境试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针对大离浦屿海洋环境试验站缺水缺电的现状,重点围绕试验站水电上岛配套改造项目抓紧实施,共申请专利9项,已获得授权专利6项,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2篇,报批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4项。各平台项目均按时序进度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初步具备对外服务功能。

示范综合成果显现

通过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开展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高效健康养殖、海洋装备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建设海洋药源生物资源库、海洋生物产业化中试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和海洋涂料产业及材料环境海上试验场等项目,扶持了如石狮市华宝海洋生物化工等一批海洋企业,有力推动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关海洋企业通过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构建海洋药源生物资源库,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了粗放式发展方式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促进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海洋材料的生态毒理效应室内评估技术可应用于室内快速检测海洋环境的各种材料对海洋生物的毒性作用,为海洋环保材料的研发和行业发展提供指导意见。从源头入手,把好海洋材料产品的质量控制关,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对保护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将体现出显著的生态效益。

展望“十三五”

“十二五”以来,在国家海洋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深入实施《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福建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实施方案》,促进了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海洋经济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有效带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十二五”的成功也为“十三五”的发展改革积累了经验。“十三五”期间,福建省拟优先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产业,加大海洋药物研发力度,重点研发海洋生物毒素和海洋微生物高特异活性物质等海洋生物药源的海洋新药,推进新型海洋生物制品和海洋生物材料的产业化,积极开发海洋功能食品,推进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国家标准样品的研制,加快海洋生物高值化综合利用,打破国际跨国公司对海洋活性物质标准样品的垄断,占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的技术制高点,打造海洋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区、成果孵化区和产业聚集区,完善产学研平台。

福建省将大力发展邮轮游艇业,同时集约发展工程装备业,推进游艇产业基地和邮轮母港建设。针对我国海水利用的现状和技术水平,积极发展海水综合利用业,加强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加快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为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福建省虚拟海洋研究院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打造福建海峡蓝色硅谷;拓展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持领域,建设深海基因资源研究与开发,建设海洋生态灾害公众服务平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