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公众号
热线:0532-68068266 138216883@qq.com
让科研接入海洋经济发展地气
青岛海洋发展网
2015-01-07 10:54

近日,由浙江海洋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的《东海区重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同时,该校关于大黄鱼基因组的论文也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上。

“这是学校科研接入海洋经济地气的结果。”浙江海洋学院院长吴常文如是说。自1958年建校以来,浙江海洋学院扎根海岛、紧密结合海洋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办学定位始终没变。该校在深水网箱装备制造、远洋渔业开发以及我国东海传统四大海产资源保护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了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大学生校外科技创新载体。

增殖放流实现“东海有鱼”

2014年8月开捕期间,每天有百万公斤的梭子蟹涌入舟山国际水产城交易。梭子蟹产量何以提高?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资源室主任周永东认为,梭子蟹的旺发,与近几年的增殖放流和休渔有很大关系。而在这方面,浙江海洋学院功不可没。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浙江海洋学院就开始实施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增殖放流区建设,通过染色标色标志等方法实施水产资源增殖放流。如今所产生的效果日益凸显:浙江沿海休闲游钓时到处都能钓到黑鲷等放流鱼类;梭子蟹产量自大规模放流后多数年份保持高产;几乎绝迹的曼氏无针乌贼再现市民餐桌;十几年未见的野生大黄鱼也出现成吨的网产。增殖放流也对修复浙江渔场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浙江海洋学院副院长徐汉祥表示,浙江海洋学院引领了我国虾蟹类研究从种群生态学转向群落生态学,奠定了我国虾蟹类群落生态学研究基础;建立了东海虾蟹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生物学特性等的数据库;建立了西北太平洋区首个海洋虾蟹类生物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首次对东海大陆架虾、蟹类资源蕴藏量及可捕量进行了评估,发现并首次筛选出细点圆趾蟹、锈斑蟳、武士蟳、假长缝拟对虾、大管鞭虾、凹管鞭虾、高脊管鞭虾等潜在渔业资源种类。

让“东海有鱼”是浙江海洋学院服务浙江省海洋经济建设的一个缩影。而“研究海洋、保护海洋、振兴海洋经济,是浙江海洋学院科研工作的首要任务。”徐汉祥说。仅在水产品加工方面,多年来学校就帮助地方构建了50余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30余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十余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企业研究院,为企业争取到科技投入经费近5亿元,研发科技新产品120余个、研发新技术60余项、制订企业标准和技术规范90余项,产值近30亿元。

修复海域实现“用海生态补偿”

舟山要发展海洋经济,需要上马很多用海项目。未来这些用海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生态环境将造成哪些影响?浙江海洋学院科研团队对用海项目启动前及实施后的海洋生物资源、生态环境开展科学评价的工作已持续了20余年,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拥有在“用海生态补偿”方面的权威。

针对“用海生态补偿”,浙江海洋学院制定了全国首个海域基准价。该基准价的制定者,是浙江海洋学院崔旺来教授及其科研团队。

“海域作为一项基础性投入资源,随着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和海域使用效益的提高,将逐渐成为对投资者极具吸引力的场所。”崔旺来说。浙江省海洋学院开展的近岸海洋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为海域管理使用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技创新服务渔民生产生活

“我校改写了渔民不能在船上收看电视节目的历史。”浙江海洋学院潘洪军教授自豪地说。以往渔民无法收听收看广电节目和气象实时信息,海上生活十分枯燥。这种状况自2010年起得到改善。由浙江海洋学院和舟山海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生产的船载电视装备的推广,使得全浙江省有两万渔民的渔船选择安装这项卫星电视设备。除了船载电视装备的技术突破,浙江海洋学院还突破了波浪发电领域的多项重大关键技术瓶颈,成功地研制了一套自升式波浪发电装置。此外,学校提出的调整拖虾休渔期的对策与建议在渔业管理中也得以应用。

为渔民转产专业铺路也是学校科研工作的一部分。2014年央视《科技苑》节目播出了浙江海洋学院储张杰突破泥鳅育苗关键技术的专题节目“池塘里的博弈”。该项技术的突破将泥鳅幼苗的标粗成活率从目前的平均10%左右提高到50%,为我国泥鳅养殖带来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同时也为渔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为渔民提供技术服务上,储张杰的话颇能代表大家的心声:“我们放弃了技术的保留,这样也就等同于主动放弃了包括专利权在内的多项赢利机会。为何要这样做?我们是想通过对渔民和业内的公开,让技术得到迅速普及,实现全国泥鳅养殖的增产增收和生态科学发展”。

相关阅读